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超声引导下甲氨蝶呤局部注射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氨蝶呤局部注射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为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选择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2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肌肉注射甲氨蝶呤,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β-HCG水平、包块面积、血清β-HCG恢复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β-HCG水平降低,包块面积减小,观察组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β-HCG恢复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月经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对照组为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超声引导下甲氨蝶呤局部注射的方法对于治疗子宫瘢痕部位妊娠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 超声引导;甲氨蝶呤;子宫瘢痕妊娠;临床疗效;安全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19.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0)06-043-03
  子宫瘢痕部位妊娠主要是因为患者有剖宫产、人工流产、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瘤疾病史[1],再次妊娠时受精卵在瘢痕处着床的异位妊娠。目前瘢痕妊娠发病机制不明确,早孕期无明显临床表现,或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腹痛等症状[2]。早发现,早治疗可降低子宫大出血或子宫破裂等并发症,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3]。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影响孕产妇的生育能力,甚至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4],为有效改善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症状,本文拟通过超声引导下甲氨蝶呤局部注射治疗子宫瘢痕妊娠,观察其临床效果并进行安全性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3例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年龄、孕周、分娩次数、流产次数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在两种治疗方法中选择观察组与对照组。纳入条件:①符合子宫瘢痕妊娠诊断标准;②无腹腔出血现象;③血常规结果显示正常;④肝肾功能正常。排除条件:①对甲氨蝶呤过敏者;②免疫系统缺陷者;③合并宫颈妊娠、卵巢妊娠、输卵管妊娠者;④不能完成随访记录者。观察组52例,平均年龄在32.11±3.26岁,孕周6.52±1.06周,分娩史1.52±0.74次,流产史1.03±0.23次;对照组51例,平均年龄31.58±4.02岁,孕周6.29±1.18周,分娩史1.47±0.24次,流产史1.11±0.31次。两组年龄(t=0.736,P=0.464)、孕周(t=1.041,P=0.300)、分娩史(t=0.459,P=0.647)、流产史(t=1.489,P=0.1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甲氨蝶呤,单次注射25mg,2次/日;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向体内不均匀团块孕囊进行穿刺注射30mg,在超声引导下将孕囊团块平分成3块,分别在团块左侧、中线、右侧注射甲氨蝶呤,缓慢注射,同时将穿刺针向外拉伸,边拉边注药,复查HCG值,如未恢复成正常值,则需再次用药。
  1.3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β-HCG水平,测定治疗前后孕囊包块面积。记录两组患者血清β-HCG恢复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随访记录患者谷丙转氨酶升高和腹部不适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基线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HCG水平及包块面积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β-HCG水平和包块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β-HCG水平下降,包块面积减小,但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β-HCG恢复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后安全性分析
  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对照组为15.6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结论
  随着剖宫产比例的增加以及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5-6]。子宫瘢痕妊娠发病机制暂不明确,可能与手术破坏子宫壁如剖腹产、流产、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相关[7-8],导致受精卵在瘢痕的细小裂缝中生长发育,随受精卵的不断生长可能导致子宫破裂,甚至大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9]。因此早发现、早治疗,终止妊娠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10]。
  现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可能会引起患者出血过多,对身体伤害较大,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甚显著[11-12]。故本文采用在超声引导下在患者孕囊团块均匀注射甲氨蝶呤,作用机理为抑制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组织DNA、RNA合成,最终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13-15]。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利用超声引导方法局部注射甲氨蝶呤,可有效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且观察组组血清β-HCG恢复程度,包块缩小程度显著優于对照组,且血清β-HCG恢复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甲氨蝶呤局部注射治疗子宫瘢痕妊娠临床效果更为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4参考文献
  [1] 王升华. 用经阴道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22):6-7.
  [2] 王林林, 陈俊雅, 杨慧霞,等. 妊娠期子宫瘢痕情况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发生子宫破裂的相关性[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9, 54(6):375-380.
  [3] 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孕妇中期妊娠引产的专家共识[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9, 54(6):381-386.
  [4] 贺芳, 李剑琦, 唐小林, 等.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期待治疗11例临床分析[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7, 52(9):594-599.
  [5] 陈锰, 张力, 杨帆, 等.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孕妇的子宫下段厚度与再次妊娠后子宫破裂风险的研究进展[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7, 52(6):425-428.
  [6] 陈斯斯, 陈穗君.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中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效果观察[J].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9,17(1):62-63.
  [7] 赵玲. 甲氨蝶呤囊内注射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瘢痕妊娠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8, 34(1):18-20.
  [8] 孟宁, 何林生, 尹春华. 腹腔镜子宫动脉暂时阻断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预处理治疗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效果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9, 35(6):475-477.
  [9] 陈正云, 赵立, 李小永, 等. 子宫切除终止高危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7, 26(11):1327-1329.
  [10] 杨帆, 杨太珠, 田甜, 等. 孕囊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经静脉超声造影特点及其诊断价值[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8, 14(4):384-390.
  [11] 张静, 侯影, 夏舟岚, 等. 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清除胚胎时机选择的临床分析[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7, 10(1):42-44.
  [12] 陈路萍, 张永清, 陈利青,等.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杂志, 2019, 99(23):1838-1840.
  [13] 鲁海燕, 羅中涵, 黄艳, 等. 经腹部超声监测下清官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7, 14(9):88-92.
  [14] 贾爱英, 王雪萍. 米非司酮联合妊娠囊内注射甲氨蝶呤对40例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J]. 上海医药, 2019,40(11):21-22.
  [15] 赵枫, 雷莉. 甲氨蝶呤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 2019, 26(7):798-801.
  [2020-04-15收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992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