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 按照随机编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8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用药前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用药后, 观察组FPG(6.67±0.94)mmol/L、2 h FPG(9.31±1.98)mmol/L、HbAlc(7.24±1.09)%、BMI(25.01±3.82)kg/m2均低于对照组的(8.61±1.08)mmol/L、(12.82±1.85)mmol/L、(7.96±1.17)%、(26.94±4.25)kg/m2,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 两组患者ISI、HOMA-β、HOMA-IR水平均优于用药前, 且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 研究组出现2例低血糖, 2例胃肠道不适, 8例收缩压降低,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出现8例低血糖, 8例体重增加, 2例胃肠道不适, 2例收缩压降低,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 P>0.05);但研究组低血糖以及体重增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 收缩压降低比例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 安全有效。
  【关键词】 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利拉鲁肽;胰岛素抵抗;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8.060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以及代谢系统疾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导致其分解糖原能力下降, 引发血糖升高。这种疾病一旦发作, 将终生需要进行血糖控制。控糖效果不佳, 还会引发血脂代谢紊乱、血管病变等一系列病变。为此, 需要对血糖水平进行严格控制。除了常规进行饮食以及生活习惯等的调节以外, 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进行药物治疗。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多种多样, 其中二甲双胍是临床上常用经典控糖药物, 而利拉鲁肽是胰高血糖素样肽 1(GLP-1)类似物, 有修复受损的胰岛β细胞作用。本研究主要对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编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80例。对照组中, 男45例, 女35例;年龄最大75岁, 最小45岁, 平均年龄(60.72±10.10)岁;病程0.5~10.0年, 平均病程(5.20±3.16)年。研究组中, 男42例, 女38例;年龄最大75岁, 最小47岁, 平均年龄(60.52±10.01)岁;病程0.4~10.0年, 平均病程(5.10±3.22)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协会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患者FPG均>7 mmol/L, 或者2 h FPG水平>11.1 mmol/L, HbAlc水平>7%。排除标准:1型糖尿病患者;3个月内有服用控糖药物治疗史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其他重大疾病者;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有严重的内分泌以及代谢疾病患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或者不耐受患者。
  1. 3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 并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节制和生活习惯的改善, 并适当进行运动。对照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哈尔滨同一堂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0226, 规格:0.5 g×30片)治疗。初始剂量为1片/次, 1次/d, 晚餐時服用;后可根据患者血糖和尿糖调整用量, 最大剂量≤4片/d, 如果4片(2000 mg)/次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可改为2片(1000 mg)/次、2次/d。整片吞服, 禁止嚼碎。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丹麦诺和诺德公司, 国药准字J20110026, 规格:3 ml︰18 mg)治疗。皮下注射, 初始剂量为0.6 mg/d, 1 周后增加至1.2 mg/d, 2周后根据血糖变化调整用药剂量。
  1. 4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用药后FPG、2 h FPG和HbAlc水平进行检测对比。FPG和2 h PG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HbA1c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计算患者用药后BMI。②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ISI、HOMA-β、HOMA-IR。③对比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用药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胃肠道不适、体重增加、收缩压降低。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用药后FPG 、2 h FPG、HbAlc、BMI水平比较 用药后, 观察组FPG(6.67±0.94)mmol/L、2 h FPG(9.31±1.98)mmol/L、HbAlc(7.24±1.09)%、BMI(25.01±3.82)kg/m2均低于对照组的(8.61±1.08)mmol/L、(12.82±1.85)mmol/L、(7.96±1.17)%、(26.94±4.25)kg/m2,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ISI、HOMA-β、HOMA-IR水平比较 用药前, 两组患者ISI、HOMA-β、HOMA-I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 两组患者ISI、HOMA-β、HOMA-IR水平均优于用药前, 且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用药后, 研究组出现2例低血糖, 2例胃肠道不适, 8例收缩压降低,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出现8例低血糖, 8例体重增加, 2例胃肠道不适, 2例收缩压降低,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 P>0.05);但研究组低血糖以及体重增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 收缩压降低比例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人们饮食结构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和运动量的减少密切相关, 其发病原因主要是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能力降低或者出现胰岛素抵抗所导致。患者体内糖原无法正常分解, 能量代谢能力降低, 血糖在体内蓄积后, 形成高血糖症状[1]。对于患者胰岛素调节能力差这一问题, 临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 对胰岛素分泌进行刺激, 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临床治疗中, 主要从纠正患者体内代谢紊乱, 维持血糖正常水平以及缓解临床症状,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入手进行治疗[2]。二甲双胍是临床常用的控糖药物。根据相关文献显示, 患者在确诊为2型糖尿病后, 确定无用药禁忌证后, 即可开始服用二甲双胍, 并且可长期用于单独治疗或者联合治疗方案中。二甲双胍的作用机理为, 通过对人体肝细胞内的细胞膜G蛋白进行刺激, 产生胰岛素, 强化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作用, 增加对人体内的糖原代谢能力, 从而大大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3]。二甲双胍还可以增加人体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 降低胰岛素抵抗, 从减少肝糖输出方面, 达到降糖的目的。根据相关实践显示, 二甲双胍单独用药对反复血糖升高患者的降糖作用效果不明显, 需要在联合方案中进行应用。
  根据最新研究显示, 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持续发展以及血糖控制效果不佳, 与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有关。因此, 临床建议在控糖的同时, 需要采取延缓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措施进行同步治疗[4]。而传统的降糖药物, 如二甲双胍以及基础胰岛素等都不具备这样的药效。利拉鲁肽是GLP-1的类似物, GLP-1可促进胰岛β细胞分化, 延缓其衰亡的速度, 可以使胰岛β细胞数量不断的增加, 从而调节胰岛功能[5]。经过皮下注射后, 可与患者体内的GLP-1相结合, 激活其活性, 且可延长药物半衰期, 使其实现长期的降糖效果。
  2型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内分泌以及代谢异常疾病, 血糖升高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有关。长期采用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者, 其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出现进行性减退。因此, 在进行控糖治疗同时, 需要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 增加胰岛素分泌, 减少胰岛素抵抗。本研究结果显示, 用药后, 观察组FPG、2 h FPG、HbAlc、BMI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 两组患者ISI、HOMA-β、HOMA-IR水平均优于用药前, 且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 降糖效果更佳, 可以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 抑制胰岛素抵抗作用。用药后,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低血糖以及体重增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 收缩压降低比例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 联合用药安全性比较高, 且可通过利拉鲁肽的作用, 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抑制体重增长, 临床用药安全性比单独用药高。
  综上所述, 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 降糖效果好, 可促进胰岛素分泌, 具有一定的临床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赵富利, 亓民, 刘辉.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疗效及对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 25(15):43-46.
  [2] 金康, 张力双, 董丽娜, 等. 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效果及对胰岛功能的影响.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0(6):642-645.
  [3] 刘霞, 李亚. 六味地黄丸联合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6, 31(8):1146-1150.
  [4] 胡蕖, 夏长杰, 杨刚毅, 等. 利拉鲁肽和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医学临床研究, 2015, 32(9):1725-1727.
  [5] 陈彦平. 利拉鲁肽与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7, 42(6):741-744.
  [收稿日期:2020-01-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699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