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穴位敷贴治疗贴预防冠心病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霞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治疗预防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用穴位敷贴治疗贴分别敷贴在膻中、乳根、步廊、食窦[1]穴位进行治疗。每天换一次,换贴敷二次,停一天,45天为一疗程。结果: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0.7%。结论:穴位敷贴治疗贴预防冠心病的效果显著,当这种“生物共振”效应持续作用于人体穴位时,通过经络传导,可以对相应的疾病发挥作用。是一种预防冠心病的加重发生值得探索。
  【关键词】穴位敷贴治疗贴;预防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337-01
  
  冠心病极为常见的慢性病,经常反复发作,如未及时预防积极处理,可导致病情恶化,使生活质量降低,至造成生命危险。早期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有效防治冠心病危险因素存在的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按1987年WHO标准[2]选择冠心病伴有心肌缺血的患者57例,男,31例;女,26例;
  年龄47岁――78岁,平均年龄65.7岁。根据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分类为4级[3],选为:Ⅰ――Ⅱ级;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心脏超声无异常。
  2.方法
  患者继续口服麝香保心丸,每日3次,每次2粒,同时将穴位敷贴治疗贴(中国云南思茅金利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选取膻中、乳根、步廊、食窦的穴位,进行清洁皮肤,揭掉治疗贴的保护膜,敷贴在穴位上。24小时更换一次,换敷贴两次,停一天,45天为一疗程。建议每了六个月敷贴一个疗程。对医用胶布过敏者慎用,创伤性皮肤、孕妇经禁用,出现过敏现象者停用。
   3.疗程标准
   显效:胸闷、心慌、气急、心绞痛缓解,心功能改善。
   有效:上述各项症状、体征减轻。
   无效:上述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加重。
   4.结果
   胸闷、心慌、气急、心绞痛不同程度均有改善,临床总有效率为80.70%。
  表1临床疗效观察比较
  
  表2前后症状观察比较
  
  表3观察前后心电图变化
  
  表4治疗前后冠心病测定结果
  
  5.讨论
  中医学理论认为,胸居上焦,内藏心肺,心主血脉,肺主诸气。若胸中阳气痹阻,则脉络不通,瘀血停滞,或风热壅肺,闭塞气机,均可导致胸痛。针灸学说则认为,人体内有个经络系统,它是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行气血的通道。如运不畅,极易患病。根据这两个原理,采用穴位敷贴治疗贴分别敷贴在膻中.乳根.步廊、食窦穴位上,通过效应发挥作用:生物波效应和经络穴位效应。通过吸收人体和周围环境的能量,能发射出生物波,对人体有治疗作用的物质。它作用于人体穴位时,通过“吸收”、“透射”、“渗透”等过程,产生这种效应,从而激发机体细胞活性,有效改善人体微循环,提高组织供氧,改善新陈代谢,加速人体所需要的生物循环酶的合成,增强免疫力。当这种效应持续作用于人体穴位时,通过经络传导,可以对相应的疾病发挥作用[4],达到快速、有效持久的作用,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本观察结果表明,用穴位敷贴治疗贴有预防和治疗心冠心病的发生,能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促进ST段移位改变和T波变换的恢复。认为该穴位敷贴治疗贴使用方便,早期预防,减少或避免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心慌、气急、以及心肌梗塞,在临床运用时未发现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沈雪勇,经络腧穴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第一版.73.92.154.229.
  [2]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华内科杂志,1981,20(4):254.
  [3]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04
  [4]虞金龙,穴位敷贴治疗贴治疗心绞痛27例临床观察.中华医学与健康杂志,2006,(6):45.
  
  作者简介:陈霞(1971.1),女(汉族),上海市芷江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社区医疗、保健、康复等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8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