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口腔颌面部畸形临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春力

  【摘要】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部骨折后畸形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间口腔科进行诊治的183例口腔颌面部骨折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本文对183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经过治疗后175例患者的骨折线对位对线良好,治愈率为95.6%。4例患者存在张口受限,1例患者存在口角歪斜症状,2例患者咬合关系恢复不佳,1例有唇下麻木感。未见有术后上睑下垂、下睑外翻的临床表现。结论颌面部损伤后进行开放复位及坚强内固定术是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法不但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同时对患者的创伤性降到最低值。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畸形;临床分析
  最近几年,交通及汽车领域快速发展,发生颌面部损伤的患者越来越多,因颌面部解剖结构比较复杂,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出现损伤后常常给咀嚼功能造成影响,而且出现畸形后会影响美观[1]。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我院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间口腔科进行诊治的183例口腔颌面部骨折的患者,其中122例为男性,51例为女性;年龄在15-75岁之间,平均为32.3岁;其中15例年龄在20岁以下,占8.2%;102例在20-40岁之间,占55.74%;53例在40-60岁之间,占28.96%;13例超过60岁,占7.1%。
  1.2骨折部位本文所选的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患者中,有95例患者为下颌骨骨折,占所选患者的51.91%(其中35例为颏部骨折,21例为体部骨折,20例为角部骨折,19例为髁颈部骨折);48例患者为体部骨折,占所选患者的26.23%;40例患者为颧骨骨折,占所选患者的21.86%。101例患者为单发骨折,占55.19%;82例患者为多发骨折,占44.81%。
  1.3致伤原因所选的183例颌面部损伤的患者中,131例为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伤,占71.58%,为第一损伤原因;其次36例为摔伤,占19.67%;其余16例为其他原因导致的损伤,占8.74%。
  1.4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骨折错位程度、骨折位置以及咬合的关系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其中5例患者运用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固定的保守治疗方法;178例运用开放切开复位的手术治疗方法。
  2结果
  本文所选的183例口腔颌面部受到损伤的患者中,治疗完成后对其进行9个月-4年的随访,经过X检查发现175例患者的骨折线对位对线良好,治愈率为95.6%。4例患者张口受到限制,其中3例是由于运用钢丝结扎,固定不稳出现错位现象;另外还有1例患者是由于不能配合医生的治疗。1例患者出现可口角歪斜的现象,经过6个月的神经营养治疗,未能恢复正常。1例患者有下唇麻木的感觉,主要是由于损伤了颏神经。2例患者的咬合功能不良,主要是咬合部位对位不佳。未见有术后上睑下垂、下睑外翻的临床表现。
  3讨论
  3.1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点口腔颌面部在人体上属于容易暴露的部位,受到损伤的几率相对较大。本文所选的患者中有131例是由于交通事故损伤,占71.58%。因此,由于交通事故导致的颌面部损伤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男性发生颌面部损伤的几率相对女性来说更高,这主要是因为男性在社会行为中占据着较高的主动性[2]。颌面部的骨质结构有着特殊性,出现损伤的几率并完全一致。在全身的骨质结构中,下颌骨是最复杂的骨骼之一,同时也是组成颌面部体积最大的骨骼,其位置相对突出,易受到损伤。本文的患者中有95例患者出现下颌骨损伤,占51.91%;其次为颧骨弓骨折和上颌骨骨折等。
  3.2口腔颌面部骨折的治疗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主要治疗目的是将患者的咬合关系及面部外形恢复,建立正常的咀嚼功能。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每个患者的骨折特点选择适合的手术路径以及切口形态。
  3.2.1下颌骨骨折的特点以及切口选择下颌骨的面积为两侧面中的1/3+面下1/3,其位置相对突出,出现骨折的几率相对较高。骨折多出现在下颌骨结构以及力学上相对薄弱的区域,例如正中联合部、下颌角、颏孔区以及髁突颈部。正中联合部以及颏孔区的骨折均从下颌前庭沟入路,再将颏孔区黏膜切开时,需要特别注意保护颏神经。由于颏神经有3条分支,其中有1条的位置相对较浅,本文所选的患者中有1例患者的颏神经被切断,引起出后下唇麻木感。
  3.2.2面中部骨折的特点以及手术径路①面中部的诸骨连接紧密,受到损伤后仅一处骨折的情况比较少,多出现粉碎性骨折或者联合性骨折,如果这种情况下仅行手术切开复位,很难将各骨恢复到正常解剖结构上影响患者的咬合功能。一般情况下,进行切开复位前要运用颌间牵引将咬合关系恢复到正常结构上,这样可对以后的治疗提供帮助[3]。②面中部与鼻、眼、颅底等重要器官接近,出现骨折后易导致以上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严重时甚至出现并发症,其中最多见及最严重的为颅脑损伤,要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另外,同时出现视神经损伤的患者要首先抢救视功能,最好在发病6小时内救治的效果最为理想。③面中部手术径路:低位水平的上颌骨骨折,运用上颌前庭沟切口切开复位进行固定;高位水平的上颌骨骨折,多累及到眼眶、颧骨以及鼻筛区,主要运用上颌前庭沟切口,以眉弓外、睑下缘或者眶周小切口进行辅助完成手术,这样不但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患者的损伤;较为严重的全面部骨折或者面中部骨折可运用上颌前庭沟切口或者冠状切口,这样可将颧骨、上颌骨以及眼眶的骨折线良好的修复并进行有效固定。术前要进行颌间牵引以及固定技术,这样可对咬合关系的恢复有一定帮助,内固定后短暂抵抗肌源性不良应力,这样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
  [1]石晶.口腔颌面部血管畸形动脉栓塞临床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2):69-70.
  [2]谢广伦,储勤军,孙振涛,王勇,宋进省.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在口腔颌面部手术中的应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04):58-59.
  [3]袁飞,刘银社,赵军,袁滨.3.0T并行采集MRA和MRV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05):622-6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5584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