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80例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二甲双胍治疗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联合药物降糖组则采取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血糖达标率;GLU降低至6.39 mmol/L内时间、PBG降低至7.8 mmol/L内的时间、GHb降低至6.0%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联合药物降糖组血糖达标率、GLU降低至6.39 mmol/L内时间、PBG降低至7.8 mmol/L内的时间、GHb降低至6.0%时间、血糖情况相比较二甲双胍治疗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药物降糖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二甲双胍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获得较好预后,可有效改善血糖代谢,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3(b)-0079-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carbose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9 were selected. Randomized grouping, metformin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formin, and combined drug-lowering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arbose + metformin.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compliance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ime within GLU to 6.39 mmol/L, time to PBG to 7.8 mmol/L, time to GHb to 6.0%; blood glucose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The rate of blood glucose compliance, the time within GLU decreased to 6.39 mmol/L, the time to decrease PBG to 7.8 mmol/L, the time to decrease GHb to 6.0%, and blood glucose were better in the combined drug lowering group than in the metformin treatment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combined drug hypoglycemic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metformin treatment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Acarbose plus metformin can provide a better prognosis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blood glucose metabolism without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and high safety.
  [Key words]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carbose; Metformin; Treatment effect
  老年2型糖尿病是常見的代谢性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老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危害健康,而药物治疗在老年2型糖尿病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需要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案[1]。该研究选择该院80例2017年1月—2019年2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二甲双胍治疗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联合药物降糖组则采取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分析了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其中,二甲双胍治疗组年龄72~90岁,平均82.99±2.04岁。男女患者分别占26例和14例。体重指数(24.13±2.21)kg/m2。发病的时间最短是1年,最长是26年,平均时间(14.17±2.79)年。
  联合药物降糖组年龄71~90岁,平均82.45±2.14岁。男女患者分别占27例和13例。体重指数(24.68±2.51)kg/m2。发病的时间最短是1年,最长是26年,平均时间(14.21±2.21)年。   二甲双胍治疗组、联合药物降糖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二甲双胍治疗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服用0.5 g/次,3次/d,治疗12周。
  联合药物降糖组则采取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在上述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服用,50 mg/次服用,3次/d,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血糖达标率;GLU降低至6.39 mmol/L内时间、PBG降低至7.8 mmol/L内的时间、GHb降低至6.0%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
  达标:GLU降低至6.39 mmol/L内,PBG降低至7.8 mmol/L内,GHb降低至6.0%内,症状体征消失[2]。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效果
  聯合药物降糖组血糖达标率100.00%高于二甲双胍治疗组75.00%(P<0.05)。见表1。
  2.2  血糖情况
  治疗前二甲双胍治疗组、联合药物降糖组血糖情况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药物降糖组血糖情况变化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血糖和GHb控制达标时间
  联合药物降糖组GLU降低至6.39 mmol/L内时间、PBG降低至7.8 mmol/L内的时间、GHb降低至6.0%时间更短(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
  联合药物降糖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二甲双胍治疗组(P<0.05),其中,联合药物降糖组不良反应低血糖有1例,而二甲双胍治疗组有8例患者出现低血糖。
  3  讨论
  老年2型糖尿病是常见内分泌疾病之一。它对患者有很大的影响。若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出现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在治疗方面,二甲双胍属于胰岛素增敏剂,将二甲双胍配合阿卡波糖应用,可更好控制血糖,延缓葡萄糖摄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利用率,从而进一步降低血糖和改善代谢环境[3-4]。阿卡波糖则是一种α糖苷酶抑制药物,可在肠道对葡萄糖苷酶进行竞争性抑制,减少蔗糖向葡萄糖转化,延缓糖类的消化而减少葡萄糖吸收,且可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促进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增加,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5-6]。
  该研究显示,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获得较好预后,可有效改善血糖代谢。
  [参考文献]
  [1]  王辰.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3):160.
  [2]  冯燕,陆颖.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8,7(4):35-36.
  [3]  杨建军,谢林爱,刘姣姣.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 22(26):3664-3665.
  [4]  李春荣,石嫱,莘燕.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率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8):21,23.
  [5]  张莎,张云萍,杨振江,等.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49-50.
  [6]  阚积荣,张丽云,王清媛,等.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价值对比[J].中外医疗,2018,37(17):99-101.
  (收稿日期:2019-12-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426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