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及价值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 各3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切除术, 观察组患者接受甲状腺全切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复发转移率、无进展生存率、死亡率。结果 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6.67%(17/30),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25/3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手术时间(87.98±18.12)min、术中出血量(12.37±3.31)ml、住院时间(5.99±2.12)d;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90.12±20.23)min、术中出血量(11.19±4.05)ml、住院时间(6.04±2.05)d;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常规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3/30), 低于观察组的33.33%(10/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为(28.54±4.15)μg/L, 低于常规组的(38.59±4.82)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复发转移率为20.00%(6/30), 无进展生存率为53.33%(16/30), 死亡率为3.33%(1/30);观察组患者复发转移率为13.33%(4/30), 无进展生存率为80.00%(24/30)、死亡率为0(0/30);观察组患者复发转移率、死亡率低于常规组患者, 无进展生存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全切术有着较高的治疗效果, 可以提高患者无进展生存率, 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关键词】 甲状腺叶及峡部切除;甲状腺全切术;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效果;总生存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6.033
  甲状腺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 在大多数情况下, 甲状腺癌是不会出现非常明显的症状, 从而导致许多患者不能及时发现该疾病, 通常是在进行体检时才发现。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 术中清扫淋巴结范围主要由浅至深、由下至上, 切除部位主要为腮腺下极、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 不仅会损伤甲状旁腺, 同时清扫范围也存在争议。本文就本院于2016年3月~2019年12月接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以此来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2月本院接诊的6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 各30例。其中常规组男女比例为13:17, 平均年龄(48.64±4.43)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2:18, 平均年龄(48.82±4.5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通过。
  1. 2 纳入标准 ①患者及患者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 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②60例患者均确诊为分化型甲状腺癌, 病理分型为滤泡癌、乳头状癌[1];③患者就诊时未使用过131I治疗。
  1. 3 排除标准 ① 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②相关治疗药物禁忌证者;③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者;④病理诊断未分化者;⑤伴随严重不可控内分泌疾病者。
  1. 4 方法 60例患者均在术前接受甲状腺功能检查、肝肾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 并通过CT、超声、核素扫描辅助检查, 对肿瘤大小、位置、形状进行确定, 并观察肿瘤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周围组织浸润等[2]。常规组患者接受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切除术, 术前常规准备, 术中给予患者全麻, 将患者患侧甲状腺叶以及甲状腺峡部完全分离并切除, 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血管神经进行保护。手术结束后逐层缝合, 并留置引流管置[3]。观察组患者接受甲状腺全切术, 术前准备以及麻醉方法与常规组一致, 切口为常规颈前, 将颈白线切口后钝性分离甲状腺周围间隙, 充分暴露被分离的甲状腺。将甲状腺供血血管切断, 对重要血管神经进行保护, 并做好止血, 完整切除甲状腺组织后送检, 并逐层缝合, 留置引流管[4]。60例患者均接受淋巴结清扫术。
  1. 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复发转移率、无进展生存率、死亡率。根据《甲状腺疾病防治指导》[5]进行手术疗效进行评定, 将其评为显效(临床症状消失, 残余甲状腺完全去除)、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残余甲状腺不完全去除)和无效(临床症状和残余甲状腺无任何改变),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并发症:包括手足麻木、发音困难、喉返神经损伤、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6.67%(17/30),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25/30);观察组患者治療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常规组患者手术时间(87.98±18.12)min、术中出血量(12.37±3.31)ml、住院时间(5.99±2.12)d;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90.12±20.23)min、术中出血量(11.19±4.05)ml、住院时间(6.04±2.05)d;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常规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3/30), 低于观察组的33.33%(10/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为(28.54±4.15)μg/L, 低于常规组的(38.59±4.82)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 5 两组患者复发转移率、无进展生存率、死亡率比较 常规组患者复发转移率为20.00%(6/30), 无进展生存率为53.33%(16/30), 死亡率为3.33%(1/30);观察组患者复发转移率为13.33%(4/30), 无进展生存率为80.00%(24/30)、死亡率为0(0/30), 观察组患者复发转移率、死亡率低于常规组患者, 无进展生存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就目前而言, 甲状腺癌是实体肿瘤中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 诱发甲状腺癌的因素有很多, 包括缺碘、摄取碘过量、结节性甲状腺肿、放射性损伤等, 甲状腺癌病情发展到晚期后会出现肿瘤压迫神经的情况, 严重时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急促等症状[6]。
  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 有相关研究表明[7],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有60%的病灶处于双侧, 而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切除术是难以将病灶彻底清除, 从而使得患者病灶复发率和转移率提升, 需要二次手术。而甲状腺全切术联合淋巴結清扫术能够有效清除腺体转移灶, 从而降低复发转移率, 但甲状腺全切术创伤性较大, 可能会对患者甲状腺功能造成永久性损伤[8]。所以, 在选择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方案时, 如果是局限性肿瘤可以考虑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切除术, 而对于淋巴转移肿瘤或浸润性肿瘤则可以选择甲状腺全切术。
  在本次研究中, 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6.67%, 低于观察组的8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能够充分说明甲状腺全切术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究其原因是因为甲状腺全切术能够全部切除甲状腺, 并且能够将患者体内隐藏的淋巴癌尽可能的清除, 从而获得较高的整体疗效[9];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常规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能够说明甲状腺全切术与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切除术临床效果相近, 不会增加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3/30), 低于观察组的33.33%(10/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说明甲状腺全切术有着较大的创伤性, 手术创伤与并发症风险均高于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切除术, 究其原因, 是因为甲状腺全切术属于开放式术式, 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严重侵害, 从而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治疗后, 观察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低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能够说明甲状腺全切术与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切除术均能够降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 而甲状腺全切术改善效果更佳, 表明甲状腺全切术能够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观察组患者复发转移率、死亡率低于常规组患者, 无进展生存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能够充分说明甲状腺全切术能够将患者病灶彻底清除, 并且能够找出患者机体内潜在腺体转移灶, 从而有效避免癌细胞残留, 进而降低患者复发转移率, 提高患者无进展生存率, 是能够帮助患者减少二次手术痛苦[10]。
  综上所述, 甲状腺全切术应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治疗中, 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在降低患者术后转移和复发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无进展生存率, 并且能够改善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 但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 而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切除术创伤小, 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在治疗过程中, 应当充分考虑患者实际情况来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永斌, 邓智勇, 肖世闻, 等.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抑制状态下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9, 34(5):133-134, 138.
  [2] 朱浩杰, 程晓明, 邬宇飞. 预防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在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0, 26(1):131-134.
  [3] 郭又铭, 霍金龙, 瞿锐, 等. 全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对比分析.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12):26, 28.
  [4] 汪鑫, 武晓娜, 曹力钒, 等. 改良Miccoli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及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癌症进展, 2020, 18(2):172-175.
  [5] 付云, 张晓雷, 王鹏, 等. 小切口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黑龙江医学, 2020, 44(1):69-71.
  [6] 黄汉艺, 曾瑜, 莫伟, 等. Tg、TgAb、TSH水平联合检测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临床医学工程, 2020, 27(1):41-42.
  [7] 单孝军, 付彧, 张艳, 等. 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手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中外医疗, 2020, 39(2):44-45, 61.
  [8] 吴文澜, 王玥, 赵炎斌, 等.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不规范手术后再手术的临床分析.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9, 32(12):1106-1112.
  [9] 张雪峰, 张雪琦, 吴翠翠, 等. 分化型甲状腺癌与TSH、TgAb和TPOAb的相关性.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9, 26(12):2064-2067.
  [10] 袁树明, 李瑞平, 卢沛林, 等. 甲状腺全切除术结合中央淋巴结清扫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肿瘤直径&lt;10mm)的疗效及预防转移. 中国医药科学, 2019, 9(22):203-205, 217.
  [收稿日期:2020-04-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3300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