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全过程体验的《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史永 时翔 查志琴 何中胜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融合发展,移动应用开发类课程已经不再局限于面向计算机类专业开设,具有更加广泛的专业背景和不同能力的受众,如何提高课堂效果是提升学习效率的重中之重。该文提出了以强化体验为手段的《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模式,讨论了与之配套的教学资源分类、课程过程分类及课程考核方法,使得学生从选课、备课、授课、考核等过程全员参与,深刻体验。课堂实践表明,该文所提方法具有良好授课效果。
  关键词:移动应用开发;体验;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08-0144-02
  1 概述
  自2007年谷歌Android系统开源以来,国内移动互联网、移动应用开发教育迅速普及;特别是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理念与教学实践深入融合,使得《移动应用开发》课程创新创业特色、应用型的课程本质得到了加强(1-2]。然而,随着移动应用平台微信小程序、小游戏、抖音小程序等流行,给传统android课程案例及常规教学模式带来严重挑战[3-4];移动应用开发课程受众对象不再局限于专业及专业基础,具有了非工科、跨专业等特点。因此,提高课程教与学的效率成了提升课程教学成果的关键。
  本文设计了以加强学习体验、实现个性化教学为目标的课程模式[5-6],讨论了其中的选课、上课、评价等关键技术问题,经过面向通信、计算机、软件、GIS等专业不同开课,以及开设就业培训班等,取得了良好课程效果。
  2 全过程体验课程模式
  体验式教学法强调互动的教学形式,重视师生的双边双向交互[7]。由于工程类及非工程类专业背景不同,本模式在学生选课、教与学过程、课程评价评比等教学环节人手,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并进一步挖掘和体现参与体验的价值,在教学资源更新,教学模式优化更新等环节体现交互学生的贡献,如图1所示。
  如图l所示,整体教学模式具有如下步骤:
  (1)学生选课需要明确课程资源、教学方法及课程评价方法的分类;然后依据个人兴趣选定课程资源及相应方法,生成学习计划(如表1);
  (2)根据学习计划,课程编排系统统筹整体选课情况,综合课程排课、选课數量与冲突等信息,综合排定课程表。其中教学资源库是教学资源的集合,个人资源库是依据教学计划所学的资源信息;
  (3)教学过程严格课堂考勤,执行排课表和学习计划,并和学习评价对照;期间支持多种方式互动,从而有助完善和优化课题教学;
  (4)课程评价重视教与学过程评价,体现参与体验的价值,如公式1所示。
  3 全过程体验课程设计
  3.1 分类管理
  以资源分类,教学方法分类,教学评价分类等分类管理作为体验定制的基础。教学资源分类包含必选资源和限选资源两类,其中必选资源面向android系统四大组件技术群(Activity、Broadcast Receiver、Service、Content Provider),每个技术群将包括课件、作业及2-5个项目实例;限选资源是必选资源的补充和扩展,包括面向微信、抖音、小游戏等小程序技术群。
  每类资源对应固定的教学方式(如理论教学、翻转课堂、现场考查等),及对应固定的上课时间(时间粒度为5分钟)。每种教学方式也对应固定的评价方法,作为评价体系的组成部分,比如翻转课堂获得10%的加分等。
  经学生选课后,后台生成的个人教学计划如下表所示:
  3.2 排课竞争和冲突
  本课程模式中,教学资源、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时间安排等要素间关系是配对的(如表1),往往导致学生选课计划会发生冲突。
  在课表的编排中,采用限选的方式来解决冲突,如图2所示。必选资源按照一定比例分配来验收,如20%学生去演示自己的项目;80%学生在课堂现场演示验收;自选资源评价由学生自由选择,图中视频验收指学生按照评价标准独立录制项目演示过程参加验收。
  3.3 课程评价
  采用贴近企业考核员工的考核方法,全面、恰当的考核学生,明确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和贡献,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模式课程评价包含作业、案例以及考勤信息等客观信息,如公式1所示。
  课程总评=∑必选资源基本分*a+∑限选资源基本分*b
  +∑课堂考勤*c
  (公式1)
  式(1)中,a、b为教学方法的加分系数(如表1所示);c为课堂考勤的减分总和。
  式中资源作业/案例的评价参考有三点:(1)界面和给定设计契合度。(2)效果演示和讲解。(3)测试数据和流程处理。 具体考评分来自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加权评价后作为资源得分。式中考勤得分,指借助智能手机等考勤手段,实现区分迟到、旷课、逃课、早退等模式,实现全过程考勤,如表2所示。
  4 课堂实施和总结
  本教学模式已经顺利开展了四学年,服务本科学生200多人,服务就业培训班学员50余人,具体开课情况如下表所示。
  通过课程教学,使得各专业、各技术层面的学生都会有所收获。毕业及培训结业的学生到相关网络公司应聘面试后,都顺利通过了企业人职考试及培训考核,成功就业。在创新创业方面,由史永老师课题组指导“室内定位应用”团队获得了2018年江苏省创青春比赛银奖,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课题,并以优秀结题。
  参考文献:
  [1]张峰,仇丽青,赵卫东.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教学改革[J].软件工程,2018,21(9):57-59.
  [2]许振龙.项目+创新模块Android课程构建,改革创新,2018(10):42-44.
  [3]雷予斯,周珂珂,琚小明.Android课程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Jl.计算机教育,2016(11):131-133.
  [4]骆嘉伟,李玮,殷樱.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l.计算机教育,2016(3):136-138.
  [5]刘东升,徐建成,居里锴,等.基于现代企业角色体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l.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5):150-153.
  [6]姚晓峰,庞美玉,武利秀.应用型本科《Android平台移动开发技术》教学改革与探索,科教之窗,2019(6):135-137.
  [7]唐剑梅.“移动互联高级应用开发”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3):24-26.
  【通联编辑:王力】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江苏省产学研项目(F220190050)资助;常州科技计划项目(CE20175023);常州工学院重点项目(YN1726)资助
  作者简介:史水(1977-),男,山东滕州人,通讯作者,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室内定位与智能位置服务;时翔(1973-),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微波技术与遥感;查志琴(1968-),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室内定位与智能位置服务;何中胜(1975-),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室内定位与智能位置服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005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