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文献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证型及证候要素分布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证素分布规律。方法:检索1990—2017年关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文献报道,建立EXCEL2010数据库,导入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频数分布统计。结果:共收集到符合标准的文献69篇。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常见证型是气阴两虚、气虚血瘀、痰瘀阻络。共提取出证素12个,以气虚、血瘀、痰浊、阴虚多见,累计构成比是83.44%,证候靶点多在肺、经络、肾为主。证素组成形式有4种,以两证素、三证素最为多见。在两证素中,以气虚+阴虚为主,其次是痰+血瘀,作用靶点在肺、肾。结论:本病的主要相关脏腑是肺,涉及到经络、肾等病位,痰、血瘀为主要的病理因素。
关键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证型;证候要素;病位;痰浊;血瘀;气阴两虚;气虚血瘀;痰瘀阻络
TCM Syndrome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Syndrome Factors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 Based on Modern Documents
Yu Xiaolin1,Zhang Yanxia2,Yang Xiaohua2,Zhang Xiaomei2
(1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2 Dongfang Hospital,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7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rule of syndrome factors for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 Methods:All the documents of IPF from 1990 to 2017 were retrieved to establish database by EXCEL 2010 and then the data was exported into SPSS 14.0 for frequency distribution static analysis. Results:A total of 69 documents met the criteria were collected. The common syndrome types of IPF were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yin,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and stagnation of phlegm and blood. 12 syndrome factors were extracted,and the common factors was deficiency of qi,blood stasis,phlegm turbidity and deficiency of yin. The constituent ratio was 83.44%. The targets were mainly the lung,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kidney. There were 4 forms of syndrome factor combination,and forms of 2 or 3 syndrome factors were common. The most common factor among 2-syndrome-factor was deficiency of qi plus deficiency of yin,then phlegm plus blood stasis. The targets were lung and kidney. Conclusion:The major viscera of IPF was the lung,involving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kidney,phlegm and blood stasis were the mainly pathological factors.
Key Words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Syndrome types; Syndrome factors; Location of disease; Phlegm turbidity; Blood stasis; Deficiency of qi and yin;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tagnation of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中圖分类号:R259;R256.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9.04.015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弥漫性间质性肺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出现在成人中,病因不明,局限于肺,具有进展性的间质性肺疾病[1],其病理学特征是累及胸膜下的肺间质纤维化改变。该病确诊后中位生存期仅为2~4年[2],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3],是呼吸系统疑难危重疾病之一。中医学辨证论治治疗IPF具有显著的疗效和优势,有学者提出以证候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4]。基于此,本研究以现代文献为切入点,探讨IPF证型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为规范化、客观化中医诊断及疗效标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检索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1990—2017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1995—2017年)和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数据库(TCM,1990—2017年)所收录的全部相关文献。 1.2 检索策略 以计算机检索与人工阅读相结合的方法。数据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关键词或主题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和中医;肺痿和中医;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关键词或主题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和中医;肺痿和中医。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数据库(关键词或主题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和中医;肺痿和中医。
1.3 纳入标准 根据2015版ATS肺纤维化指南,符合影像学标准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有确切的关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证候分型的文献,证候的具体临床表现如舌脉等可不完全报道。
1.4 排除标准 1)经验性个案报道;2)对于重复发表的文献内容,仅取表述最为详实的1篇,其余不予纳入;3)文献综述等。
1.5 数据的规范与数据库的建立
1.5.1 数据库的规范
1.5.1.1 证候名称 以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制订的《中医药学名词》[5]作为依据,对文献中所出现的证型的名称进行规范。《中医药学名词》中未能涉及的证候名称,参考《中医诊断学》[6]及《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7]进行统一规范。依据上述3种方法均未能标准化归类的证型,按原文献予以保留。
1.5.1.2 评价及筛选 对于计算机检索出的文献,结合纳入及排除标准对各个文献的题目以及摘要进行阅读,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经过初筛的文献逐一进行全文阅读,再次筛选;未能检索到全文的,手工进行查阅;2个数据库检索出的合格文献综合比较,相同及的文献取其中1篇。
1.5.1.3 证候要素 按照《中医诊断学》中证候的所叙述的含义,结合《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以及相关文献报道,将证候分解成为单个的证素。例如:气阴两虚,分解为“气虚”“阴虚”。
1.5.2 数据库的建立 将原始资料的数据经过量化处理后录入EXCEL 2010中,建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
1.6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统计,探索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证候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
2 结果
2.1 文献收集结果 以拟定的检索方式从3个数据库当中共检索出文献437篇(其中有6篇无法获得全文),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确定出合格的文献69篇,总计179条记录(每篇文献中对于每一个证型的描述均作为一条单独的记录)。见图1。
2.2 证型分布 对69篇文献报道中的证型进行整理、规范与分类后,共得到证型41种,出现的总频次为179次,以气阴两虚、气虚血瘀、痰瘀阻络等证型较为常见。证型的频数分布见表1。
2.3 证候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
2.3.1 证候要素分布 69篇文献共提取出证素12个,证素的作用靶点共4个。在12个证素当中,以气虚、血瘀、痰浊、阴虚出现频数最高,频率分别为26.35%、20.94%、19.25%和16.89%,累计为83.44%;作用靶点主要是肺,频率为52.41%,其次为经络、肾,频率分别为22.58%、17.74%。见表2、表3。
2.3.2 证素组合规律
2.3.2.1 证素组合的形式 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文献中,有4种证素组合。两证素组合最多,构成比为59.21%,其次为三证素,构成比为32.96%,单个及4个证素组成较少。见表4。
2.3.2.2 单一证素与靶点组合 在单一证素中与证候靶点的组合中,气虚所占比率高,其次为阴虚、血瘀。气虚的作用靶点以肺、脾、肾为主,阴虚的作用靶点以肺、肾为主,血瘀的作用靶点以经络、肺为主。见表5、表6。
2.3.2.3 两证素与证候靶点组合 气虚+阴虚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构成比为40.6%,其次为痰+血瘀。气虚+阴虚作用靶点主要位于肺肾,痰+血瘀作用靶点在经络。见表7。
3 讨论
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对于疾病的中医证候学判定往往会由于各个医家、各个地域的不同,以及中医证候本身的复杂性及多维性,造成了证候学描述主观性、经验性较大,难以做到统一化、标准化[8]。对于复杂的证候,可以分解为具体的证素,即证候的基本要素[9],使辨证论治更加清晰化、系统化。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在以往各种辨证方法的精髓的同时,尽可能做到辨证的规范化,提高了临床上辨证论治的可操作性[10]。
本研究纳入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文献共计69篇,经过归类、整理后共得到證型41种,以气阴两虚、气虚血瘀、痰瘀阻络等证型较为常见。经过初步的分析整理后,共提取出涉及到病性、病因及病位的证候要素16个。病性证素以阴虚为主,病因证素以血瘀、痰浊为主,病位证素以肺、经络、肾为主。总体而言,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证素分布规律以本虚为主,兼有标实。
单个的证素通过组合形成了证候,虽然临床上的证候复杂多变,但是也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本次研究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证素共有4种组合形式,所收集到的证候信息中,两证素及三证素的占比最高,分别为59.21%与32.96%,这在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证候的复杂性。在单一的证素与证候靶点的组合中,气虚与肺脾、肺肾、肺关系密切,血瘀与经络、肺关系密切,阴虚与肺肾关系密切。两证素与证候靶点的组合上,气虚+阴虚与肺肾关系密切,痰+血瘀与经络关系密切,痰+热与肺关系密切。
从证候要素的频数分布而言,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病理因素主要为气虚,其次为血瘀、痰、阴虚,作用靶点首先是肺,其次是经络与肾。气虚可以看做是肺纤维化的一个始动因素,可以与其他各种证候因素及作用靶点相结合,肺主气,司呼吸,肺纤维化自然首先会影响到肺,最开始的病理损伤即为肺气虚,气虚日久,肺不布津,以及百脉失司,则血瘀、痰浊接踵而起,留伏与肺、经络,病情日渐进展,逐渐累及肾、脾,消耗正气,最终形成气阴两虚、气虚血瘀等本虚标实的境地。治疗时应以益气养阴为主,兼以化痰活血通络。
本研究立足于现代文献报道,探讨了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证型及证素的分布、组合规律。但是由于所收集到的文献的数量以及质量的的局限性,本次研究的结果尚有一定的不足。对于中医的证候学研究,需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更进一步的去研究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Malaviya R,Laskin J D,Laskin D L.Anti-TNF-α therapy in inflammatory lung diseases[J].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2017,180(12):90-98.
[2]杨复丹.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Meta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7.
[3]王妍妮,王昌明.细胞自噬在肺纤维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6,15(4):417-420.
[4]朱文锋,晏峻峰.证素辨证新体系的内容及科学意义[J].医学与哲学,2005,26(1):69-70.
[5]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8-108.
[6]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153-204.
[7]姚乃礼.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7-461.
[8]林树元,朱文佩,曹灵勇.从经方理论特点探讨中医标准化的新思路[J].中医杂志,2017,58(24):2080-2083.
[9]许伟明,胡镜清,厉将斌,等.当代中医辨证方法的系统回顾与研究展望[J].中医杂志,2016,57(18):1531-1539.
[10]周娴,黄碧群,许艳巧,等.中医五脏寒热证素特征的红外热像图识别方法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1):4849-48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93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