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滨州市强筋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现状及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滨州市作为全国粮食加工强市,立足于该市实际,探索走优质、高效、品牌化的小麦种植发展道路。本文介绍了滨州市粮食发展现状和发展强筋优质麦产业的优势,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强筋优质麦;优势;问题;建议;山东滨州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4-0036-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面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强筋优质小麦的需求越来越大。滨州市作为全国粮食加工强市,立足于该市实际,探索走优质、高效、品牌化的小麦种植发展道路。
  1    滨州市粮食发展现状
  1.1    粮食生产现状
  滨州市农作物种植面积常年在62.67万hm2左右,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瓜菜、豆类及部分小杂粮等作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在44.67万hm2左右,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70%,年产量310万t。种植品种以小麦、玉米为主(占粮食种植面积的99%以上),年产量307万t左右,水稻、豆类、小杂粮等规模较小,产出量少。
  目前,我国北方居民的口糧以小麦为主,玉米主要用于饲料、淀粉的加工。滨州市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在22万hm2左右,产量6 600 kg/hm2左右,总产量在140万t以上,单产水平居于全省前列,总产处于全省的平均水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面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强筋优质麦的需求越来越大(强筋优质麦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强度强、延伸性好),种植面积增长迅速。目前,滨州市强筋优质麦种植面积在5.33万hm2左右,总产量40万t左右,种植基地面积大且集中连片,建立了滨城(包括开发、高新)2万hm2、邹平2万hm2及博兴、阳信的强筋优质麦种植基地,形成了“粮食加工企业+基地+农户”的强筋优质麦订单农业发展格局,强筋优质麦产业发展水平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1.2    小麦加工企业现状
  滨州市小麦加工行业发展迅速,近年来一直处于全省领先行列。现有小麦加工企业数量60家,小麦年加工能力逾210万t。其中,全国农产品加工类示范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20家。以滨城、惠民、阳信三县区小麦精深加工为主体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粮油深加工产业群已经形成。其中,滨城中裕面粉、阳信玉杰面粉、阳信利民粮油等加工强筋麦产品为主的企业已成为滨州市小麦加工企业的领头羊,3家企业小麦加工量占全市总量的52%,强筋麦产品加工量占全市的90%以上[1]。
  目前,滨州市的加工企业产品已由原来的以生产小麦标准粉为主,发展到生产特制粉、专用粉、面条、馒头等十几个品种。产品也由原来以内销为主走向全国,年销售量在120万t左右,其中外销京津冀数量逾50万t(所生产的强筋麦产品深受京津冀地区居民欢迎,占销量的60%以上),销售的品种以高筋粉、面条为主。
  2    发展强筋优质麦产业的优势
  2.1    具有区域种植优势
  滨州市地处种植强筋小麦生态条件最适宜地区,气候温和、光热资源较丰富,是我国单产水平较高的小麦主产区和强筋小麦品质形成优质地区,所种植的品种(师栾02-1、济南17)产量高、品质好,可代替进口强筋麦,适合粮食深加工。
  2.2    农民种植积极性高,区域化种植已成规模,小麦的品质和供给有保障
  目前,滨州市的强筋麦种植主要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模式,企业以高于普通麦0.2~0.3元/kg的价格进行收购,农户收益高,有种植积极性。同时,种植区域集中连片,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分散种植,小麦品质更有保证。
  2.3    产业化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重点龙头企业初具规模,市场竞争力强
  目前,滨州市粮食加工企业无论在加工、销售等方面均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形成了滨城、惠民、阳信区域化小麦深加工产业群,生产、收储、加工、物流、销售的产业化构架较为成熟。以生产强筋优质麦产品为特色的加工企业迅速壮大,已经培育出类似“中裕面粉”这样体量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全国小麦粉加工50强企业(年小麦加工量100万t),所生产的“中裕”产品在京津冀市场供不应求。
  2.4    交通区位优势
  滨州市地处山东北部,是进出京津冀的北大门,交通便利,相对于烟台、潍坊、临沂、淄博、济宁等强筋麦产区物流运输成本低[2-3]。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水平低
  滨州市强筋优质小麦种植以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这种生产方式导致优质小麦的配套增产栽培技术落实效率差,种植水平参差不齐,生产的优质麦品质和产量不高。   3.2    强筋优质麦品种研发滞后,品种数量相对不足
  目前,山东省推广的强筋优质麦品种仅有5个,适合滨州市种植的以师栾02-1和济南17为主,全部为引进品种,并且种植多年,品种的可选择性少,不利于大面积推广。
  3.3    种植存在盲目性,缺乏统一的种植区划
  由于滨州市各县区的土壤类型、水肥条件等存在差异,并非所有的县区都适宜生产强筋小麦,需要进行优势区域划分,但滨州市还没有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在没有科学的规划指导下,种植存在盲目性,难以建立起稳固的优质麦生产基地。同时,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需要做到“良种良法”配套,但目前针对不同品种在不同地区的种植,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人们往往盲目追求产量而一味增加氮肥的施用量,造成优质专用小麦在不同年份或同一年份不同地区品质的差异和不稳定。
  4    建议
  4.1    加强科研体系建设,加大强筋小麦品种研发力度
  政府应加强小麦科研体系建设扶持力度,保持小麦育种机构和人员的相对稳定。依托滨州市现有的小麦研发资源,成立联合攻关课题组,整合育种资源,重点解决优质专用小麦品质水平不高和品种数量不足等问题,采取自育、引进相结合等多种途径,快出、多出新优品种。
  4.2    制定种植区划,实现标准化生产
  结合土壤类型、水肥条件和多年气象资料,建立全市的强筋麦种植区划。打破区域限制,划定分品种种植规划带,依托龙头企业,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基地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加快全市强筋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4.3    出台优惠政策,扶强扶优,加快小麦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步伐
  小麦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是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如果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优质专用小麦就不能实现产销衔接和优质优价,因而也就不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形成生产基地并保证一定规模。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是促进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的当务之急。对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在资金、运输、税收等方面政府应给予扶持,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其发展[4]。
  4.4    着力搞好品牌建设
  要帮助企业做好创建品牌、宣传品牌、维护品牌的文章,逐步使当地的面粉企业走出去,培育一批质量好、品牌美誉度高的企业,通过品牌带动滨州市优质小麦的产业化发展。
  5    参考文献
  [1] 郑久明,李强,王宇.优质强筋麦在宝坻区的种植与发展[J].天津农林科技,2015(增刊1):22-23.
  [2] 侯程,周晓栋,魏豪杰,等.藁优系列强筋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现代农村科技,2019(11):85-86.
  [3] 何中虎,庄巧生,程顺和,等.中国小麦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J].农学学报,2018,8(1):99-106.
  [4] 王东,鞠正春.山东小麦生产发展潜力分析[J].山东農业科学,2013,45(12):99-1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521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