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该研究通过对中药熏洗方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有力的临床依据。方法 将2018年3月—2019年2月于三明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以控制血糖,辅助以甲钴胺、硫辛酸营养神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治疗,14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神经传导速度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有明显提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增加(P<0.05) ,实验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能够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熏洗;中医症候积分;神经传导速度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2(b)-0191-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发生严重的神经病变会出现肢体麻木、疼痛或感觉缺失,甚至发生溃疡和截肢,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及经济上带来很大的负担。目前治疗DPN的药物包括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抗氧化剂,神经营养和镇痛类等,早期出现的神经病变还可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一旦发展至病情严重的阶段,这些药物就显得收效甚微,而且这些药物都有潜在的毒副作用以及较差的耐受性,DPN的治疗目前仍存在较大的困難,因此,中医药的参与可能是治疗DPN的有效的手段之一,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该研究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药熏洗的方式治疗DPN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三明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9例。其中实验组有男性17例,女性22例;年龄(58.1±9.1)岁;糖尿病病程为(5.9±4.0)年;DPN病程为(2.7±2.0)年。对照组有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53.9±11.0)岁;糖尿病病程为(5.1+2.9)年;DPN病程为(2.9±1.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及DPN病程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指标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与纳入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中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诊断标准[1]。
1.2.2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DPN诊断;②同意加入并服从该研究安排者。
1.2.3 排除病例标准 ①合并严重的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者;②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③下肢皮肤存在伤口或有较大结痂者;④易出现皮肤过敏者。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以控制血糖,辅助以甲钴胺、硫辛酸营养神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方药组成:制草乌10 g,盐杜仲10 g,大黄10 g,路路通10 g,艾叶12 g,川牛膝12 g,红花12 g 伸筋草15 g,木瓜15 g,黄芪30 g,丹参12 g,丝瓜络15 g。由科室自行煎药成汤剂,水温37~40℃,先熏蒸5~10 min,再进行浴足15 min,1次/d,14 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以及中正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1.5 疗效评价标准
中医症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证候诊断标准制定[2]。主症评分标准为:无0分;轻2分;中4分;重6分,次症评分标准为: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总分最高36分,评分越高,病情越重。
临床疗效评价: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定。显效:自觉症状及体征均明显好转,症候积分改善≥70%;有效:自觉症状及体征均有所好转,症候积分改善30~70% ;无效:自觉症状及体征均未见明显改善或加重,症候积分改善<30%。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中显效8例(20.5%),有效18例(46.2%),无效13例(33.3%),总有效率66.7%;实验组中显效12例(30.8%),有效23例(59.0%),无效4例(10.2%),总有效率89.8%;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4,P=0.046<0.05)。
2.2 两组DPN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x±s),分]
2.3 两组DPN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实验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较[(x±s),m/s]
注:与组内治疗前相比,△P< 0.05 ; 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3 讨论
中医上,该病属“麻木”“痹症(血痹为主)”“痛证”“痿证”等范畴。而糖尿病多数属“消渴”范畴,消渴实为本虚标实,阴虚为主,燥热为标,病久耗气伤津,气阴亏耗,阴损及阳,最终阴阳气血俱虚。另外,瘀血为消渴病程中的病理产物及致病因素,贯穿消渴病的全程,血行瘀滞,脉络痹阻,肌肉、筋骨失于濡养,导致上述病症的出现。龙艳等[3]对DPN证型分布的研究结果显示,由多至少依次为: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痰瘀阻络证、湿热阻络证、阳虚寒凝证,显然,血瘀证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张桂莲[4]运用红花、川芎、鸡血藤、艾叶、路路通、伸筋草、桂枝、乳香、元胡进行中药熏洗治疗DPN,短时间内控制其症状,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张鹏飞等[5]分析了114篇文献中的1 336味中药,用使用频率最多的为红花,其次为桂枝、透骨草、川芎、牛膝、黄芪、当归、伸筋草、赤芍、艾叶,在这些中药熏洗治疗DPN的文献中,温经散寒、舒筋通络、活血祛瘀止痛为其基本的组方原则。
该研究的熏洗药方中,采用黄芪补气,气足能推动血运行,能增强红花、川牛膝、丹参活血化瘀功效;路路通、艾叶、伸筋草、木瓜、丝瓜络、草乌等温经通络,祛湿止痛;大黄泻热祛瘀;杜仲补肝肾,强筋骨。通过熏洗的方式可以使药物随经络传导,经皮肤渗透,以药物的温热作用加快血液循环,促进药物吸收,并且能够在病变部位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其不良反应小,疗效好[6],而且该用药方式简单、方便,可以解决因口服中药汤剂存在口感差、胃肠道反应等因素而导致依从性下降的问题。
研究结果显示运用中药熏洗治疗DPN无论是在症状的改善,还是在神经传导速度的提升方面,都有着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希望能通过不断地临床对比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DPN的优势,为治疗DPN提供有力的中医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
[2] 郑筱英.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4-237.
[3] 龙艳,毕小丽,庄晓鸣.3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7,7(23):19-20.
[4] 张桂莲.用中药熏洗疗法对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4):213-215.
[5] 张鹏飞,郭茵.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药探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6):92-93.
[6] 黄晓林.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中國医药科学,2016,6(5):75-77.
(收稿日期:2019-09-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234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