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落实校企合作 提高高职教学质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姜旭霞 成兰芳 赵燕萍

  【摘 要】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为企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近距离”就业人才,校企合作被公认为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本文就五方面谈校企合作的有效落实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教学质量
  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
  高职院校要将校企合作办学落到实处,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制定责任明确、公平合理、互赢互利的校企合作协议书
  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都是通过口头协议达成的,具有相当大的弹性,对双方均无约束力。我专业提出了建立“协议书式”校企合作办学的方案。“协议书式”校企合作就是校企双方通过签订正式合作协议书,建立一种紧密型的校企共建专业的职业教育形式。“协议书”确保校企双方:合作目标具有稳定性,着眼于双方的长远利益;合作内容具有确定性,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合作形式等方面明确无误;合作权益具有保障性,双方均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必须信守做出的承诺。这就避免了校企合作的随意性,保障了校企合作的稳定性,同时也为职业教育培养“近距离”就业的人才提供了保障。
  二、校企合作,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建共管专业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推进,原有培养模式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专业建设与发展要充分依托行业与企业,坚持工学结合、双向互动的办学机制。不仅学生的实习、实训与企业紧密结合,而且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等都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为此,我专业组建了由学校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专业建设整体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工作,确保了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紧密结合。制订了各主要教学环节的管理制度,专项研究教学工作,及时掌握教学情况,进一步加强了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企业与学校共同督导,强化对校内、校外育人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与监控,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持续提高。
  三、校企合作,共建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企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近距离”就业的人才这一目标对师资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既能够承担专业理论课教学、又能够从事专业技能训练;另一方面要求他们既要具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又要熟悉企业、熟悉企业技术及生产工艺流程、熟悉企业用工制度,具有企业技术攻关和创新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教师应该成为“双师型”教师。
  组建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努力。我专业要求所有专业课教师每年到企业实习至少一个月,主要是培养其专业实践能力并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教师本人从专业技能上更加贴近生产现场,可以对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为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改革提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另外,教师进企业也可以了解毕业学生的专业需求和企业对毕业生的新要求,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主动邀请有关企业负责人、技术专家共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担任学校就业指导顾问,开展就业咨询、就业讲座,向学生提前渗透先进的企业文化。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教学,及时将企业的技术引入到教学中,从而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
  四、校企合作,共建贴近企业实际需要的课程
  在课程建设上,基于校企合作的改革思路,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标准,聘请企业领导、技术骨干参与课程改革,对专业进行职业岗位工作分析,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即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工作项目为课程内容的载体,“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化课程。由于在实际工作中技术人员的工作任务也是按这些项目进行的,因此按这些项目组织课程内容能使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完成无缝对接,达到职业能力培养的最佳效果。
  与企业共建,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兼任实训指导教师,配套进行理论和校内外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紧贴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按照教学认知规律,形成软件仿真教学——硬件仿真教学——生产性实践教学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保障。
  五、校企合作,共建共管实习、实训基地
  职业院校要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近距离”就业人才,实训基地建设是重要环节。企业要与职业院校共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校企共建的企业生产实际环境中实习,实现学生实习实训与企业岗位的近距离对接。
  共建共管实习实训基地主要包括:由合作企业设计建设方案,并向学校提供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建立校内“教学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需要,在厂区车间内设立“生产与教学合一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企业也可以在学校建设生产性车间,即进行生产也为专业提供实习、实训教学现场;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并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
  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学校对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负责,为企业培养员工。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为学校提供实训场所或设备援助,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把校企合作落到实处,走校企紧密型产学结合之路,无论对高职人才培养,还是对企业创造财富,都将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郭胜.校企共建助推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N].中国教育报, 2007,08.
  [2]高占伟.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论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 23 (1) 15-16.
  作者简介
  姜旭霞 1975- 女,硕士,副教授,机械制造专业带头人,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与研究。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机制的研究(立项编号:11050088)的研究成果之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4704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