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国电影《教父》经典镜头的视听语言读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影片《教父》根据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同名小说改编,观众可以从中看到很多关于人类社会共同的秩序和法则,这些秩序和法则内容广泛,涉及权力、利益、家族、忠诚、友谊、杀戮等等。因此,对影片极有包容量的内涵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诠释。单从电影本身的角度看,《教父》有很多元素可以写入教科书,其中包括导演,摄影,表演,美工,剪辑,音乐等几乎电影制作所有门类。特别是其中几个段落视听语言的运用更使其成为经典之作。
  [关键词] 《教父》 黑帮片 经典镜头 视所语言
  
  “从《黑社会》到《疤面人》,盗匪片已经走完了自己的兴衰历程。”[1]法国新浪潮电影之父巴赞似乎只说对了一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好莱坞商业电影在电视的冲击下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传统的黑帮片、警匪片丧失了原有的活力。美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动荡,引发了新好莱坞电影运动。犯罪片、黑帮片重新焕发了生机,一些影片开始颠覆了人们对于犯罪行为的传统道德评判,质疑了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机器执法的合理性。影片《教父》就是新好莱坞电影运动的代表作,是流畅剪辑和黑帮片的代表作。导演并没有脸谱化的将黑帮人物描写成杀气腾腾的恶霸家族,而是从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黑社会家族。于是观众们看到,原来在黑手党的家庭里,也有同样重视家庭伦理的“严父”和富有责任心的“有志青年”。黑社会家族的生活,风纪严明犹如军队,组织效率与一般的企业无异,这种对黑帮份子的突破性处理,在大大增加了本片的戏剧张力的同时,也揭露了社会存在的阴暗的一面。该片的信息量很大,难怪译者周汉林在原著译者的话中说:“《教父》通过生动的故事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起所有的政治家、政论家和一切新闻报道和起来所揭示的还要多。”[2]
  《教父》这部电影在视听语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几乎可以用完美来形容。电影史上很少有几部黑帮片能够拥有这样错综复杂的时空结构、流畅优美的剪辑方式、感伤厚重的整体氛围,这部影片是华美的、优雅的、压抑的,像芭蕾舞一样的轻灵,更多的时候又如同战争一般充满血腥、欲望、忠诚、背叛和内心痛苦。导演和编剧将一部黑手党的影片拍成了四、五十年代美国移民乃至美国人的人性记录和黑社会史诗,这一切都体现在这部影片的视听语言所具备的黑帮片特征和优美华丽的史诗风格上,成为了美国新好莱坞流畅剪辑的代表作。该片被视为黑帮片经典中的经典,许多镜头和剪辑技巧也都被后来的黑帮片所模仿。因此特选取几组具有代表性的镜头或段落具体分析《教父》的视听语言。
  
  一、开端:怀旧的光影与长镜头
  
  黑帮片极其讲究开端:泥泞的都市街道、警笛、枪声、凶杀、尖叫等元素构成了多数黑帮片的开始。《教父》则另辟蹊径,以一场盛大的婚礼作为全片的开端。正是这样的开端,造就了经典的诞生。
  在巨大的财富背后,都隐藏着罪恶。
  ――[法]巴尔扎克
  这是原著第一句话,电影《教父=池正是从第一个镜头就开始了讲述财富与罪恶。可以这样讲,《教父》通片近三个小时,每分每秒都跟暗杀、策划、追命、低债、当街行凶、横尸路口、家毁人亡等拥有直接或者间接关联。《教父》第一个段落的叙事方式,与原著几乎完全一致。这是影片的出场人物最多的一个段落。在这个长段落里,中心事件是教父维托・科里昂的女儿康妮盛大的婚礼。影片中的几乎所有人物包括科里昂家族的每个成员和一些与家族有利益关系的人都粉墨登场,而科里昂家族的地位和影响,也通过不同方式第一次传达给了观众。花园中的欢歌笑语与教父书房中昏暗阴沉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桩桩幕后的交易就是在此时进行的。
  
  这场戏里,教父的出场设计得颇具匠心,这是一个堪称经典的长达3分40秒的长镜头。影片一开始,观众首先听到的是殡仪馆老板鲍纳塞拉讲述为女儿申冤的声音。然后随着镜头的缓慢后拉,殡仪馆老板的面部特写出现在画面里。在他讲述的过程中,摄影机十分缓慢的拉镜头,用导演科波拉的话来讲“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慢的不能再慢了”,而且镜头仍然对着殡仪馆老板。镜头一直在慢慢的拉远。接着镜头一摇,教父的背影在前景里缓缓移过。在影片的前四分钟里,观众除了教父的声音以外。看不到他的脸。黑暗一角中的他一直背对观众,这个镜头中他只有一个小小的动作,他冷冷的做了一个摆幅不大的手势,随从当即为哭诉者端上一小杯红酒。在殡仪馆老板整个的叙述过程中,他自己一直是镜头里的中心人物,但是观众却能明显感到那个隐藏在黑暗中的大人物的力量,虽然他还没露面。这就是《教父》的第一个电影画面。这个长镜头,尽管流动却平稳无痕,在一个机位上持续摇移了近四分钟,一直从殡仪馆老板苦瓜脸正面摇到教父的背后。这是一个典型的主观镜头。画面始终用教父科里昂的视角审度一切。在教父背影的镜头之后是一个反打镜头。给出教父科里昂的特写,他对勃纳塞拉的恳求做出了回答。然后是一个全景镜头,展示了书房内的人和物。从这几个镜头来说,虽然不是标准的全景一正反打镜头组合,但也是好莱坞常用的剪辑手法。在教父的书房中的这组镜头,细数一下,应该是由四个机位拍摄的。摄像机始终面对人物中景,并且平视人物形象的高度,摇移切换的不动声色,镜头内部蒙太奇还是细腻有致的。
  《教父》的摄影师是戈登・威利斯,他对全片风格基调的把握十分准确,在人物刻画、场面交代和时代感再现上都有神来之笔。全片的第一组镜头很好的体现了这位摄影师对全片的理解,为全片的摄影风格确定了基调。教父维托・科里昂第一次露面时,整个背景几乎全部笼罩在黑暗中。后景的窗帘被处理得很虚。但是仍然能看到微弱的光线透过。教父的脸庞轮廓明显,但是他的眼睛被阴影遮住。他的衣服也是黑色的。几乎和背景融为一体。威利斯曾说导演要求这部影片“像戏剧性电影一样,演员在固定的画面中进进出出,镜头尽量朴实,像老电影那样。”[3]整个画面充满了神秘气氛和一种莫名的忧郁,这种影调处理对伦勃朗(Rembrandt)绘画风格的借鉴十分明显,[4]而这种风格与整部影片的怀旧与朴实的气息十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在影像的处理上,威利斯采用曝光不足的影响,风格比较暗淡。他从马龙・白兰度的头上打光,在他的眼袋下制造出阴影,效果就像帕索里尼的《乞丐》中的佛朗哥・西苏德的眼睛一样。[5][6]也难怪这一组画面看起来有一点粗糙的感觉,因为光线的暗淡让观众看不到教父的眼睛,同时这种光线也表示焦距会变短,使得演员的表演动作受到局限。迫使他们转向内心世界发展。这种表现手法很好的突出了教父的心理状态,把“老头子”的阴险、老辣表现到了极致,也呼应了那句:在巨大的财富背后,都隐藏着罪恶。使观众一见之下就对角色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产生了深刻的认识。
  
  二、发展:阴谋与暗杀――黑色片永恒 的主题
  
  《教父》全片都处于阴谋和仇杀这个主题之中,片中的经典画面不胜枚举。现特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四段杀人场景进行简要的分析。
  1、教父遇刺的那场戏,是一个著名的段落,体现出了导演出色的场面调度的能力。先是教父下车,来到街边买桔子,观众看到的是他的背影。镜头一转,街角拐弯处。两个刺客探头向这边张望了一下。镜头摇回教父身上,摄影机角度没变,但是比刚才近了一些,他有意无意地回了下头。接下来的镜头又回到街角拐弯处,观众看到的是刺客跑动的腿,这时的摄影机跟着刺客的腿向后快速移动,在紧接着两个短镜头之后,是一个俯拍的镜头,两个刺客向教父连开数枪后逃走。教父的敏锐神经和刺客的匆忙行动都充分的被表现出来。整个段落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而且镜头和景别变化富有层次,连接流畅紧凑,十分出色地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教父被枪击的过程仅用了16个镜头,而且前面有4个镜头是教父买水果,这是令人震惊的,像《克莱默夫妇》[7]里小男孩从滑梯上摔下来就用了十几个镜头的快速衔接,而《教父》里的枪杀镜头居然采用固定镜头而且镜头数量远少于观众的想象,镜头之间的衔接也不是很快,却能造成一种突如其来的冲击力。音乐没有做任何铺垫,之前是小号的演奏,从音乐的旋律上也没有即将要发生的惨剧的暗示。
  2、处决出卖教父的叛徒保利的那组镜头颇具特点。导演摒弃了常规警匪片惯用的近距离摄影和快速剪辑,相反,用全景来表现。这种手法的使用,没有刻意去强调事件,既与旁观者的视点吻合,又符合影片客观冷静的整体风格,使得这些场面显得十分具有现场感和真实感。正如法国人马赛尔・马尔丹说过的:“在一个全景中,人物有时被处理成一个渺小的形象,使人感到人物被世界所吞没。成了物的猎物,人被‘物化’了。这时,全景产生了一种相当悲观的心理格调,一种消极的道德气氛……”[8]导演采用固定机位,让观众从固定视角看到景深深处的内容:在纽约的荒郊野外。一大片高高的草丛里。汽车停在空地:克莱门萨站在画面的右边,微风中的草丛摇曳着遮挡住他的身影,使他若隐若现:画面的上方偏左是象征着和平自由的自由女神像:坐在车子后排的杀手举枪结束了保利的生命。枪声过后,出现一段轻快舒缓的音乐。如果没有发生枪杀的事件。观众一定觉得这个画面很美,甚至枪杀也是在这样“美”的环境中进行的。这就是全景的效果――观众仿佛置身事外,但是内心却被将要发生的事情牵挂着。导演运用了固定镜头加全景的手法,让这次谋杀显得那么平静与自然,甚至让人感觉到了“美”。这个段落的最后。克莱门萨那句“把枪丢了。带上面包圈”的训话也让人印象极为深刻。有节奏的枪声、轻快的音乐、轻描淡写的话语,声画对立的运用更加突出了在那个社会背景下一个人的性命是那么的无足轻重,杀一个人如同家常便饭。
  3、如果说前两个段落的暗杀是安静的,较为缓慢的,那么有黑色片史诗之称得《教父》也有一段叫人印象深刻的血腥场面。片中巴西尼对教父长子桑尼的暗杀段落,可以说是该片作为黑色暴力片最为血腥的段落。
  以上是对设计杀害桑尼这一段落的镜头分析:电话响起,孩子不断的啼哭声中,桑尼知道了妹妹康尼再次被丈夫卡洛毒打的消息,出离愤怒的他冲出了家门,驾车冲出长滩的别墅,此时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已经落入了一个使自己送命的圈套。孩子的啼哭,冲动的怒骂,不顾一切的驾车飞驰,急躁地不断鸣笛,这些都是导演为接下来的悲剧所做的铺垫,镜头语言让观众冥冥之中感觉到了凶兆。桑尼在收费站被打成了“蜂窝”,尸体还被残忍的打了数枪、头部被重重的踢了一脚。观众很难忘记这个屠杀场面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黑手党的残暴。导演和摄影师一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这个暴力场面详细化、准确化:子弹怎么射进人体,在演员身体中爆炸,一切看起来都很真实。
  收费站的阴谋一段是导演科波拉向著名的60年代好莱坞警匪片《邦尼和克莱德》[9]的致敬,他模仿了此片的两位主人公光天化日下被叛徒出卖并在车中被乱枪打死的情境,收费站阴谋杀人的经典场景将暴力片带向了一个新的高度。[10]在这个段落中,导演将镜头语言发挥到了极致,一方面以桑尼的视线为轴。使用正反打镜头,清晰地交待了桑尼被残酷杀害的镜头,十分具有层次感:另一方面用流畅的剪辑技巧将暴力恐怖的气氛渲染的如此生动,突出了主题的同时让观众大呼过瘾。
  4、全片1小时15分,迈克尔在酒馆杀死仇家的段落是全片的转折,也是迈克尔・科里昂命运的转折点:迈克尔走进厕所拿枪,餐厅里两人的反映,运用交叉蒙太奇,迈克尔从厕所里走出来到杀完人仅用了13个镜头。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在他举枪之前用了推镜头。这个主观镜头使人们走进他的主观意识,迈克尔从一个不喜好黑帮斗争的人到变成教父,这是关键的一场戏,所以导演运用了大量能表现迈克尔主观意识的手法。导演还在声音上进行了特殊处理。如加入了渐响的地铁的喧嚣刺耳之声,刀叉碰撞餐盘的声音也被刻意放大。这些都为了突出迈克尔杀人前紧张复杂的心理活动。开枪时用了几个近景镜头的叠加,发射的子弹数量并不多(3发),但多让观众注意的是迈克尔的反应。在说话进行中实施的枪杀,并不像一些影片中人物举起枪,让观众等着开枪的那一刻。导演加入了“低顶棚”,也可称为电影中的第五面墙,这使得原本紧张的气氛变得恐怖和血腥。这一切都是导演的精心安排,其实之前的那么多渲染,已用镜头语言告诉了观众“迈克尔要开枪了”,在潜意识里刺激观众,而不是单纯上是视觉刺激,这是意识中的暴力。抽水马桶里藏枪的手法在以后的电影里经常被引用。
  
  三、高潮与结局:命运的轮回
  
  影片的高潮部分――洗礼,采用了平行蒙太奇的剪辑方式,迈克尔操纵的暗杀与洗礼过程同时进行:迈克尔参加妹妹的孩子的洗礼仪式,与此同时,血洗纽约黑帮另外五大家族首领的行动也正在进行中。当神父问:“迈克尔,你相信神造世界吗?你相信耶稣是唯一的神子吗?你相信圣灵和教会吗?”迈克尔回答:“我相信。”画面从圣洁的教堂和纯洁无知的婴儿切换成了凶恶的杀手和黑色的枪。暗杀即将展开。随后剧情开始进入高潮,管风琴的音乐声、婴儿的哭叫声和杀手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神父问:“迈克尔,你排斥魔鬼吗?以及一切罪恶行为和一切诱惑?”这时五位首领分别被残忍地杀害,画面不断地切换,而镜头另一端的迈克尔则回答:“是的。”这揭示了迈克尔从一个不愿参与“家事”的爱国青年到表里不一、草菅人命的教父的完全转变。而且我觉得之所以选择在洗礼时如此安排,用再多的暖色光打到婴孩的脸上也都是表面的象征,导演真正想表达的是命运的轮回和家族的传承:老教父的命运如此,迈克尔的命运如此。婴孩早晚有一天也会如此。
  导演选择用书房房门的关闭作为全片最后一个镜头,为的是让观众明白“人走过来了就再也回不去了”这个道理。这是一种没有退路的改变,一种人性的转变。是一种轮回。这种含蓄的结尾也为后来拍摄续集做出了铺垫。
  在美国电影学院公布的2007年新评选的百部经典电影排名中,弗朗西斯・科波拉执导的影片《教父》名列第二位,这足以显示该片在美国电影史乃至世界电影史中的地位。[11]《教父》在视听语言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不是几千字就能说明的,它的许多经典镜头成了黑帮片和其它片种模仿的对象。正是以《教父》为开端,意大利黑帮题材的电影逐渐在好莱坞流行起来,也使得这个题材受到重视,很多导演也都开始了相似题材的拍摄。在科波拉之后。马丁・斯科塞斯拍摄了大量意大利裔题材的影片,如《穷街陋巷》、《好家伙》、《愤怒的公牛》,还有塞尔乔・莱翁内导演的《美国往事》等,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总之,《教父》华丽流畅的剪辑风格,细腻优美的影调,演员令人叫绝的演出配上时而欢快、时而伤感、时而惊悚的音乐,使这部电影看起来不像是一部描写黑帮犯罪和复仇的黑色电影,而更像是一部缅怀战后美国生活的怀旧片,一部讲述意大利移民的家族史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86136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