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社区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特征及发病因素调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基于社区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特征及发病因素。 方法 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选择该院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分析对象,以中医证候量表为依据,分析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候特征以及发病因素。结果 按照多伦多量表评价患者病情等级,其中轻度比例为24.79%、中度比例为49.57%、重度比例为25.64%;从中医单证发生率的角度来看,除阴虚证与气虚证之间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证型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患者中医单证的发生率偏高,中度患者则发生中医复合证的比例较高,而重度患者则全部发生中医复合证。 结论 从中医证候的角度来看,气虚证以及阴虚证的发病率最高,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的中医证候从原本的气阴两虚转化向阴阳两虚夹痰淤症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特征;发病因素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8(b)-018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orbidity factors of TCM syndromes of type 2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based on community. Methods 117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the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Based on the TCM syndrome scal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CM syndromes and the onset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neuropathy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patient's condition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Toronto scale. Among them, the mild proportion was 24.79%, the moderate proportion was 49.57%, and the severe proportion was 25.64%.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atio of deficiency syndrome and QI deficiency syndrome(P>0.05), and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other syndrome types(P<0.05). The incidence of mild TCM documents was higher, moderate patients have a higher proportion of TCM syndromes, and severe patients all had TCM syndromes. Conclu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CM syndromes, the incidence of QI deficiency syndrome and YIN deficiency syndrome was the highes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the TCM syndrome of the patient changes from the original QI and YIN deficiency to YIN and YANG deficiency and phlegm stasis is the main factors for the onset of type 2 diabetes.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 TCM syndrome characteristics; Pathogenic factors
  周圍神经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感觉缺失和感觉过敏等症状,具体为患者有发凉、麻木、针刺样疼痛以及蚁行感等,其发病率较高,一旦发生病变,将难以逆转,而且在没有高效的治疗方法的情况下,患者可能面临截肢的风险,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累及到患者全身的神经系统,早期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麻木等症状,在病情的不断进展下,患者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等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该次的调查分析中,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以该院的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医辨证的角度分析其周围神经病变的特点以及发病因素,在这个基础上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可靠的预防和治疗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调查分析选择的资料是该院接受检查的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例,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每年就诊的次数达到3次以上。
  1.2  诊断、纳入以及排除标准   患者具有2型糖尿病症状,在任意时间内,患者的空腹血糖不低于7.0 mmol/L、血浆葡萄糖不低于11.1 mmol/L,符合其中一个条件即为糖尿病。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即MNSI评分高于2分;能够配合完成相关检查,且能该配合完成问卷调查;所以患者自愿参加该次调查分析工作,并且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有严重精神疾病以及原发性疾病的患者;合并急性并发症;合并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以及造血系统疾病等非糖尿病所导致的严重疾病;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妇女;其他原因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调查问卷缺少关键内容或是少于20%[1]。
  1.3 方法
  通过社区居民建立并完善健康档案,寻找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利用海报、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寻找志愿者,落实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特征以及发病因素调查,使用统一的调查表获取患者的相关信息。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时长、血压、身高、空腹血糖、体质量、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检查周围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等情况[2]。根据检查结果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并且分析其发病因素。
  ①周围神经病变检查方法:使用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方法,根据患者的踝反射、足外观以及大拇趾震动觉实施评分。足外观无异常标记为0分,感染、皮肤干燥等情况标记为1分,如果有溃疡则需要再次增加1分;踝反射正常则为标记为0分,出现重叩击症状则标记为0.5分,消失则需要标记为1分;大拇趾振动觉无异常则标记为0分,减弱则标记为0.5分,消失同样标记为1分。总分为8分,MNSI超过2分则临床上诊断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②病情分级:使用TCSS即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首先,神经症状评分。足部发麻、疼痛、无力、有上肢症状和针刺感;出现其中任何1项则标记为1分,无则标记为0分。其次,神经反射评分。踝反射和膝反射;每一侧的反射消失则为2分,减退则标记为1分,无异常则为0分,最高分4分。最后,感觉功能评分。温度觉、针刺感、振动觉、轻触觉以及位置觉;每次出现异常就会标记为1分,正常则标记为0分。总分数在6~8分之间则为轻度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9~11分的患者则为中度;12~19分则为重度[3]。
  ③中医证候辨证:按照《中医诊断学》实施辨证分型。其类型为血虚证、气虚证、痰湿证、阳虚证、血瘀证、火热证以及阴虚证。
  1.4  观察指标
  ①分析病情分级与中医单证出现比例之间的关系,即轻度、中度、重度与血虚证、气虚证以及阴虚证等中医单证之间的关系。②病情分级与中医证型整合形式之间的关系,即轻度、中度、重度与单证和符合证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情分级与中医单证出现比例关系
  按照多伦多量表对患者病情进行等级评估,其中輕度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29例(24.79%)、中度患者有58例(49.57%)、重度患者有30例(25.64%);在出现的中医单证对比中,阴虚证与气虚证之间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中医单证之间比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病情分级与中医证型整合形式关系
  从中医证型的角度来看,单证发生率为16.24%(19/117),复合证发生率为83.76%(98/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996,P<0.05);并且轻度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单证发生率高,而中度患者则以复合证类型较为常见,重度患者中医复合证的发生率为100.00%。见表2。
  3  讨论
  从西医角度来看,2型糖尿病的发病人群普遍集中在35岁以上,以35~40岁之间的人群发病率最高,在糖尿病患者所占的比例达到90%;同时,患者的胰岛素功能没有完全丧失,有的患者甚至存在胰岛素过多的情况,但是无法发挥作用,是一种胰岛素相对缺乏症,其治疗主要是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刺激患者分泌胰岛素,也有部分患者在后期时接受胰岛素治疗[4]。周围神经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生命和生活质量都产生严重影响,为缓解这种不良影响,就需要掌握患者疾病的等级,从而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
  从中医角度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痛证”、“痿证”相关疾病的论述,在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联合应用的基础上,该疾病开始进行中医分型,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分型标准,以血虚证、气虚证、痰湿证、阳虚证、血瘀证、火热证以及阴虚证为基础,对患者实施单证和复合证诊断,掌握患者的中医证型,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中医依据[5]。因此,该次利用社区患者比较集中的优势,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候特征以及发病的影响因素,从中医角度了解周围神经病变的特点,进而根据其特点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减轻疾病的不良影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6]。
  该次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按照多伦多量表评价患者病情等级,其中轻度比例为24.79%、中度比例为49.57%、重度比例为25.64%;从中医单证发生率的角度来看,除阴虚证与气虚证之间的比例无明显差异外(P>0.05),其余证型之间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患者中医单证的发生率为51.27%,中度患者则发生中医复合证的比例则为93.10%,而重度患者则全部发生中医复合证。可见,患者的病情越是严重,发生中医复合证的比例就越高。
  综上所述,周围神经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糖尿病在中医上的基础则是消渴日久、气阴两伤、脾运失健,导致患者出现脉络瘀阻、久病入络等疾病表现。气阴两虚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基础,而发生病变的关键在于痰瘀阻络,从该文的调查分析报告也充分证明患者的中医证型变化与此相符。但该文的不足在于调查分析的病例报告数量较少,还可以进一步对其展开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丹玮,柏力萄,赵静,等.中医药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21(1):86-90.
  [2]  王艳梅,严美花,徐远,等.Apo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中医证型的关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1):4912-4915.
  [3]  罗嘉莉,张晓霞,鲍欣雨,等.社区老年人中医体质分型及组合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5):516-521.
  [4]  王静,杨纯生,薛松梅.新乡市洪门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8):2001-2003.
  [5]  苏萍,杨亚超,杨洋,等.健康管理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预测模型[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55(6):82-86.
  [6]  阚红星,张璐瑶,董昌武.一种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的舌图像识别方法[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6,35(6):658-664.
  (收稿日期:2020-05-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3401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