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二期经皮肾镜治疗经皮肾镜术后残石的疗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对经皮肾镜术后残石患者开展二期经皮肾镜治疗所起到的干预效果进行深入探究。方法 60例鹿角形结石患者,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一期经皮肾镜联合二期经皮肾镜治疗, 对照组仅予以一期经皮肾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S.T.O.N.E评分、血红蛋白(Hb)下降量、结石去除率及切口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52.01±9.00)min短于对照组的(70.65±8.81)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0.34±16.05)ml少于对照组的(80.05±12.80)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T.O.N.E评分(6.92±1.11)分低于對照组的(8.89±0.56)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下降量(1.31±0.41)g/dl小于对照组的(1.92±0.51)g/d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去除率9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24/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3%(1/30)低于对照组的23%(7/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经皮肾镜术后残石患者进行治疗时, 二期经皮肾镜治疗方式所起到的效果更佳, 值得临床进行推广运用。
  【关键词】 二期经皮肾镜;经皮肾镜术后残石;疗效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2.026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是当下临床中一种相对比较常见的手术方式, 其主要运用于复杂肾结石病症的治疗。而在患者进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 其最为常见、主要的一种并发症即为结石残留, 主要是由于结石负荷大、穿刺通道出血、分支型肾盂等所致[1]。相关研究资料表示, 由于结石残留在一定程度上同结石再出现具有联系, 因此, 有必要将结石清除率进行有效提高。本研究主要是对二期经皮肾镜在经皮肾镜术后残石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究。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鹿角形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1例, 女29例;平均年龄(32.49±4.58)岁;右侧32例, 左侧28例;多发残石患者40例, 单发残石患者20例。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男16例, 女14例;平均年龄(33.73±2.54)岁。对照组男15例, 女15例;平均年龄(31.25±2.7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晓, 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院伦理委员会对此知情并批准研究。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仅实行一期经皮肾镜治疗。将患者体位变化至截石位进行治疗, 手术麻醉方式采用连硬外麻醉, 于麻醉生效后实行治疗;向患者肾盂进行F6输尿管导管插入后, 将输尿管导管位置进固定, 行人工肾积水制造。后将患者体位调整为俯卧位, 于B超引导下对穿刺点、方向进行确定, 行穿刺针穿刺;进入肾被膜后进入目标肾盏, 对肾盏(或输尿管)经穿刺针送入导丝, 并沿穿刺进入方向将扩张器扩大至管径所需大小, 推入镜鞘后插入肾镜, 实行碎石、清石。
  1. 2. 2 观察组 患者在一期经皮肾镜治疗后, 均采用二期经皮肾镜治疗方式进行干预。协助患者将体位变换至俯卧位来进行治疗, 于麻醉生效后在原碎石通道行经皮肾镜操作通道的建立, 并在建立成功后将肾镜置入其中, 详细观察肾盂、肾盏内的状况并将残留结石取出。若是结石过大、嵌顿无法套出, 则需进行钬激光碎石后再进行取出。术后进行F4.7双J管、肾造瘘管留置, 其中双J管在术后3周左右进行拔除, 而肾造瘘管则在患者术后3 d左右拔除。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S.T.O.N.E评分、Hb下降量、结石去除率以及切口感染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52.01±9.00)min短于对照组的(70.65±8.81)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0.34±16.05)ml少于对照组的(80.05±12.80)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T.O.N.E评分(6.92±1.11)分低于对照组的(8.89±0.56)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下降量(1.31±0.41)g/dl小于对照组的(1.92±0.51)g/d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去除率9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24/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3%(1/30)低于对照组的23%(7/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相关研究资料表示[2], 通常情况下, 只有依据临床治疗医师的经验来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患者实行多通道取石或是二期治疗, 才能让结石的清除率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但二期手术治疗或是多通道治疗方式会导致患者手术出血风险出现几率的上升, 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其术后恢复状况受到影响, 可能会造成患者术后住院费用、住院时长的提升, 对患者造成经济压力。
  主要是由于一期通道的建立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且具有着较佳的取石位置, 而以二期手术来对残石进行治疗时, 残石位置相对来说更为复杂, 多以最上盏、平行肾盏较为常见, 要求将肾镜过度摆动来进入肾盏对结石进行寻找, 因此容易造成肾盏颈、肾皮质出现较为严重的出血状况。此外, 受到手术取石难度比一期更大的影响, 患者的手术时长也会出现延长, 因而易导致其术后出现并发症, 甚至造成术后恢复水平降低现象的出现。经皮肾镜多通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目前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式, 且临床为了让结石清除率得到有效提高, 主要采用多通道取石来对患者进行治疗, 可有效将结石清除率保持在70%~90%左右。但当穿刺通道数量增加时, 肾实际损伤、严重出血风险、周围脏器损伤的出现几率也会随之提升[3]。因此, 为了将这些风险出现几率控制在最低, 确保患者能够在结石得到有效清除的状况下得到更为安全的治疗, 有必要寻找一种具有更高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的手术方来解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后出现的结石残留状况。   相关研究资料表示[4], 鹿角型结石在临床属于一种相对比较复杂的结石症状, 且取石难度比较大, 通过取石术的运用后也并不能保障完全被取净, 甚至造成患者出现反复腰部疼痛, 出现尿脓毒症、尿路感染。因此, 该病主要治疗目标在于尽可能确保结石能够被有效去除, 避免其出现复发, 而通过二期经皮肾镜术来进行治疗, 不仅安全性高, 且结石去除率也相对较高。复杂性肾结石多以肾盂、全部肾盏作为主要分布部位, 一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的运用在肾盂结石、肾盏盏颈较宽、角度较钝的肾盏结石中, 其术后残石主要以盏颈较窄肾盏结石、平行盏结石较为多见。而有研究资料表示[5], 对于肾下盏结石尤其是狭长型肾下盏结石而言, 二期经皮肾镜治疗术的运用所起到的效果更佳, 不仅可促进清石率的提升,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长, 缩短整体手术流程时长, 让灌注液的吸收得到有效降低, 有效避免因灌洗液快速进入循环系统而使得尿源性脓毒血症出现几率升高, 故二期经皮肾镜治疗术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有效治疗肾下盏残石患者的治疗方式。而为了进一步确保治疗水平的提高, 对于复杂性结石患者有必要实行深入检查, 通过CTU检查等方式来对其整体肾盏以及肾盂具体结构、结石分布状况、数量进行详细观察, 对于可能存在需二次进行经皮肾镜治疗术的患者, 在一期经皮肾镜术, 入路的选择要能够对有难以探查的肾盏内结石有一定的有利性, 从而方便在二期术中能够对残留的结石的取出发挥更好的作用[6, 7]。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S.T.O.N.E评分低于对照组, Hb下降量小于对照组, 结石去除率97%高于对照组的80%, 切口感染率3%低于对照组的2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二期经皮肾镜治疗方式能够提升经皮肾镜术后残石患者的结石清除率, 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长, 避免术中出现大量出现状况, 同时能够降低S.T.O.N.E评分、Hb下降量,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切口感染状况的出现, 临床运用价值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 二期经皮肾镜治疗经皮肾镜术后残石的运用效果更佳,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者手术风险的上升, 同时也让结石清除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和促进预后效果的提升, 因此值得临床进行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刘平, 孙树本, 王建强, 等. 二期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M-PCNL术后残石疗效的临床研究. 中国现代医生, 2018, 56(8):15-18.
  [2] 袁强, 杜丹. 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处理一期经皮肾镜术后残石的比较.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 11(5):315-318.
  [3] 张遂兵, 潘卫兵, 金岩. 输尿管软镜联合经皮肾镜术治疗与经皮肾镜通道平行的术后残石. 广东医学, 2018, 39(1):209-212.
  [4] 王朋欣, 王星, 田翡, 等. Ⅰ期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结石残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 2018, 15(36):55-58.
  [5] 张遂兵, 郭美金, 潘卫兵. 双镜联合治疗经皮肾镜术后平行通道残石. 中国医药科学, 2019, 9(1):187-240.
  [6] 张湛英, 徐勋, 胡明, 等. 单通道一期经皮肾镜碎石联合顺行输尿管软镜处理残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6, 21(5):486-488.
  [7] 劉鲲. 单通道一期经皮肾镜碎石联合顺行输尿管软镜处理残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87):29-30.
  [收稿日期:2020-01-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276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