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听性脑干反应在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听性脑干反应(ABR)在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CCD)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90例中枢性协调障碍且行听性脑干反应检测的高危儿, 按照患儿听性脑干反应是否正常分为听性脑干反应正常组和听性脑干反应异常组, 每组45例。对所有患儿进行听性脑干反应检查,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中枢性协调障碍发生情况以及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和非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听性脑干反应的各波潜伏期以及间期。结果 听性脑干反应正常组中枢性协调障碍发生率4.44%低于听性脑干反应异常组的2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2例80 dB nHL刺激强度未完整引出Ⅰ、Ⅲ、Ⅴ波的患儿。非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Ⅲ波、Ⅴ波潜伏期及Ⅲ-Ⅴ、Ⅰ-Ⅴ波间期均低于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和非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Ⅰ波潜伏期以及Ⅰ-Ⅲ波间期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听性脑干反应在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早期诊断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可以做有效的诊断, 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关键词】 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听性脑干反应;早期诊断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2.017
  中枢性协调障碍(central coordination disturbance, CCD)多发生于1岁以内的婴儿, 是指对有脑损伤病史、发育障碍、中枢性运动协调障碍等临床表现, 但又不能确切地诊断为脑性瘫痪, 而将来又有可能发展为脑性瘫痪的危险儿的出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1, 2], 称为中枢性协调障碍又称脑瘫危险儿。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是指由于声刺激引起神经冲动在脑干听觉传导通路上的电活动, 其活动性可以较为客观的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是否良好运作[3]。本研究旨在分析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早期诊断中应用听性脑干反应是否具有预测性, 为后续临床诊断奠定基础, 具体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中枢性协调障碍且行听性脑干反应检测的高危儿, 按照患儿听性脑干反应是否正常分为听性脑干反应正常组和听性脑干反应异常组, 每组45例。听性脑干反应正常组男24例, 女21例;胎龄32~37周, 平均胎龄(32.21±2.22)周;出生体重2.0~3.8 kg, 平均体重(2.90±1.22)kg;听性脑干反应异常组男27例, 女18例;胎龄31~37周, 平均胎龄(32.77±2.23)周;出生体重2.1~3.9 kg, 平均体重(2.99±1.34)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通过影像学、病理诊断怀疑有高危儿倾向;②患儿具有听性脑干反应检查结果, 且声导抗检测均为正峰(1000 Hz)或A型曲线(226 Hz);③具有随访条件;④患儿家属能够积极配合随访。
  1. 2. 2 排除标准 ①存在其他严重畸形或重大疾病者;②无法有效配合随访。
  1. 3 方法
  1. 3. 1 听性脑干反应检查[4] 采用丹麦耳听美Otometrics公司的CHARTR EP听觉诱发电位仪在隔音室(达到国家GB/T16403-1996标准)内对患儿进行听性脑干反应检查, 设定电极阻抗≤5 kΩ, 扫描时间为10 ms, 叠加扫描次数1024次, 滤波带宽30~1500 Hz, 每耳重复2~3次。患儿均使用水合氯醛诱导入睡, 置参考电极于乳突, 置记录电极于额部发际, 置地极于眉间, 采用短波刺激。
  1. 3. 2 随访 检查做好记录后进行1年随访, 在随访期间如患儿出现相应异常要及时登记备案做好分析。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中枢性协调障碍发生情况以及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和非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听性脑干反应的各波潜伏期以及間期。听性脑干反应异常判定标准:a.各波潜伏期、峰间期延长大于正常对照组的2个标准差;b.Ⅲ-Ⅴ波间期/Ⅰ-Ⅲ波间期>1.0 ms;c.Ⅴ波潜伏期两侧之差>0.4 ms;d.Ⅴ波振幅/Ⅰ波振幅<0.5 μv;e.听性脑干反应结果判断, 刺激强度30 dB nHL能引出Ⅴ波为正常, 引不出为异常;在刺激强度为80 dB nHL引出的波形上标注Ⅰ、Ⅲ、Ⅴ波, 若80 dB nHL刺激强度未完整引出Ⅰ、Ⅲ、V波该病例剔除, 不进入潜伏期以及间期比较。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中枢性协调障碍发生情况比较 听性脑干反应正常组中枢性协调障碍发生率4.44%低于听性脑干反应异常组的2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和非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听性脑干反应的各波潜伏期以及间期比较 剔除2例80 dB nHL刺激强度未完整引出Ⅰ、Ⅲ、Ⅴ波的患儿。非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Ⅲ波、Ⅴ波潜伏期及Ⅲ-Ⅴ、Ⅰ-Ⅴ波间期均低于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和非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Ⅰ波潜伏期以及Ⅰ-Ⅲ波间期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当前生活环境污染性较大且饮食、生活规律等存在较多异常情况, 导致新生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表明, 早产、宫内感染、免疫功能异常、代谢障碍、凝血功能异常、胎儿期脑血管病变、低出生体重等凡可造成脑部损伤的因素都是中枢性协调障碍发生的高危因素。病情轻者出现一定的神经功能障碍, 重则导致终身残疾无法生活自理, 会给自身以及家庭和社会都带来较重的生理和心理负担[5]。中枢性协调障碍是由德国学者Vojta博士在1976年提出的, 是早期诊断脑性瘫痪的代名词, 其主要是用于无法最终确认脑瘫前进行高危预警使用。有效的预防是降低此症发生的有效手段, 因此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尤为重要[6]。   听性脑干反应主要反映的是听神经和脑干听觉通路的诱发电位活动, 通过观察各波潜伏期和间期的测定, 可以对上述病变的定位诊断提供依据, 从而帮助诊断中枢性协调障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听性脑干反应正常组中枢性协调障碍发生率4.44%低于听性脑干反应异常组的2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徐淑玲等[6]研究表明, 听性脑干反应的结果可以有效帮助诊断中枢性协调障碍, 大大提升了早期诊断的成功率, 这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而听性脑干反应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Ⅰ波来自窝神经近耳窝端, Ⅲ波来自耳蜗核, Ⅴ波来自下丘及外侧丘系, Ⅰ-Ⅲ波间期反映脑干听觉神经近外周部分, Ⅲ-Ⅴ波间期反映近中枢部分, Ⅰ-Ⅴ波间期反映脑桥和中脑下相应部位, 以Ⅰ、Ⅲ和Ⅴ波潜伏期及Ⅰ-Ⅲ、Ⅲ-Ⅴ和Ⅰ-Ⅴ波间期来判断脑干听觉通路及听神经的传导情况, 若Ⅰ、Ⅲ和Ⅴ波潜伏期及Ⅰ-Ⅲ、Ⅲ-Ⅴ和Ⅰ-Ⅴ波间期表现为延长, 则提示对应部位受损[7]。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非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Ⅲ波、Ⅴ波潜伏期及Ⅲ-Ⅴ、Ⅰ-Ⅴ波间期均低于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和非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Ⅰ波潜伏期以及Ⅰ-Ⅲ波间期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与上述理论相吻合。
  综上所述, 听性脑干反应在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早期诊断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可在前期筛选诊断中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春蘭, 王淑波. 脑性瘫痪与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早期筛查与干预治疗. 中国临床康复, 2017, 34(21):247-249.
  [2] 徐淑玲, 尹昊, 赵学勇, 等. 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听性脑干反应结果及相关性分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20):36-38.
  [3] 王亚芳, 苏金柱, 崔莉, 等. 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听性脑干反应及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分析. 重庆医学, 2019(14):73-74.
  [4] 宋玉环. 高危儿早期干预对智能发育的影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8):63-64.
  [5] 郭丹丹. 听性脑干反应在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24):84-85.
  [6] 徐淑玲, 胡玉莲, 王家勤, 等. 听性脑干反应在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 28(10):790-791.
  [7] 阮联英. 抚触联合早期干预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预后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8, 17(2):79-80.
  [收稿日期:2020-01-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272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