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医湿邪伤阴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钱昌盛 李青 吕春艳

  摘要:湿邪为多脏腑功能异常均可产生的病理产物,其性重着、黏滞,湿邪本为阴邪,因其为水液代谢异常的病理产物,水液停聚而不布散,使得机体阴液出现相对不足,出现阴伤化燥的病理表现,属于津液不布、机体无以濡养,是一种间接的津液不足,与《伤寒论》四逆散证之阳气郁结不达四末有着相似情况,因此在治法上便可采取温阳利湿、化痰布津之法,以自身之阴液养自身之阴亏,温病学非常重视保护阴液,随着学术逐渐发展则形成了一套新的辨证模式和治疗思路,创立了许多化痰利湿之方剂,可供临床运用治疗此类湿邪伤阴化燥。
  关键词:湿邪伤阴;津液不布;化湿布津养阴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3-0017-04
  1 中医学对痰、湿、饮的认识
  湿与痰、饮是水液停聚形成的病理产物,在中医学上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但是却有着程度的差异,水聚成湿,湿凝成痰、饮,湿当利,痰当化,饮当逐,从治法上可以看出湿邪进一步深入可转化为痰饮。本文论述湿邪伤阴,其中也包含了痰饮相似的规律,因为在病理性质上,三者并无太大的区别,故统一论述为湿。湿性重着、黏滯、趋下,说明痰湿之人症状主要表现在人体的下部,然而湿邪为患,极容易流窜全身、无处不有,上可达巅顶、胸膈,中可盘踞脾土、肠胃,下可滞留膀胱,外可伏于肌表、腠理,内可陷于筋骨、关节,《内经》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因于湿,首如裹”及“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的论述,也涉及了“内湿”和“外湿”的论述,内湿易阻滞气机、易停滞关节、易遏伤阳气,最为难治,尤其是湿遏阳气,在温病学中湿热蕴结,清热则苦寒更助湿、化湿则易生燥热,因此治疗极其困难。
  2 六淫皆可化燥
  六淫者,风寒暑湿燥火。属阳者:风、暑、燥、火,均为阳邪,易伤津耗液,致机体阴液受损而化燥;属阴者:寒与湿,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凝滞,易阻遏阳气、耗伤阳气,使阳气温煦作用减弱,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异常以致不能濡养全身化燥;虚寒者,因阳气不足,气化不利,同样可出现水液代谢异常,不能流注全身,致使机体出现阴伤,犹如釜底无薪,水液无以沸腾气化。湿为阴邪,本为水液停聚而成,本身便是阴液所化,水、痰饮、湿本为一类,而温病学非常重视保护津液,防止阴伤,而湿为阴邪,如何伤阴,在此做一浅析。
  3 湿邪伤阴化燥
  导师李青教授师从于温病学大家刘景源教授,认为在温病学或是内伤杂病中,湿邪为阴邪,亦可伤阴化燥。
  《素问·经脉别论》有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这是对人体水液正常代谢的高度概括,水液代谢虽由胃、脾、肺、肾、肠、膀胱等脏腑共同协作而完成,但人体水液的正常运行,三焦是最后一关。因此,三焦水道的通利与否,必然影响到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功能。胃之受纳,脾之运化,肺之通调水道,膀胱之气化,三焦之输布,因此,当上述任一环节出现问题时便可出现水液停聚而形成痰湿、水饮。
  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是对“燥”产生的病机概括,机体产生燥,不论内燥与外燥,是由于津液不足、无以濡养所致,刘完素按症状增补“燥”这一病机,也只说“风热胜于水湿而为燥”,风热外犯伤津耗液,揭示机体阴液不足致燥。李青教授认为燥邪形成是津液无以濡养所致,津液正常濡养除了津液不足外,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同样无以濡养。因此,从病机来看,“阴伤生燥”的落脚点在于缺乏津液濡养,津液不布同样造成机体津液不足无以濡养而阴伤生燥。(1)津液绝对不足,很多医家都是从阴液的绝对不足考虑,采取滋阴润燥、补充阴液的方式,如增液汤为代表的方剂,这是很常规的思路,外感热病,尤其是温病,容易伤津耗液,出现阴伤的情况,“留得一分津液便留得一分生机”是强调保存津液的重要性,以外燥居多,这是毋庸置疑的。(2)津液相对不足 李青教授认为阴伤化燥与痰湿有关,湿本为阴邪,湿邪的产生与上述水液代谢环节密切相关,但是最终还是要落到“水津四布”一环上,因为“布”才是最后一环,阴液都变成痰湿了无法输布,人体不能得到正常濡养,自然也就出现了阴伤化燥的病理现象。这是由于水液代谢异常形成痰湿造成的,是机体阴液的相对不足,即是三焦功能正常、水液运行的通道畅通,也同样会出现阴伤化燥,李青教授形象地比喻为天降大雨却被集中在水库,不开闸大地同样干涸;自来水池只蓄水不放水,水管固然通畅,但并未输送到每家每户,仍然是缺水的。笔者认为这与《伤寒论》中四逆散与四逆汤的病机相似,前者是因为阳气郁结不达四末而出现四逆,属阳气相对不足;后者是阳气亏虚、阴寒内盛而出现四逆,属于阳气绝对不足。所以,湿邪伤阴化燥,并非机体阴液亏虚,而是因水液停聚,内湿为患,津液不布,机体缺乏濡养而伤阴化燥,以内燥多见。这便是湿为阴邪,亦可伤阴。
  因此,论述湿邪伤阴化燥,是结合机体水液代谢的异常产生痰湿、水饮,导致机体津液生成异常,即“不生津而生湿”,继而出现机体阴液相对不足,无以濡养所致,属于津液不布的情况,因为内燥产生的最终落脚点是“津液无以濡养”,水液代谢的最后一环是“水津四布”,水饮内停、痰湿内阻,津液输布障碍,同样会出现阴伤化燥。在治法上,李青教授认为针对此类阴伤化燥,断不可用滋阴增液之法,以防止助纣为虐,使痰湿愈盛,“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温阳化湿,布津养阴为治疗大法,因饮为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则行,故温阳化气之药可以杜绝水饮之生成,恢复人体气化功能,使人体内津液输布代谢得以正常[1]。
  4 痰饮内生以致阴伤
  胃之受纳。胃气虚则不欲饮食,无以受纳,不得通降,甚至胃气上逆饮水即吐,这是水液运行的第一个环节,是人体水液来源的第一关卡,胃的正常受纳才能保证有足够的阴液。若是痰饮内停、胃阳被遏,无以受纳则水入则吐,机体自然没有充足的津液来源而致阴伤。   脾之运化。脾主运化,生成水谷精微物质,将水液化生为“水汽”,即“脾气散精”,但是这种运化能力是有限的,超出了脾的运化限度,水液便停聚成湿,脾反为湿所困,因此便谈不上后续的“上输于肺,通调水道……”,津液无以荣养周身而出現阴伤化燥的现象。
  肺之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为华盖,若雾露之溉,正常情况下肺之宣肃功能正常,通调水道,将水液布散全身,如天降甘霖,津液运达全身有赖于肺之宣发肃降,向内至筋脉、脏腑,向外至皮肤、腠理;功能异常时,轻则宣肃失常,重则痰饮伏肺甚至产生悬饮,水液不能正常布散,天不降雨,机体同样不能得到阴液濡养。
  膀胱之气化。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津液聚集在膀胱,气化功能正常则津液能出,气化不利,津液越聚越多、痰湿越来越重,再一次加剧了气化负担,水多薪少,津液无以得到气化输布,周身无以濡养而阴伤化燥。若是膀胱气化不利,水液蕴结于下焦,如五苓散之太阳蓄水证亦有口渴,则聚而成湿,无法输送至各个脏腑、肌表而出现阴伤化燥。
  三焦之输布。三焦是水液代谢的最后一个环节,水津四布全赖三焦运行,犹如自来水管道,或是运达全身或是排出体外。三焦为人体水液运行的主要通道,《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读之官,水道出焉。”《灵枢·本输》也有记载:“三焦者,中读之腑,水道出焉,属膀肌,是孤之腑也。”说明三焦是人体管理水液的器官,司疏通水道,运行水液。因此,三焦运行水液,是对脾、肺、肾等脏腑主管水液代谢作用的综合概括。如果三焦水道不利,则脾、肺、肾等脏腑调节水液的功能将难以实现,引起水液代谢的失常,水液输布与排泄障碍,产生痰饮、水肿等病变[2]。《类经·藏象类》有云:“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院;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刘景源教授解释为既是水道,又是气道,又是人体脏腑划分的三个部位,概括为:阳气推动水液在三焦通道中运行,从而经历上中下三焦的各个脏腑,供给各个脏腑阳气和水液,用阳气温煦脏腑,用津液濡润脏腑,水液要正常输布,三焦是最后一个重要环节[3]。因此,三焦出现病变时,津液自然不能正常输布全身,自然也就造成了机体缺乏阴液濡养而出现化燥。
  5 上中下焦治痰饮而润燥的方剂
  《伤寒论》及中医基础教材将痰饮、湿视为病邪,除之以求病安,而温病学重视保护津液,防止阴伤化燥,尚有“存得一分津液,便留得一分生机”之说,故对于此类阴伤情况,局限地化痰化湿以祛邪,更容易伤阴化燥,因此温病学家创立了许多方剂用于化痰养阴。
  心肺居上焦,但心与水液代谢关系不密切,在此侧重于叙述肺,肺为储痰之器,痰饮易聚集于肺,此时则当温肺化饮(痰),当用小青龙汤引水归壑,《伤寒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小青龙汤主之”中“渴”一症,便是此类情况,由水饮不化所致,温肺化饮使痰饮由肺通调水道而走,更依赖肺通调水道之能,若雾露之溉,布散全身,主要依赖生姜、细辛、五味子,在温病学中,吴鞠通则创立了三仁汤,刘景源教授认为此方宣表作用不足,应酌加霍香、白芷、紫苏叶等辛宣芳化药物[4]。
  脾胃肠居中焦,既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痰湿阻滞中焦,则需要化湿健脾和中,脾胃既健,痰湿既化便可随气机运达全身,便是散精,此时当用茯苓泽泻汤,《金匮要略》“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17.18)”,此处“渴”一症,缘于水饮内停、胃阳被遏、津液不化而渴,法当振奋中阳,蠲饮化湿为主,兼以健脾,恢复脾胃运化之功,使痰湿得化而成阴津,主要药物为茯苓、桂枝、白术,在温病学中则发展为雷氏芳香化浊法,以霍香、佩兰醒脾化湿,用于治疗此类湿邪伤阴化燥。
  肝肾膀胱居下焦,一般来说痰饮蕴结下焦多于膀胱腑鲜于肝肾脏,因此可选用五苓散利湿化气,《伤寒论》“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74)”中的“渴”一症,系由膀胱气化不利不能使津液上承所致,因此温阳化气,水湿便可由膀胱气化而由痰湿变成水汽,濡养全身,主要药物为泽泻、桂枝,在温病学中则发展为桂苓甘露饮,增强气化之力量。
  部位三焦:阳水为邪气,法当蠲逐水饮,“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腰以下肿,当利小便”,如《金匮要略》之防己黄芪汤、越婢加术汤,温病学则具体为热重于湿者三仁汤,湿重于热者藿朴夏苓汤,可做部位三焦病变时选方,宣上、畅中、渗下,此类水饮为外来邪气,起病急,可直接发汗而解或是峻下渗湿,祛邪则自安,便不会出现阴伤化燥的情况。
  总的来说,不论是上焦、中焦还是下焦的痰湿内停、津液不化以致水液代谢失常,不能输布全身,都可致机体津液相对不足形成的阴伤,虽然《伤寒论》记载了许多有名的方剂,但是张仲景在创立这些方剂时并非用来治疗阴伤,而更多的是为了蠲饮化痰祛邪,在温病学中则有所发展,并创立了许多合适的方剂来化湿养阴,并不拘泥于《伤寒论》的影响,这是温病学医家的重要贡献,是中医学的一个新发展。
  6 温病派保津的方法
  温病派重视养阴保津,顾护阴液贯穿着温病治疗的过程,因此也有许多直接和间接的方法养阴保津,总的来说,温邪在表宜辛凉解表,邪热入里则急下存津、入血则凉血熄风,温病后期则生津养阴。
  张含志[4]认为祛除温邪消除病因,以清热解毒直接泄热存阴,另一方面也可养阴生津扶正,调整机体代谢、维持阴阳平衡,以增液汤为代表。此外,具体则可有如下方法:辛凉保津,温邪切忌辛温发汗,应辛凉解除,如银翘散、桑菊饮;清热保津,温邪传入气分,热结旁流之大承气;甘寒生津,甘寒玉女煎主之;凉血散血,凉血含有清热养阴之意,活血化瘀是调整耗津伤阴之基本病因,宜犀角地黄汤、清宫汤。
  罗元恺[5]则概括为温邪在表时,用辛凉解表,不用辛温发汗;邪热内炽时,用甘凉清热,不用苦寒化燥;邪热内结时,可“急下存津”,不可妄行误下,此三者为间接护阴的原则。甘寒生津或甘咸养阴法则属于直接生津养阴,以增强机体的物质基础和抗御功能。   项琪[6]指出保护津液间接方法有:辛凉保津、清热保津、泄热存津、清心保津;而直接方法有:甘寒生津、咸寒滋阴法、滋阴熄风法、滋阴凉血。辛凉保津法指运用具有辛凉解表作用的方药,以祛邪为主,防止伤损津液;清热保津法为温病邪热传入中焦气分,急宜辛凉重剂治疗;泻热存津法是通过攻逐体内郁热而达到祛邪解结,以保护津液;清心保津法具有清心辟秽,制火保津的作用,适用于温邪由肺逆传心包,闭塞清窍,神昏等危急病证。直接保津适用于温病后期,津血受伤,正气已虚,用甘寒或咸寒之品,直接滋阴养阴。具体为甘寒生津、咸寒滋阴法、滋阴熄风法、滋阴凉血。
  邵学鸿[7]提出以热盛伤阴为主导时,重在清热以保津;以阴液亏损为紧要时主以养阴,力补其虚。并具体为卫分证宜辛凉合甘寒,气分证宜辛寒合甘寒或咸苦合甘寒,营分证宜咸寒合辛凉,血分证宜咸冷甘凉,阴虚火炽证宜咸寒合甘酸苦,肾阴亏耗、脏失濡润宜甘润存津,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宜咸寒甘润;此外,以阴液亏损时宜甘凉合辛凉或甘寒合生津。
  而针对湿邪内阻,伤阴化燥,李青教授则提出利湿以复气化,布津以养其阴。一方面,通过淡渗利湿祛邪,宣畅气机,恢复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过程则津液正常恢复;另一方面,气机升降正常,益于津液正常输布,间接起到养阴的作用。即:化湿以祛邪、复津以扶正,先治湿后复阴,这是养阴的另外一条途径,也是张子和攻邪理论的一种应用。
  7 湿邪伤阴的证治
  结合现代人群的体質,《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中我国成人超重及肥胖评判标准:24≤BMI<28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中医认为肥胖属于痰湿不化,尤其是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严重,肺、脾、膀胱等多脏腑虚弱,痰饮内生更为多见,因此某些津液代谢异常的疾病,或可从津液不布论治,以温阳利湿,化痰布津为大法进行辨证论治,以自身之阴液养自身之阴亏。如燥症、消渴、口糜等病,属津液代谢异常而属于痰湿内生、津液不布者,笔者将进行下一步的临床观察研究。
  8 小结
  湿邪为多脏腑、多途径异常均可产生的病理产物,其性重着、黏滞,湿邪本为阴邪,因其为水液代谢异常的病理产物,水液停聚而不布散,使得机体阴液出现相对不足,出现阴伤化燥的病理表现,如《伤寒论》中小青龙汤证的“渴”、茯苓泽泻汤证中的“渴”、五苓散证中的“渴”,是一种间接的津液不足,与四逆散之阳气郁结不达四末有着相似情况,因此在治法上便可采取温阳利湿、化痰布津之法,以自身之阴液养自身之阴亏,而在温病学的发展过程中,结合温病的特殊传变规律,创立了许多对应的方剂可供运用,对于痰湿内生、津液不布之津液代谢异常的疾病,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岳崇俊.汗证从痰饮论治探赜[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22):3.
  [2]赵柯心.中医三焦功能之我见[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2):37.
  [3]刘景源.刘景源温病学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67、208.
  [4]张含志.对温病保津养阴的认识[J].中国实用医药,2010,1(5):231.
  [5]罗元恺.温病保津养阴的重要意义[J].新中医,1975,1(31):16-18.
  [6]项琪.对温病保津养阴法的探讨[J].山西中医,1985(1):4-5.
  [7]邵学鸿.对温病保津养阴治则的探讨[J].中医杂志,1997,9(5):520-522.
  (收稿日期:2019-12-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927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