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CT和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
  方法 10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接受CT和MRI检查, 并给予关节镜检查以进行病理分析。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 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及影像学表现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 MRI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准确率为96.00%(96/100), CT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准确率为83.00%(83/100), MRI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的诊断是保证膝关节韧带损伤治疗效果的关键, 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优于CT, 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并予以推广。
  【关键词】 膝关节韧带损伤;核磁共振;CT;关节镜;影像学表现;诊断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3.039
  从人体生理结构来看, 膝关节是所有关节中活动量最大的关节, 同时也是损伤发生率较高的一个关节, 从临床来看, 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外科中所占的比例极高, 且疾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层及不同性别;我国人口基数巨大, 加上交通运输产业、建筑行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膝关节韧带损伤率逐年增长, 社会各界对于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治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经临床统计, 关节过度屈曲、暴力打击、交通伤害、坠落跌伤及运动创伤均是导致膝关节损伤的独立风险因素[1-4]。患者的临床表现以不同程度的局部积血、关节肿胀和疼痛等为主, 部分韧带撕裂合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还会出现O’Donoghue三联征及腓神经损伤等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早期诊断需根据患者的损伤类型和程度给予相对应的治疗, 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目前临床上应用于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的方法包括病史、过伸试验、抽屉试验等体格检查为主[5], 并以关节镜检查作为最终诊断依据。但关节镜属于有创检查, 虽诊断准确率高但局限性相对明显, 随着CT、MRI等影像学手段的普及, 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也打开了全新的局面。本次研究作者将以科室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进行分析, 以对CT、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深入探讨, 现将研究作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
  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左膝损伤53例, 右膝损伤47例;男61例, 女39例;年龄17~62岁, 平均年齡(41.6±10.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害41例、暴力打击伤23例、高处坠落跌伤20例、扭伤16例。研究符合两项基本原则:①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②患者对于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
  1. 2 纳入标准 患者有明显的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或关节不稳定等典型临床症状;浮髌试验、前后抽屉试验、膝关节回旋挤压试验(McMurry试验)等体格检查结果提示至少有一项结果呈阳性;患者无膝关节外伤史;患者无MRI禁忌证;患者无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性疾病且心脑血管检查各指标正常。
  1. 3 排除标准 合并慢性关节炎疾病患者, 包括: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骨肿瘤、关节结核疾病患者;膝关节先天畸形的患者;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患者;由于凝血障碍等个人因素不适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1. 4 方法 100例患者分别接受MRI及CT检查。MRI检查方法:研究所用的设备为GE Discovery MR750 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 将患者置于常规仰卧位, 并将膝关节置于表面线圈中, 髌骨下极水平则位于表面线圈的中心。扫描序列:冠状位FSE T2WI(fs), 扫描参数TE为28 ms, TR为2000 ms;矢状位FSE T1WI, 扫描参数TR为570 ms, TE为15 ms;矢状位FSE fs PD, 扫描参数TR为2260 ms, TE为35 ms;矢状位CUBE PD, 扫描参数TR为1500 ms, TE为35 ms;层厚1.6 mm, 层间距1.6 mm, 矩阵256×256, 检查时间12 min。CT检查方法:研究所用的设备为GE Discovery 750螺旋CT, 将患者置于常规仰卧位, 以胫骨近端至股骨远端为既定范围扫描患者的双侧膝关节, 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 电流360 mA, 电压120 kV, 层厚1.25 mm;各项工作完成后将既得数据上传至工作站, 借助MPR(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图像进行重建处理。
  100例患者在分别进行CT和MRI检测后的7 d之内进行关节镜检查, 并以此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 比较CT和MRI的诊断价值;所有患者均由科室内具有丰富关节镜手术经验的医师完成, 经多侧入路作关节镜手术检查, 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前交叉韧带损伤及其他合并损伤。
  1. 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以关节镜的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分别比较CT和MRI检测结果诊断准确率。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MRI与CT诊断准确率比较 100例患者经关节镜检查均确诊为膝关节韧带损伤, 其中部分撕裂39例,
  完全撕裂61例。以上述结果作为“金标准”, CT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准确率为83.00%(83/100), MRI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准确率为96.00%(96/100), MRI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918, P=0.0027<0.05)。   2. 2 MRI与CT影像学表现 MRI的影像学表现为:在完全正常的条件下显现为低信号影像, 急性期撕裂时长T2高信号, T1低信号, 韧带扭曲、变宽且断端边缘呈现出模糊影像;慢性期撕裂时为长T1和T2。CT的影像学表现为:在完全正常的条件下前交叉韧带损伤呈现出较相邻肌肉组织更高密度的影像, 而在交叉韧带断裂处则表现出低密度的影像, 若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则韧带缩短并变宽。
  3 讨论
  从人体结构来看, 膝关节部位的组织结构具有相对的复杂性并且在人体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杠杆作用, 由于关节在日常生活中的受力较大, 因此相对于其他关节而言, 在稳定性方面具有更为明显的不稳定性[6]。从临床实践来看, 在众多膝关节损伤类型中, 副韧带损伤多是由于内/外翻暴力而引发的韧带伤, 这一类型的损伤多见于运动伤害;半月板损伤则更多地是由于膝关节呈屈曲状态下由于内收或外展运动时, 由于半月板压强瞬间提升进而导致巨大的膝关节局部研磨力, 最终形成半月板损伤。由于膝关节对于人类下肢运动的正常进行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加上近几年来膝关节损伤的发生率逐年增长, 因此社会各界关于膝关节损伤诊治方面的信息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随着外科技术的提升, 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普遍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而在临床诊断环节, 传统X线摄片虽然具有经济、安全性高的优势[7, 8], 但其在具体实施上仅能够发现骨折块, 若要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韧带损伤则须进行应力位摄片, 该操作在诊断隐匿性较高的韧带撕裂上效果并不明显, 同时也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疼痛感, 临床价值相对较低。关节镜借助内窥镜实现了对患者关节内部结构和病变状态的直观观察, 通过该技术临床医师可对患者的膝关节损伤程度和具体位置精确掌握, 并以此为基础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针, 在当前医学体系下关节镜也被认为是膝关节损伤诊断的“金标准”, 但由于该操作属于有创技术, 同时关节镜和相关器械须经不同入口进入患者的体内, 不仅操作难度较大且整个进程相对缓慢[9-11], 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检测方法而言, 患者所承担的检查费用也相对更高, 上述几点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关节镜检查的临床价值。
  从临床实践来看, CT是优于X线摄片的诊断方式, 在对关节软组织损伤和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中准确率大幅度提高, 同时兼具操作难度小、无创、经济、可反复的优势[12, 13];但检测结果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辐射剂量、扫描剂量的影响, 从本次研究结果的数据对比来看, 纳入的100例患者CT诊断准确率为83.00%, 较之关节镜检查结果还有明显的差异。
  MRI为断层成像, 是目前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疾病诊断中的一种影像学检测手段, 主要是通过从被检测者体内收集电磁信号, 通过信息数据的重建, 经过编码和图像重建等多个环节的联合处理, 最终获得MRI信号, 在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中集无创、无辐射、分辨率高、多方位、多参数的优势[14, 15];从本次研究结果的数据对比来看, 100例患者经MRI检测, 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6.00%, 明显高于CT的83.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须特别提到的一点是, 相对于X线摄片和CT两种检测方法而言, MRI对于设备的要求更高, 且患者所承担的费用也明显更高, 在医疗基础薄弱或经济落后的地区, MRI很难完全取代CT甚至是X线, 这也是我国范围内针对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综上所述, 早期科学的诊断对于改善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关节镜虽是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的“金标准”, 但不足之处较为明显;CT与MRI两种检查方法均是目前临床上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常用影像学方法, 且均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合研究及已有文献资料, MRI的整体诊断价值优于CT, 方法经临床研究验证效果确切, 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并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珂, 潘华山. CT与MRI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18):145-146.
  [2] 李文华, 卢东霞, 杨金花, 等. 膝关节韧带损伤的CT与MRI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 14(8):121-123.
  [3] 刘卉荣, 王志芳, 马蕾, 等. X线、CT、MRI三种技术诊断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价值.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 26(8):1549-1552.
  [4] 左广. 对比CT和MRI在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表现. 双足与保健, 2017, 26(11):124-125.
  [5] 周春尧, 徐文奎, 唐小波. 膝关节韧带损伤的CT与MRI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 1(10):114-115.
  [6] 章飞, 陈云洲, 陈开业, 等. CT和MRI在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撕裂的价值对比.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 27(8):2774-2775.
  [7] 王伟, 周杰, 王甄, 等. MRI检查和常规CT检查在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价值对比. 中国医药科学, 2019, 9(5):114-116.
  [8] 肖志辉. 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中国当代医药, 2019, 26(10):160-162.
  [9] 韦存保. 对比CT和MRI在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撕裂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表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3(14):
  48-49.
  [10] 马吉剑, 唐诚, 张邵金, 等. 对比CT和MRI在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撕裂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表现.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 25(13):74-75.
  [11] 李俊涛. CT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 20(3):311-313.
  [12] 刘清波, 李润霞, 高思宇. MRI与CT在膝关节损伤患者半月板及关节周围组织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海南医学, 2019, 30(14):1830-1833.
  [13] 陳新国, 王兴华, 刘丽, 等. MRI和多层螺旋CT诊断膝关节损伤临床价值分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 27(12):2388-2391.
  [14] 孙道仙, 侯健, 孙海燕. MRI和多层螺旋CT检查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治重建中的对比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8):54-55.
  [15] 杨慧, 刘伟, 沈志秋. 探讨并对比CT和MRI在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撕裂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表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 2(20):51-52.
  [收稿日期:2019-10-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31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