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2-0148-01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期的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诊断并治疗的480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共240例,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对照组共240例,只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及出院指导。共观察12周,观察二组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可以提高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关键词】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护理;生活质量
脑梗死临床常见,虽然用于治疗的药物较多,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1]。本文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并探讨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差别,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帮助。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480例脑梗死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2];②临床随访资料完整;③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排除标准:①近三个月手术的患者;②近三个月服用精神类药物的患者;③合并其它严重内脏器官疾病的患者;④早期贫困且未完成治疗自动出院的患者。本组中男性280例,女性200例,年龄41-76岁,平均56.2岁。依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240例,其中男122例,女性118例,年龄41-73岁,平均55.2岁。对照组共240例,其中男138例,女102例,年龄41-73岁,平均57.2岁。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发病时间、病程及文化程度等相关因素的比较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康复治疗及护理的内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发病2周内进行康复治疗,出院后持续进行,共进行12周。具体内容:①加强患者的心理调整:遵循个体化、针对性的原则,从心理上关心、体贴、鼓励病人,使其树立信心,安心治疗,激励患者树立乐观情绪,面对现实树立长期康复训练的信心。②功能训练:保持良好姿位,防止对抗痉挛模式出现和发展;被动关节活动,以不引起关节疼痛为原则;主动运动出现后,逐渐强化主动运动,并开始床上翻身、移位训练,患侧负重训练;站立训练的时间要逐渐延长,并逐渐学会独立行走,注意自更能力的练习[3]。③理疗:应用感应电、中频脉冲电刺激患侧上肢伸肌、下肢屈肌,以对抗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痉挛,对足下垂的患者,用感应电刺激胫前肌,以产生踝背伸动作。每次半小时,每周3次。④针灸: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为主,针刺曲池、合谷、足三里、外关等穴,每次半小时,每周3次。注意事项:运动疗法中避免暴力,家属适当保护。
1.3 评分方法:神经功能评分应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2],应用BI进行评定。生活质量的评价参考美国医学研究所研制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定,其方法是根据各条目不同的权重,计算每个维度中各条目积分之和,得到8个维度的粗得分,再将粗积分转换为0-100的终得分,得分高说明生活质量好,生活质量的评价在干预完成后1-5天进行随访综合测试,在评定过程中统一指导语,由被调查对象独立完成。
1.4 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中定量资料应用SAS 6.12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疗效的比较:二组患者于治疗12周后进行观察,观察组共228例完成治疗及随访,对照组共224例完成治疗及随访。由表1可知,观察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即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后BI评分的比较()
3 讨论
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后的后遗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进而使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给早期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4]。脑梗死患者常有不同的认知、情感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5]。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是是临床治疗的延续,早期康复治疗时对患者肢体进行按摩,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肿胀,缓解疼痛,预防褥疮及静脉炎,促进患肢功能恢复。而且早期康复治疗中重视患者心理因素,使患者在情绪、情感方面有了较大的心理变化,使患者得到尊重、信任和关怀。生活质量是指个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下,与个体目标、期望、标准及所关心事物有关的生存状况体验[6],生活质量是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现代健康观的需要而产生的新一代健康指标,已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临床研究[7]。本文结果显示早期康复疗法能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应积极开展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架起了医院与早期的桥梁,避免了从医院过度到早期护理时出现的脱节,解决了病人出院后护理支持不足的问题。早期护理是医院整体护理的延伸,是临床护理的继续。我们也注意到,早期的亲情使患者在治疗中气氛更好,患者能更好的融入治疗中。同时,治疗时间的相对随意性及家属的鼓励,也更好的调动了患者的潜能。有观点认为早期康复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是:①经感觉的不断输入反复刺激中枢,通过潜伏通路和突触启动及轴突出芽等方式,使大脑功能重组,神经支配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从而促使脑血流量的恢复。②康复训练可提高心脏的功能,增加脑组织的血流量。③康复训练可促进血液循环,提供了机体修复所需的营养物质,对促进患者恢复有重要价值[8]。
总之,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可以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莉萍.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J]. 现代临床医学, 2009, 35(6): 473-474.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996, 29(6): 381-383.
[3] 王海英, 王宏兰. 脑梗死早期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J]. 中外医疗, 2009, 17: 58.
[4] 孙宝红, 张俊红, 尚茜. 早期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 9(4): 80.
[5] 张付英.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病人康复效果的促进作用[J].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5, 8(2): 96.
[6] 庞久玲, 肖红双, 刘悦. 护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J]. 2009, 29(18): 2389.
[7] 许红敏.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J]. 中外医疗, 2009, 17: 127-128.
[8] 纪祥辉.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J].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9, 29(12): 819-820.
作者单位: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十七冶医院神经内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43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