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油层物理》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单秀华

  摘  要: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走入高职课堂。该文在充分分析油层物理课程特点及授课现状基础上,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油层物理的课程建设,并提出“课前、课中、课后”的课程建设思路,同时以小节案例展示了课程建设情况,分析了授课效果。可以看出,混合式教学手段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多元化的过程性考核更加科学合理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学做合一。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  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模式  油层物理  课程建设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education",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 of "online + offline" is gradually introduced into the classroo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full analysis based on reservoir physics cours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status quo, discusses the hybrid teaching mode reservoir physic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in the class before class, after class "course construction train of thought, at the same time to section example demonstrate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alyzes the teaching effect,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hybrid, greatly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of process evaluation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luralism reflect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learning to do one.
  Key Words: Internet+education; Online+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l; Reservoir physic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隨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最初的微课向微课堂向翻转课堂向混合式课堂再到在线开放课程逐渐递进,而目前走在教学课堂前沿的即为混合式教学[1]。所谓混合式教学,即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教师可以发起“线上”资源,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上通过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组织“线下”教学。“线上+线下”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该文针对《油层物理》课程特点,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油层物理的课程建设,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教学合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学生学习的效果。
  1  课程特点
  1.1 教学内容繁杂抽象,重难点较多
  油层物理课程是高职类石油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内容涉及化学、高等数学、力学等多门学科,且章节之间知识体系独立、知识点抽象,概念较多,推导题、计算题较难[2,3]。且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仅凭个人理解确定重难点,缺乏较好的学情分析,学生学的认真,但知识体系混乱、模糊、难懂,对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高职类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门“天书”类的课程。
  1.2 教学手段传统,缺乏创新
  目前很多高校“互联网+教育”处于起步阶段,教师与学生对于新生教学手段都在一个适应认识过程,甚至有的老师仍处于旁观边缘,尤其是老教师,习惯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不再去轻易改变,仍然从事着原有PPT展示手段,教学课堂甚至缺乏互动、讨论、交流,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较少,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创新不够。
  1.3 考核方式单一,有失科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对于学生的考核主要集中在期末纸质考试,对于学生日常学习情况不能严格考核,有的学生平时不听课,期末可以临时抱佛脚一样可以取得高分,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存在期末“一锤定音”的情况,教学效果不理想,对于学生的考核方法也有失科学。
  2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油层物理课程中的应用
  2.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建设思路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准确把握教师“教”与学生“学”两条主线,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将整个教学过程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如图1所示,课前,教师推送教学资源、发布测试题及任务清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并完成测试。教师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整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确定重难点,调整课堂内容。课上,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教师解决课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课堂活动,并利用头脑风暴等教学方法,增加课堂趣味性;学生针对问题,认真学习,完成课堂任务。课后,学生完成线上作业及测试,巩固知识。教师完成作业批改,通过作业和测试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反馈,最终完成该单元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实现学做合一。   2.2 以教学案例展示课程建设过程
  课程展示选取教材中的第三章第一节储层岩石中流体的界面张力与吸附,知识内容包括界面能、比界面能、界面张力、吸附等,共2课时。
  (1)课前。教师通过蓝墨云班课上传视频、网页链接、学习资料供大家参考学习如图2所示,学生可通过视频、网页链接了解生活中的界面张力现象,由这些奇妙的小现象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界面张力的兴趣,教师发起小组讨论及课前测试,了解同学们对课前资源的学习情况,并通过测试查找问题,重新调整重难点,为课中学习做好准备。
  (2)课中。教师运用班课进行签到,总结课前预习,由课前测试及小组讨论存在问题以问题导向法引入该节课教学内容,运用图片示意图,解释分子受力不平衡原因,从而引入界面能定义,运用小组讨论法讨论何为比界面能从而总结界面张力定义,化解重点;运用课堂表现法、Flash动画启发式引导学生学习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的吸附;运用头脑风暴法“为何洗衣液能把衣服上的油污洗下来?”总结界面吸附与界面张力之间的关系,化解难点;通过头脑风暴的总结由生活中的现象引入地下原油提高采收率加入表面活性剂的原因,从而总结界面张力在原油开采中的应用。
  (3)课后。通过推送测试题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同时针对学生完成情况在班课中的答疑讨论组展开汇报讨论,让同学们及时了解所学情况,互相学习,强调重难点、巩固知识。教师通过班课后台大数据及时查看学生获得经验值情况,及時调整推送资源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真正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目的。
  3  教学效果
  蓝墨云班课作为油层物理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课前上传视频、链接、Flash动画演示等资源起到很好的预习效果;课中课堂讨论及头脑风暴等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现了过程性考核,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油层物理课程建设中的应用,彻底改变了教师“填鸭式”教学的传统授课模式,学生可以全过程参与学习过程,并通过实时课堂讨论、头脑风暴等丰富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过程性考核,且通过过程性考核及时掌握重难点,有效地及时地调整授课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反馈,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实现学做合一。
  参考文献
  [1] 唐海风.基于SPOC的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智库时代,2019(45):98-99.
  [2] 魏兵.多层次“静+动”教学方法在油层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9(5):57-60.
  [3] 郭瑾.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油层物理》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19(10):133-135.
  [4] 张园,张盼盼.基于“雨课堂”的油层物理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1):142-1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593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