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西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150例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观察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方法 以中医疗法为主配合西医基础疗法综合调治。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良好,特别中医能明显改善症状,缓解西药副作用,增加患者依从性与有效性,减少并发症与病残率。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优势互补、综合调治、简易实用,是一种良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关键词] 中西结合;综合疗法;2型糖尿病;中老年人;效果满意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5(b)-0075-03
  2型糖尿病按其自然病程分為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期与慢性并发症期。归属于中医脾瘅--消渴病--消瘅病范畴。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善和人口老龄化加快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多,现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其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由于患者对2型糖尿病危害性认识不足与中西医防治知识的缺乏,没有进行2型糖尿病早期检测、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或治疗不自觉、不依从、不规范,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在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使糖尿病逐渐成为继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健康杀手,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以中医疗法为主、发挥中医的“整体观念、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辨证论治”特色优势,配合西医早期干预与西药基础疗法为辅、防治2型糖尿病的综合调治措施疗效显著,得到患者广泛认可。现将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情况概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案患者150例,门诊患者129例,住院患者21例。男性68例,女性82例。年龄在36~78岁,平均年龄51岁。其中并发肥胖症者32例,并发周围神经病变者16例,并发糖尿病酮症者9例。有高脂血症者28例,有高血压病者68例,有冠心病者38例。病程长者22年,短者仅1个月。
  1.2  诊断标准
  按照1999年WHO专家咨询委员会对糖尿病的定义、分类与诊断标准。①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及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并且随机(餐后任何时间)血浆葡萄糖(VPG)≥11.1 mmol/L(200 mg/dL)。②空腹(禁热量摄入至少8 h)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 mmol/L(126 mg/dL) 或③口服葡萄糖(75g脱水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中 2 h的血浆葡萄糖(2 hPG)水平≥11.1 mmol/L。(200 mg/dL)。④配合尿常规、尿糖、尿酮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三餐前后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c-肽释放试验、胰岛素分泌曲线、血脂、心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B超等检查以观察病情。
  1.3  中医疗法
  包括方药、针推、食疗、药膳、导引、气功、养生等治疗,对改善糖尿病临床症状,治疗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均取得较的效果。
  1.3.1  中药疗法  ①基本方:苍术6 g、准山15 g、玄参15 g、生地15 g、葛根12 g、天花粉24 g、丹参24 g、生黄芪18 g、甘草3 g、麦冬12 g、山茱萸15 g、黄连6 g。②加减法:若郁热内盛者加郁金9 g、栀子9 g、知母9 g;若燥热内甚者加知母12 g、生石膏24 g、桑白皮12 g;若热结便秘者加火麻仁12 g、枳实6 g、生大黄6 g;若湿热重者加黄芩9 g、栀子9 g、意苡仁15 g;若肝阳上亢者加石决明24 g、夏枯草12 g、钩藤15 g、;若气阴两虚甚者加黄精12 g、五味子6 g、太子参15 g(西洋参15 g);若阴阳两虚者加枸杞子15 g,菟丝子15 g、仙灵脾12 g;若呕吐痰饮者加淡竹茹12 g、陈皮6 g、姜半夏12 g;若气滞血瘀者加川芎6 g、当归尾9 g、川牛膝12 g;若脉络瘀阻者加全蝎6 g、地龙干15 g、地鳖虫9 g。
  1.3.2  病因病机  发病因素:本病多由禀赋异常、年老体衰、劳欲过度、情志失调、过食肥甘、久坐少动、外感邪毒、药石损伤所致,禀赋体质为内因,饮食情志为外因,劳欲少动为诱因。内外诱因相合为病。
  病机演变:该病初期多是食、气、湿、痰(浊)、火、血六郁相兼为患。以食郁为基础,先食郁气郁,继之痰郁浊郁,郁久化热(火)。以胃热肝热为主,亦可肺热肠热,郁热既久,燥热伤阴,壮火食气,阴损及阳,终至气血阴阳俱虚,脏腑亏损,日久成瘀,久病入络,络脉损伤,形成郁、热、虚、损四个病变阶段。
  病位病性: 病位在五脏,以脾胃、肺肾为主,涉及肝心。该病常由素体阴亏,年老体衰,元气亏耗,脾肾亏虚,多成本虚标实之证,以阴虚、气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初期食郁气滞,痰浊郁热,以标实为主,继之郁热伤阴,壮火食气,致阴虚气虚,最后阴阳俱虚,脏腑亏损,兼夹痰浊瘀血,脉络损伤,变证百出。
  1.3.3  中医调摄  饮食:总量控制、吃序颠倒、结构调整、粗细搭配、荤素结合。运动: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微汗而止、动中有静、劳逸结合。情志:清心寡欲、修身养性、乐观向上、舒畅情怀、气定神闲。
  1.4  西医疗法
  遵循糖尿病“五驾马车”防控原则与方法,通过教育心理、饮食营养、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病情监测等综合措施来防治2型糖尿病。
  1.4.1  早期干预  ①检测筛查: 对于中老年人(年龄>45岁者)、超重肥胖青壮年人、有其他危险因素患者、糖尿病前期高危人群(空腹血糖受损-IFT  糖耐量受损IGT)进行筛查,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脂肝肾功能/尿常规等以明确诊断糖尿病前期(IGT/IFT)或糖尿病。②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前期的亚临床状态者进行强化干预,要求每日减少主食100~150 g(减少总热量1.67~2.09 KJ),控制脂肪摄入量(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30%以下),使热量分配达到:碳水化合物占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左右,主副合理、膳食平衡、营养均衡。增加运动量(150 min/周),减轻体重(减少5%~7%)/体重指数接近24 kg/㎡。③药物干预: 常用的有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罗格列酮等等。   1.4.2  口服降糖药  ①格列吡嗪或格列齐特片,多食者加用 阿卡波糖,肥胖者加用 二甲双胍,胰岛素抵抗者改用罗格列酮。肾功能损害者改用格列喹酮或瑞格列奈,严重者改用胰岛素治疗。②胰岛素规范疗法:若口服降糖药失效或者伴有感染、应激及有急慢并发症者,改用胰岛素治疗。③常规加用:维乐生/弥可保,银杏叶片/通心络胶囊口服。
  1.5  控制目标
  (参考亚洲-太平洋地区2型糖血病政策组标准)
  ①临床控制:空腹血糖<6.1 mmol/L或非空腹血糖≤8.0 mmol/L。无症状,尿常规正常。②显效:症状缓解,尿糖阴性,空腹血糖<7.0 mmol/L或非空腹血糖<10.0 mmol/L。③有效:癥状减轻,尿酮转阴但尿糖+-2+,空腹血糖8~10 mmol/L或非空腹血糖10~13.9 mmol/L。④无效:症状持续存在,尿糖2+以上或伴有尿酮阳性,空腹血糖>10.0 mmol/L, 非空腹血糖>13.9 mmol/L,或者须要胰岛素治疗者。
  2  治疗效果
  临床控制61例,显效75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其中有效12例皆因治疗依从性不高,没有配合饮食运动与养生调摄,或服药不及时规范所致:无效2例,为住院的糖尿病并发酮症患者,经检查确诊为胰岛细胞功能衰竭并胰岛素抵抗,给予中医疗法配合规范的胰岛素治疗,使尿酮转阴而尿糖持续1~2+,血糖>8~10 mmol/L,改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带药出院,并配合中医调治以改善临床症状,减缓并发症。
  3  讨论
  3.1  2型糖尿病
  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绝对不足,以及机体靶组织/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可伴有血脂异常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按其自然病程分为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期与慢性并发症期。由于患者对糖尿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与防治知识缺乏,没有进行糖尿病早期检测、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或者治疗不自觉、不依从、不规范, 血糖控制不达标,更增加了治疗的难度。长期血糖升高者日久可引起眼底视网膜、肾脏心脑血管、足手部等全身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严重血糖升高者可并发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治疗2型糖尿病,中西医各有所长,中医的优势在于“整体观念、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辨证论治”。可以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脾瘅)未病先防,进行中医整体调理:饮食运动、药膳调理、情志养生、导引气功,防止其发展为糖尿病。在糖尿病(消渴病-消瘅病)的早期,要既病防变,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特色优势,进行整体调治以改善症状,提高体质,缓解西药副作用,并且中药作用温和持久,副作用较小,效果良好,能防治糖尿病早期并发症;不足之处在于其降糖作用相对缓慢。西医的优势在于降糖作用较强,对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较弱,且毒副作用较大,整体调节作用欠佳。临床上只有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才能达到优势互补,全方位整体调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该案所有病例均采用中西医综合调治整体方案。首先进行糖尿病防治知识教育与必要的心理疏导及中医养生调摄教导,使患者明白糖尿病防治原则与方法,能够配合治疗,从而增强了患者治疗依从性与自觉性,使糖尿病患者得到中西医长期规范有效的治疗,因而提升了治疗效果,减少了并发症与病残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达到带病延年甚至健康长寿的目的。
  3.2  该病归于中医脾瘅、消渴病、消瘅病范畴。
  《黄帝内经-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黄帝内经-五变论》“帝曰∶人之善病消瘅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本病多为中老年患者,年老体衰,脾肾亏虚,元气渐衰,阴血亏耗,素体气阴不足,又罹患脾瘅-消渴-消瘅病,郁热虚损,变证百出。临床常常出现:郁热内蕴、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阴阳俱虚,脾肾不足诸证。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个体禀赋体质不同,注重因人制宜,随证治之。中医治疗应当确立:清热养阴、养肺生津、健脾益肾、补气活血、调和阴阳之疗法,以期达到调理气血、平衡阴阳、协调脏腑功能之作用,再据其兼杂症施以清解郁热、通腑泄热、清化湿热、平肝潜阳、益气养阴、温肾助阳、理气化痰、祛瘀通络之品,使邪去正安,阴阳平衡,五脏安和,从而使病情得到缓解,机体获得修复。该案方药即体现这一治疗宗旨,寒热适中,滋而不腻,温而不燥,清平中和,方证相合,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优势互补、综合调治、简易实用,是一种良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仝小林,刘喜明,魏军平,等.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3.
  [2]  吕仁和,熊曼琪,魏执真,等.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20.
  [3]  李子凤,刘瑞凝,邵坤宁,等.口服降糖药临床应用趋势[J].中国医刊,2011,46(9):59-60.
  [4]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综合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6,32(8):623.
  [5]  赵云海,曾祥金,罗东,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观察[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6(2):24-25.
  [6]  程士德,李今庸,沈炎南.内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78-425.
  (收稿日期:2019-02-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789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