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综合性医院焦虑和抑郁障碍的规范诊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怡
[摘 要] 目的:让综合性医院医师更好的了解焦虑性和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及规范治疗。方法:收集2004年6月~2006年6月神经科诊为神经症的68例门诊就诊患者(男26、女42例),曾先后因头昏、头痛、失眠、心悸、胸闷、纳差、对事情缺乏兴趣、情绪低落、悲观等主要症状,进行HAD(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情绪自评量表)评分,标准如下:8~10分,为轻度障碍,11~14分为中度障碍,15~21分为重度障碍,给予舍曲林或盐酸帕罗西汀,根据轻、中、重度不同连续治疗3~6个月。结果:治疗前轻度40例、中度20例、重度8例,治疗后轻度5例、中度6例、重度6例,结论:现治疗焦虑、抑郁首选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通过影响5-HT系统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该种疾病除药物治疗外,需加强沟通,调整心态,才能早日治愈病患,以免迁延不愈,造成终身服药。
[关键词] 综合性医院;焦虑和抑郁障碍
为了让综合性医院医师更好的了解焦虑性和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及规范治疗,作者就神经内科门诊的焦虑、抑郁症患者的诊治作一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1.方法:
1.1收集2004年6月~2006年6月神经科诊为神经症的68例门诊就诊患者(男26、女42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14岁,其中46例患者曾先后因头昏、头痛、失眠、心悸、、胸闷、胸痛、腹胀、纳差、对事情缺乏兴趣、情绪低落、恐惧、悲观等主要症状,就诊过各医院的各个专科、作各种特殊检查,未经发现异常,转辗后来神经内科治疗。
1.2给予舍曲林50mg1次/日或盐酸帕罗西汀20mg1次/日,根据轻、中、重度不同连续治疗3~6个月。
1.3使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情绪自评量表(HAD)和临床总体印象(CGI)进行评定。标准如下:8~10分,为轻度障碍,11~14分为中度障碍,15~21分为重度障碍。于治疗前、治疗第0、2、4、周末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评定。
1.4统计学处理:各类及例数比较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情绪自评量表(HAD)进行前后比较
2.2治疗前轻度40例、中度20例、重度8例,治疗后轻度5例、中度6例、重度6例,另有12例因经济原因及治疗后好转未参加再次评分。
2.3副反应:本组46例患者无中断治疗者,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的副反应,仅有8例出现恶心、出汗、口干,治疗中3周及6周末复查肝、血常规、心电图均正常。
3.结论
抑郁、焦虑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有明显相关,患者家族中,与其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也越高,神经化学和心理学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脑内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功能活动降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也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应激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均可导致抑郁症的发生[1]。
现常用的抗焦虑、抑郁药:第一类,首选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通过影响5-HT系统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分五种:氟罗西汀20mg/d(包括百忧解、奥麦仑)、帕罗西汀20mg/d(塞洛特、乐友)、舍曲林50mg/d(左洛夫)、施肽普兰20mg/d(希普妙)、氟伏沙明100mg/d(兰释)。另还有SNRI制剂(如文拉法星)及ANSSN制剂(瑞美容)。少数疗效欠佳患者剂量可加倍,个别病例的剂量可更大一些,见效需2~4周,此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少而轻微,尤其是抗胆碱能及心脏的不良反应少。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厌食、便秘、腹泻、口干、震颤、失眠、焦虑及性功能障碍等,偶尔出现皮疹。第二类,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双重摄取抑制剂,起效较快对难治性病例亦有效。主要有文拉法辛剂量为75~300mg/d。第三类,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抗抑郁药,米氮平是代表药,起始剂量30mg/d,晚上顿服。第四类,三环类及四环类抗抑郁药,丙咪唪、阿米替林、多虑平是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为150~300mg/d,分2次口服,也可每晚睡前一次服,一般用药后2~4周起效。马普替林为四环抗抑郁药,其抗抑郁作用与三环类药物相似,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但起效较快(约4~7天),有效治疗制量为150~250mg/d。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3]。
本组68例经HAD评分诊为焦虑、抑郁症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文化程度高多于程度低的,而且学生、个体户发病率高,另有6例为遭遇突发事故后出现。该种疾病除药物治疗外,需加强沟通,调整心态,才能早日治愈病患,以免迁延不愈,造成终身服药。
参考文献:
[1]马欢,吴枫.抑郁性神经症.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13(1),8-9.
[2]韩勇.内源性抑郁症的病因机理及治疗,山东精神医学2006.19(1),55-56.
[3]申景进,张亚林.抑郁症患者焦虑/躯体化症状早期的变化与氟西汀疗效的相关性研究.上海精神医学,2006,18(1),14-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52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