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运动障碍的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寻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康复训练组、康复训练组,每组25例。每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临床疗效评价、Fugl Meyer(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BI)为观察指标进行康复学评定。结果 针康组有效率为92%,优于康复组的76%,各组治疗后FMA、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均P<0.001)。结论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是目前治疗脑卒中的高效率治疗途径之一。
  【关键词】 针刺疗法;康复疗法;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9-1002-02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据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每年死于脑卒中者约130万,存活者中约75%致残,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早期积极、正确的康复治疗,将使80%的患者的功能明显改善[1]。针灸治疗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已经成为脑卒中综合治疗方法中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它对促进患者受损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缺乏统一评价标准[2]。随着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脑卒中康复已成为康复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康复训练的介入可有效降低致残率。本研究把传统中医学的针刺方法与现代康复技术结合起来,采用康复学方法评定,开展中西医结合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障碍有效性的优化方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均来源于2009年1月-2010年6月无锡市梓旺康复院康复科病房。选择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针刺加康复训练组(针康组)、康复训练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诊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3]。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4]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②发病在1个月之内伴有单侧肢体功能障碍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大于或等于10分;③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伴有其他外伤者,③生命体征不稳定、意识障碍者;④有严重的心肾及感染性疾病者;⑤拒绝康复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康复组
  运用神经发育疗法如Bobath、Brunnstrom、Rood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进行功能康复训练。
  软瘫期:加强护理,使患肢处于正确位置,采用抗痉挛体位,定时变换体位,同时鼓励患者利用健肢带动患肢在床上进行关节的被动运动,训练桥式运动、夹腿运动、自助上肢伸展和伸屈肘训练,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加强非受累侧肢体的活动。
  痉挛期:采用肌力训练、平衡训练、肌张力的控制治疗,强化对肩、肘、髋、膝的控制,配合中医的康复按摩,缓解关节、肌肉的痉挛,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恢复期:指导患者进行更具选择性的主动运动和以功能为导向的训练,如坐位、站位平衡训练、实用步行训练、上下楼梯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2.2 针康组
  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两组康复训练方法相同。
  软瘫期:以“治痿独取阳明”为原则,取手足阳明经腧穴和夹脊穴为主,每次选取针刺穴位“足临泣、阳辅、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悬钟、合谷、外关透内关,曲池、尺泽”,针具选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华佗牌针灸针,规格:0.30mm×40mm毫针,常规消毒后,按上述穴位快速进针,提插捻转后,留针30min,每日一次,周日休息养针,同时辅以电针中等刺激量,时间20min。针刺结束后即刻参加现代康复训练。
  痉挛期:以头针治疗为主,为防止在痉挛期针刺上下肢穴位后加重肌痉挛,故只选取头针治疗。针刺时选取活动区(即顶颞前斜线)和感觉区(即顶颞后斜线),采用沿线透刺,针体与皮肤呈15°角,针刺后捻转,留针30min,每日一次,每周日休息。
  恢复期:在针刺过程中根据针刺疗效的反应以寻找最佳有效穴位,并调整针刺量的大小,紧密结合肢体康复锻炼,进行针刺后运动,再针刺、再运动的方法。
  2组患者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统计。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评定:参见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5],根据神经基本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及病残程度进行评定。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
  (2)患肢运动功能评定 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6]评定运动障碍严重程度,即运动评分<50分为严重运动障碍;运动评分在50-84分为明显运动障碍;运动评分在85-95分为中度运动障碍;运动评分在96-99分为轻度运动障碍;100分为运动功能正常。
  (3)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 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7],100分者,日常生活活动自理;60分以上者为良,生活基本自理;60-40分者为中度残疾,有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40-20分者为重度残疾,生活依赖明显;20分以下者为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
  3.2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组内治疗前后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c2检验。以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1)各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2)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各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
  
  与康复组比较:1)P<0.001;组内治疗前后比较:2)3)P<0.001
  由表3可知,各组患者治疗前患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t针康组=32.0, t康复组=23.99,均P<0.001)。与康复组比较,针康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亦有明显改善(t=5.51,P<0.001)说明针康组与康复组均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患肢运动功能,而针康组又明显优于康复组。
  (3)各组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比较(见表4)
  表4 各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比较(±s)
  
  与康复组比较:1)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2)3)P<0.001
  由表4可知,各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均有明显改善(t针康组=21.22,t康复组=18.78,均P<0.001)。与康复组比较,针康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亦有明显改善(t=2.58,P<0.05)说明针康组与康复组均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患肢运动功能,而针康组又明显优于康复组。

  4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全球性的人类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大力提高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治疗水平,最大限度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首要任务。现代医学主张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处理应当与急性期的医学处理同步开始,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按脑卒中康复分期进行不同的针刺法,是现代康复治疗与中国传统康复治疗相结合的一项探索[8]。脑卒中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在结构上或功能上具有重新组织能力,早期接受及时的康复训练,可实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重塑[9]。华佗夹脊能调整躯体神经功能,加强了刺激能量的激发和信息传递,加快修复和重建受损的神经反射通路,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针灸和康复治疗可以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在脑血管意外康复治疗效果上有明显提高。本方案运用祖国传统的针刺疗法配合现代康复医学肢体功能训练,能显著增强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脑卒中患者错误运动模式,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与其他康复治疗方法相比,本方案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励建安.社区康复[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80.
  [2] 常静玲,高颖.中风失语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中国针灸,2006,26(10):749-752.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4]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5):312.
  [5]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6] Fugl-Meyer,JasskoL,EymanI,etal.Thepost-strokehemiplegicpatient:amethodforphysicalperformance[J].ScandJRehabilMed,1975,7(1):13-31.
  [7] 励建安.社区康复[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64.
  [8] 郭元琦,陈丽仪,张洪来.分期整体针灸法-脑卒中偏瘫现代康复的新途径[J].现代康复,2001,5(3):124.
  [9] 张慧敏.头穴丛刺结合言语康复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临床研究[J].针刺研究,2007,32(3):190-1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85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