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例儿童登革热急性发热期中医证型特点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登革热急性发热期的中医证型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4例住院治疗的登革热患儿的临床资料, 对其急性发热期中医证候学特征及病情演变进行整理, 并进一步分析其中医证型特点。结果 204例登革热患儿发病高峰在8~10月, 所有患儿均有发热, 发热类型多为不规则, 发热同时大部分出现皮疹, 以充血性皮疹和皮下出血点为主(180例 , 占88.2%);部分出现纳差、腹泻及腹痛等消化道症状(168例, 占82.4%), 年龄较大患儿有诉恶寒、乏力头痛或肌肉酸痛(68例, 占33.3%), 舌质以红或暗红为主(198例, 占97.1%), 舌苔以黄腻或黄苔为主(190例, 占93.1%), 脉象以弦脉、数脉为主(182例, 占89.2%), 指纹多色紫达于气关(166例, 占81.4%);中医辨证分型为卫气同病(115例, 占56.4%), 或气营两燔(89例, 占43.6%)。结论 登革热的发病具有显著季节流行性, 由于儿童稚阴稚阳及纯阳之体的特点, 其发病及证候演变有其自身的特点, 儿童登革热急性发热期以骤然发热、发斑出疹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因为时邪疫毒, 病机为卫气同病、扰动营血, 以卫气同病或气营两燔为主要证型特点。
【关键词】 登革热;发热;中医;证型;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2.065
登革热(dengue fever , DF)是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 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是全球分布最广, 发病最多, 危害较大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1]。任何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登革病毒而发病, 其中以儿童和青壮年发病率最高, 随着疫情的不断扩大, 儿童感染登革热的人数也不断增加, 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目前对于登革热的治疗西医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 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因此, 研究儿童登革热的中医证候特点对指导本病的中医药治疗有重大的意义。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作为广州市登革热定点收治医院, 儿科收治了广州市大部分住院治疗的登革热儿童。现将204例儿童登革热急性发热期的中医证候特点进行分析, 为中医药防治儿童登革热提供临床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7年9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204例登革热患儿的症状表现、中医证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
1. 2 诊断标准 中西医诊断标准及分期标准均参照国家卫计委制定的《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2]。
1. 3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住院治疗登革热患儿的病历资料, 由中医专科医生填写儿童登革热急性发热期中医证候调查表, 调查表内容包括发热情况、脉象情况、舌质情况、舌苔情况、全身症状(如头痛、肢体痛、乏力等)、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出疹情况及指纹情况等。记录整理相关信息并录入数据库, 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2. 1 基本资料 204例患儿中男128例( 62.7%) , 女76例(37.3%);年龄24 d ~10岁, 平均年龄(5.1±1. 9)岁, 发病高峰在8~10月。
2. 2 主要症状及体征 儿童登革热急性发热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204例, 占100.0%), 最常见的伴随症状为皮疹, 以充血性皮疹和皮下出血点为主(180例, 占88.2%), 部分出现纳差、腹泻及腹痛等消化道症状(168例, 占82.4%), 年龄较大患儿有诉恶寒、乏力、头痛或肌肉酸痛(68例, 占33.3%), 舌质以红或暗红为主(198例, 占97.1%), 舌苔以黄腻或黄苔为主(190例, 占93.1%), 脉象以弦脉、数脉为主(182例, 占89.2%), 指纹多色紫达于气关(166例, 占81.4%);中医辨证分型为卫气同病(115例, 占56.4%), 或气营两燔(89例, 占43.6%)。成人登革热临床症状较为常见的腔道出血如鼻衄、阴道出血和消化道出血本研究病例中均未出现。
2. 2. 1 发热 发热持续时间1.5~5.0 d, 平均發热持续时间(3.2±1.6)d;发热峰值38.1~41.0℃, 平均发热峰值(39.1±0.6)℃;189例(92.6%)患儿发热类型为不规则型, 15例(7.4%)患儿为双峰热。发热伴随有恶寒、寒战48例(23.5%), 伴有头痛、肢体疼痛20例(9.8%);由于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限, 伴发恶寒、寒战及头痛、肢体疼痛者应多于实际记录统计数据。
2. 2. 2 皮疹 204例患儿中188例(92.2%)出现皮疹, 以充血性皮疹和出血点为主, 其中充血性皮疹76例(37.3%), 出血点104例(51.0%), 瘀斑5例(2.5%), 多型性皮疹 (充血性与皮下出血点、瘀点瘀斑两种以上并见)3例(1.5%)。皮疹分布以四肢多见, 亦可见于腹、胸及背部。皮疹平均出现于发热第(1.5±0.9)天, 其中107例(52.5%)患者在病程第1天与发热同时出现, 最晚在病程第5天出现。
2. 2. 3 消化道症状 204例患儿中出现呕吐66例(32.4%), 腹痛或腹胀78例(38.2%), 纳差160例(78.4%), 大便稀烂82例(40.2%)。
2. 2. 4 呼吸道症状 204例患儿中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鼻塞、流涕或咳嗽102例(50.0%);出现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或肺炎18例(8.8%)。
2. 2. 5 舌象情况、脉象及指纹情况 舌质以红或暗红为主要表现(198例, 占97.1%), 其中舌红101例(49.5%)、舌暗红97例(47.5%), 舌淡红3例(1.5%), 舌绛紫3例(1.5%)。以黄苔为最常见舌苔改变, 其中黄腻苔或黄苔190例(93.1%), 薄白苔6例(2.9%), 少苔或光剥苔8例(3.9%)。脉象以弦、数脉为主(182例, 占89.2%), 其中弦脉82例(40.2%)、数脉100例(49.0%), 滑脉22例(10.8%)。指纹多色紫达于气关(166例, 占81.4%), 色紫达于风关22例(10.8%), 色红达于风关8例(3.9%), 色红达于气关8例(3.9%)。 2. 3 中医证型 中医辨证分型为卫气同病(115例, 占56.4%)和气营两燔(89例, 占43.6%)。
3 讨论
登革热由伊蚊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其传播迅速, 尤其登革出血热病情严重, 近年来在东南亚、中南美洲和西太平洋地区一些国家流行较为广泛, 已成为这些地区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3];广东省存在有利于登革热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是登革热高发地区, 每3~5年可能出现一次流行高峰, 2014年广州市曾出现了登革热的爆发流行, 病例数同期相比明显增多, 发病人数创历史新高[4, 5]。登革热人群普遍易感, 其中儿童发病率较高, 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登革病毒的特效抗病毒药物, 该疾病患儿可应用的药物更是有限, 国内研究发现中医药对成年登革热患者缩短热程、减轻症状和血小板提升有一定作用, 但尚缺乏在儿童登革热中医药治疗方面的研究。因此, 对儿童登革热急性发热期的中医证候进行深入的研究, 探索出急性期确切的治疗方法, 对儿童登革的治疗及有效控制传染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登革热多发于长夏和初秋气候炎热雨湿较多、蚊虫较易滋生之季, 其发病急骤, 传变迅速, 易造成广泛流行, 暑热既盛, 且雨湿较多, 天暑下逼, 地湿上蒸, 湿热相合, 发为湿热时疫, 故登革热应归属中医“温病”或“温疫”范畴[6-9]。湿热时邪疫毒致病与正气强弱、感邪轻重密切相关。正气充足, 感邪较轻, 不一定发病, 即使发病也较为轻浅。如元气亏乏, 感邪又重, 则发病较为严重。临床观察发现, 登革热多起病急骤, 传变迅速, 初起多为卫气同病, 出现恶寒发热、少汗、倦怠乏力、头项强痛、肢体酸痛、胸闷及腹胀等症状;邪气继续深入营血, 则见气营两燔证或热入营血证, 表现为热毒充斥表里上下之证, 症见高热头痛、两目胀痛、吐衄发斑及骨节烦痛等;热毒深重者, 可出现痉厥、昏聩不语等。若邪气凶猛、传变迅疾, 则无明显以上卫气营血传变过程, 起病即诸证候并见, 病情复杂而严重。本研究中登革热急性期患儿均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 部分伴随恶寒、寒战、头身疼痛、鼻塞、流涕或咳嗽等卫表证的症状, 中医历来认为“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头痛及肢体疼痛亦为外邪袭表、邪气阻滞、营卫之气运行不畅所致;鼻塞、流涕或咳嗽为外邪袭表、皮毛受邪后的表现, 因肺主皮毛, 皮毛受邪后肺失宣肃, 出现鼻塞、流涕及咳嗽, 这些皆为卫分证的表现。脉象以弦脉、数脉为主(182例, 占89.2%), 二者为里证、热证脉象, 多见于气分证, 未见代表单纯卫分证的浮脉。指纹色紫达于气关占81.4%, 为气分里热证的表现。舌质以红或暗红占97.1%, 黄腻苔或黄苔者为主要舌苔表现, 占93.1%, 提示本病为热邪所致, 气分里热证明显。研究中188例出现了皮疹, 占92.2%, 充血性斑丘疹、皮下出血点及瘀斑均有出现, 为热邪扰动营血、损伤络脉、血溢脉外所致, 为热入营血的表现。部分出现消化道症状者表现为呕吐、腹胀、腹痛, 考虑为邪热兼夹湿邪, 致中焦脾胃为湿邪所困, 导致脾失健运、升降失调而出现呕吐、腹胀等表现, 部分表现为黄腻苔亦为湿邪致病的佐证。其原因可能为炎热季节多雨, 且暑必夹湿, 也与岭南地区湿热气候相关, 加之现代社会儿童多乘凉饮冷, 长时间停留于空调环境、嗜食冷饮, 损伤中阳, 导致脾失健运, 更易于感受湿邪。本研究中儿童登革热病例多起病急、症状轻、病程短, 与既往相关报道一致[10], 发热持续时间1.5~5.0 d, 平均发热持续时间(3.2±1.6)d, 较相关成人研究报道热退更快[11], 且无登革热重症病例出现。其中107例(52.5%)患者在病程第1天与发热同时出现, 最晚在病程第5天出现。与文献报道[3]的皮疹多在第一次退热或第二次高热时出现不太一致。考虑由于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 形气未充, 脏腑娇嫩, 御邪能力相对较弱, 因而与成人相比, 小儿更易被邪气所中, 感邪较轻即可发病, 且起病急骤, 卫分证未解, 邪气便入气分, 表现为卫气同病;又因小儿为纯阳之体, 感受邪气之后易于化热化火, 而出现高热不退, 火热之邪扰动营血、损伤络脉, 出现斑疹、吐衄, 从而在早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有效的检查及治疗, 热退相对较快, 少有重症出现。所以, 儿童登革热急性发热期以卫气同病或气营两燔为主要证型, 治疗应以清气凉营为主, 佐以化湿。
参考文献
[1] Bhatt S, Gething PW, Brady OJ, et al.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and burden of Dengue. Nature, 2013, 496(7446):504-5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版).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22):221-224.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strategy for dengu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2012-2020.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2:49.
[4] 應若素, 唐小平, 张复春, 等. 广州市2002-2006年登革热病例特征.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7, 21(2):123-125.
[5] 宋家慧, 刘文斌, 曹广文. 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措施. 上海预防医学, 2017, 29(1):17-22.
[6] 黄穆成, 黄胜杰. 登革热临床治疗心得. 中医杂志, 2012, 53(6):525-526.
[7] 林德生, 朱正丹. 中医药治疗登革热临床体会. 世界中医药, 2008, 3(2):95-96.
[8] 夏瑾瑜, 洪仲思, 叶晓燕, 等. 登革热I号方治疗登革热125例. 新中医, 2009, 41(2):84-85.
[9] 段红妍, 陈慕芝, 黄刚. 关于登革热湿热证及其体质的一些见解. 中国中医急症, 2015, 24(8):1401-1402.
[10] 林菁, 洪文昕, 张复春, 等. 34 例婴幼儿登革热的临床特征分析. 儿科药学杂志, 2016, 22(7):11-14.
[11] 方志坚. 登革热患者103 例临床特征分析.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6, 14(1):41-43.
[收稿日期:2018-07-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8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