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评价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核磁共振与CT检查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采用核磁共振与CT检查的临床作用。方法 该研究样本为便利选取2017年4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9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对其分别采用核磁共振检查与CT检查,记录与比较患者两次检查的准确率、损伤情况。结果 在比较诊断准确率中,与CT检查对比(83.33%),核磁共振准确率较高(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0,P<0.05);在比较顶叶、额颞叶、颞叶、枕叶、脑深部损伤部位检出率比较中,核磁共振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比较轴外损伤检出率中,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滿意度(97.78%)高于CT满意度(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0,P<0.05)。结论 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诊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不仅诊断准确率高,还可提高损伤部位检出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临床诊断;核磁共振;CT检查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rol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MR) and CT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craniocerebral injury.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 ninety patients with acute craniocerebral injury admitted from April 2017 to February 2019 were examin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MR) and CT respectively. The accuracy and injury of the two examination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Results In comparing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compared with CT (83.33%), the accuracy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s higher (93.33%), and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360, P<0.05). In the comparison of the detection rates of lobe, temporal lobe, occipital lobe, and deep brain lesions, the detection rate of MRI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methods (P>0.05). MRI satisfaction (97.78%) was higher than CT satisfaction (90.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740, P<0.05). Conclusi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has positive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craniocerebral injury. It not only has a high diagnostic accuracy,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of the injury site, and has a certain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Acute craniocerebral injury; Clinical diagnosi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CT examination
  颅脑损伤指因外力撞击情况下导致颅骨损伤、头皮损伤以及脑损伤,急性颅脑损伤常见病因为高处坠落、交通事故、房屋坍塌以及失足跌倒等,大多数患者可表现为意识障碍、眩晕、恶心、呕吐以及生命体征异常等临床症状与体征[1]。急性颅脑损伤包含脑损伤、颅骨损伤,且颅骨损伤细分为颅底骨折、颅盖骨线状骨折等,脑损伤又分为脑干损伤、脑震荡等,这需要对患者进行检查与诊断,才可对症治疗,达到治愈效果[2]。对患者症状、体征以及意识状态等方面进行观察与诊断,不能检出患者损伤部位,通常会选择给予医学影像检查,大多数医师会选择CT检查,因其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但是对于等密度血肿、脑干内损伤、颅底血块或病变体积小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4]。相比之下,核磁共振能够针对小灶性出血、等密度的硬膜下血肿、颅脑内薄层血肿等具有显著优势,有效检出患者损伤部位,为治疗提供明确的方向与指导路线。该文探究2017年4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90例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采用核磁共振与CT检查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为便利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或家属自愿参与研究且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该研究已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入组标准:①经医学检查符合急性颅脑损伤临床诊断标准者;②损伤时间不超过72 h者;③家属陪伴者;④无检查禁忌证者。排除标准:①经急诊抢救失败者;②失血过多者;③中途退出研究者;④合并血液系统障碍疾病或其他疾病者;⑤功能衰竭者;⑥伴其他重度损伤部位者;⑦精神障碍或交流障碍者。所有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为(47.16±10.44)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最低为3分,最高为8分,平均评分为(5.36±1.20)分;致伤类型:失足跌倒20例、高处坠落24例、交通事故21例、自然灾害伤15例、工伤事故8例、其他2例。所有患者均在受伤3 h内由急诊接收检查治疗,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症状,如恶心、头晕、抽搐以及头痛等,且程度不一;患者心率、脉搏、血压以及体温等临床体征出现显著改变。   1.2  方法
  所有患者分别接受核磁共振检查与CT检查,且检查均由同一医疗诊断小组进行操作,以保证检查结果与诊断结果的科学合理性与严谨性。核磁共振检查:患者进行CT 检查后再给予核磁共振检查,检查时将患者金属物品去除,以避免出现伪影,可多次放大扫描可疑病灶。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并指导患者将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头进脚出,按照床面长轴,调整人体长轴与其一致,检查患者头部是否置于线圈内,且眉间线是否与线圈中心平行,根据眉间线、线圈中心标线设置定位线保持一致,将海绵放置患者头部两侧,以达到固定作用,针对体型较肥胖、颈部较短的患者,可在臀部下放置软垫。开始检查时先成像序列,应用3plan 快速定位,对横、矢、冠状三平面进行扫描,形成定位图,并设置不同成像,TE 90 ms、TR 3 000 ms、FSE T2WI轴位 / 冠状、层距与层厚分别2 mm与6 mm、FOV 22~24 cm、矩 阵 256×192,FSE T2WI 矢状,TE 15~25 ms、TR 5 000 ms、FOV 22~24 cm、矩阵 256×160,层厚与层距同上。可给予患者造影剂肌肉注射,注射前现询问患者或家属是否存在过敏史,且询问检查过敏意愿,以确保造影剂使用安全性,最大限度达到成像清晰度提升的效果,由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造影剂——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国药准字 H20013088;规格:12 mL∶5.63 g),注射速度为2~4 mL/s,给药剂量范围1.5~2.0 mL/kg。由2名以上资历丰富的专科医师对成片进行检查与诊断。
  CT检查:在检查前,需要询问家属或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预防造影剂过敏反应情况,同时检查患者的心肾功能,并让家属签署检查申请单,对患者与家属说明检查注意事项,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并指导患者深呼吸法缓解紧张感。首先患者进行显影剂静脉注射,并去摘除金属物品。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頭进脚出,对头部进行扫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参数:电流 150 mA左右,电压约125 kV,层厚、层距分别为9 mm左右,螺距为1 mm;其次,为了准确判断损伤范围,应扫描定位片,再给予行横断位扫描,以听眉线或听眦线作为扫描基线,扫描过程需要保证两侧对称,从基线至颅顶进行扫描,针对特殊情况可给予薄层扫描,扫描小脑幕交界处、大脑半球凸面病变、鞍区病变、颞叶病变扫描时,应给予冠状位辅助扫描,层厚需调至2 mm;扫描颅底时将层距调为4 mm、层厚为4 mm,而扫描颅脑时,再分别提升7 mm,由2名以上的医师进行阅片诊断,确保诊断结果合理性。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与比较患者两次诊断准确率以及损伤部位检查情况,同时还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家属就两次诊断满意度进行评价,非常满意为100~90分,比较满意89~70分,一般满意69~50分,不满意49~0分,回收率为100%,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满意度
  患者家属对核磁共振满意度高于CT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诊断准确率及损伤部位检出率
  90例急性脑颅损伤患者中,核磁共振诊断准确率为93.33%(84例),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3.33%(75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0,P<0.05);在比较顶叶、额颞叶、颞叶、枕叶、脑深部损伤部位检出率比较中,核磁共振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比较轴外损伤检出率中,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外伤,根据人体颅脑解剖结构,其损伤类型不同,因此对颅脑损伤患者需要进一步了解颅腔内容物、颅骨裂伤等情况。通过脑脊液、临床症状、昏迷程度以及体征变化情况无法准确判断损伤部位以及程度,所以需要对患者进行检查与诊断。及时对患者采取诊断,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若血肿程度较为严重,可随时危及患者的生命,提高死亡率[5-6]。为了能够快速找到治疗方法,提高诊断准确率尤为关键,以有效降低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
  以往,临床常采用X线平片检查,但效果并不显著,容易出现误诊情况,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像医学不断深入改革,研发出不同的检查手段,例如核磁共振、CT以及超声等,其中核磁共振、CT检查在颅脑损伤中较为常用,CT是一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通过利用超声波、X线束、γ射线精确准直围绕患者某一个部位进行扫描,具有灵敏度高、扫描速度快、动态观察以及图像清晰等特点[7],所以被急诊科作为首选检查手段。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采用零磁矩的原子核磁场分裂原理的新型医学影像技术,其在发现病变、肿瘤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在选择检查对象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8]。该研究结果显示核磁共振诊断准确率为93.33%(84例)高于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3.33%(75例),核磁共振顶叶、额颞叶、颞叶、枕叶、脑深部损伤部位检出率高于CT检出率(P<0.05)。该研究结果与孙晓云[9]研究结果相似(核磁共振诊断准准确率为94.19%,CT诊断准确率为82.56%,P<0.05),该研究表明核磁共振的结构细节清晰度高于CT诊断,能够观察细微病灶,但也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可受患者的情绪波动影响,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技术。由此可知,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采用核磁共振具有积极作用,不仅诊断准确率高,且颅脑不同损伤部位检出率高于CT,有利于对患者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提供明确的方向,促进患者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与效率[10]。目前,核磁共振在颅脑诊断中是最有效的方法,其通过利用人体电磁信号,建立颅脑图像,能够形成任何方向的断层图像,且采用三维立体图像能够清晰反映患者损伤情况,从而提高诊断准确度,而CT则是无法检测出等密度血肿或面积小的裂伤,所以诊断准确率较低[11]。另外,针对微小病灶检出率,核磁共振具有明显优势,其在检测颅底、颅窝薄层病变、外伤性脑梗死、硬膜外血肿或者是程度较轻的颅骨挫伤中敏感度较高,可在图像上判断出病灶位置,因此能够提升路脑损伤部位的检出率;核磁共振还可反映患者血肿程度,有助于医师针对病变部位给予治疗,且该检查技术对人体无害[12],安全性高。该研究结果显示,核磁共振诊断满意度高于CT诊断满意度(P<0.05)。由此可见,核磁共振诊断深受患者与家属的喜爱,满足患者的需求。虽然核磁共振在检出损伤部位中具有较大的优势,然而受检者体内带有磁场、金属物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不适用于重症危急患者、躁动患者以及配合度差患者[13-14],禁忌证较多,无法普遍采用核磁共振进行检查,且该检查技术速度相比于CT较慢[15],而CT损伤部位检出率较低,准确率较低,在颅脑损伤临床诊断中,二者各有优劣。对此,临床医师需要根据患者检查适应证、检查目的以及经济状况进行选择,务必确保患者检查诊断安全、准确、快速以及经济实惠。   综上所述,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采用核磁共振检查损伤部位准确检出率高,但禁忌证较多,使用具有局限性,价格昂贵;而采用CT检查准确率较低,但是速度快、经济实惠。两种检查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选择,科学诊断才可有效保证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连辉.CT与MRI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3):1869-1870.
  [2]  罗宏锦.对比核磁共振与CT用于急性颅脑损伤诊断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5):55-56.
  [3]  郝凡房.研究MRI与CT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4):95-96.
  [4]  梁建立.核磁共振與CT用于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价值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92-93.
  [5]  张剑.MRI与CT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对比[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121-122.
  [6]  李培勤.核磁共振(MRI)与CT检查对于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意义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9):66-67.
  [7]  王建.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MRI与CT技术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2):2204-2205.
  [8]  喻建军,樊勤莲.核磁共振与CT用于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价值临床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7):208.
  [9]  孙晓云.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核磁共振与CT的价值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13):53-57.
  [10]  杨学英.CT与核磁共振对于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3):132.
  [11]  林纯均.观察CT和MRI用于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2):441-442.
  [12]  罗谞成.急性颅脑损伤行核磁共振与CT检查的诊断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6):1202-1203.
  [13]  田成斌.CT与磁共振成像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8,19(2):153-154.
  [14]  刘枫.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MRI与CT技术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6):49-50.
  [15]  邓张勇.核磁共振与CT用于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价值临床比较[J].当代医学,2016,22(5):20-21.
  (收稿日期:2019-11-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411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