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教育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现状及培养途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现状,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 并结合高职教育实践,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核心能力 现状 途径
  
  当今社会,社会产业结构不断变化,职业岗位变动日益增加,知识技术周期逐渐缩短,终身学习要求明显增强,对职业人才来说,与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创新、责任感及自我学习等综合素质是在职业生涯中求职竞争、入职发展和晋职成功的重要因素,而承载这些素质的基础就是职业核心能力,因此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中国的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高职教育更应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市场需求,探索行之有效的增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紧迫性
  现代企业最急需的是素质高、能力强、知识面广的人才,所以在招聘人才时,他们最关注的往往是“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提高”、“革新创新”等核心能力。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最受雇主欢迎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技能、 沟通能力、计算机编程技能、培训技能、理财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商业管理能力。而在我国高职教育实践中,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还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对培养职业能力缺乏全面的认识和理解,重专业技术能力培养,轻核心能力培养的情况比较突出,这主要表现在:
  1.核心能力思想认识不到位。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是指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在职业生涯中起关键作用的综合能力。它强调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起作用。它具有普适性、可迁移性、持久性、难以模仿性、整合性等特征,对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停留在基础课程教学的层面上,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项目,也未明确培养途径与方法,导致学生这些方面能力普遍较弱,而正是这种能力的缺乏,严重影响着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2.核心能力培养目标不明确。由于对核心能力的内涵的理解不够,一些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对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内容、要求、层次、形式等问题还有许多模糊认识,以致对核心能力课程没有进行系统的整合,基础课和选修课程开设的目的不明确,专业课教学中核心能力的渗透比较薄弱,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未能体现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在专业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核心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内容上缺乏有机的整合,未能有效地把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机地贯穿其中,在课堂活动的具体环节中也疏于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导致核心能力培养与专业技术教育的脱节。
  3.核心能力培养没有渗透到各个教育环节中。一些高职院校即使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到了核心能力的内容,但没有形成全方位的核心能力培养网络,仅仅是花瓶和摆设,没有渗透到如校园生活、创业活动、社会实践等各个教育环节中。
  4.实践教学没有凸显核心能力的培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实行校企合作,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而一些高职院校在实习实训方案中虽有涉及核心能力的内容,甚至地位不低,但并未真正进入教学意识中,难于在教学实践中操作,往往流于形式或口号,没有转化成实质性的教学行动。
  因此,针对目前高职教育现状,总结已有经验,开拓创新思路,更加深入地研究探索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问题即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
  1.是当今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职场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发生着变化,从重学历到重能力、重职业道德和价值观,人才的规格、内涵不断变化,日益丰富, “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和外语应用”等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忠诚、责任感、专业进取与创新、团队协作和职业规范”等职业道德、态度及其作为内核的价值观,成为现代企业、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对职业人才来说,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和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体的综合素质是在职业生涯中求职竞争、入职发展和晋职成功的重要因素。
  2.符合国际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纵观世界高等职业教育,非常注重核心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各国进行的能力本位教育改革,也越来越关注一般素质的核心能力,认为核心能力正是提高劳动者多种职业适应力的基础,也是个体继续学习的能力基础。
  3.对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既不是本科或以上教育所完成的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实践能力,更不是职业岗位需要的狭义的专业技术能力,而是针对特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必须的“全面的职业能力”,在这个能力体系中“核心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在能力本位社会中,面对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对新的职业能力的要求,将培养核心能力作为提高劳动者技术技能的新基础,是适应多种职业和职业岗位转换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要求。
  4.对反思高等职业教育有其特定的内涵与特殊的意义。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曾深刻地阐述了职业教育的育人任务,他认为职业教育“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黄炎培先生的话今天看来仍有深刻的启迪。高职教育通过核心能力的培养完成或初步完成这四方面的任务,乃是高等职业教育在新时期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完善自身功能的自觉追求。
  三、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途径
  核心能力的提升和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目前高职教育现状,结合我们所在学院的实践教学研究,探索出适合高职教育的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具体途径,完善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1.着力加强师资队伍教学观念转变。培养高职核心能力的关键在于更新教育观念,要认识到“核心能力和专业能力”是能力培养这一整体目标的两个不同方面。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市场需求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不断更新教育理论,转变执教理念,大胆地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
  2.确立明确目标,革新教学大纲,开设高职教育素质课程。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让学生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既具备高技能素养,又具备高综合素养,并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其个人价值和社会需要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综合素质教育内涵的职业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首先,我们革新必修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如:改革语言类、数学类、信息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教会学生“外语应用”、“数字应用”、“信息处理”等技能;其次,开设素质课程,如:开设《演讲与口才》、《商务礼仪》、《职业生涯设计》、《公共关系》、《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与人交流”的能力;另外,通过素质教育课程和活动课程提高学生“与人合作”、“自我提高”、“革新创新”的能力。通过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课内和课外相脱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校内和校外相隔阂的状况。

  3.在高职教育各个教育环节中渗透核心能力培养。以潜移默化为重要方式。除了开展课程改革以外,还要通过课堂教学、校园生活、创业活动、社会实践等教育环节渗透核心能力培养,形成全方位的核心能力培养网络。
  ①课堂教学。我院全面实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核心能力培养”的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方法改革,根据不同专业与课程的特点,积极探索现场教学法、同步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初步形成了“全真案例同步教学”、“分级互动教学”、“情境体验教学”为主要模式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情景贴近工作环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教学模式立足于对学生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培养,通过情景的设置,引导学生在认知中去体验、去实践,从“学会”到“会学”,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习惯、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形成与发展。
  ②校园生活。学生社团、网络生活、寝室文化、创业活动是实施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创建具有高职特点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活动,探索准社会化社团管理模式,建立适应高职学生特点的网络环境,积极创建健康文明的寝室社区,组织学生创业活动,在此引导下,锻炼核心能力。
  ③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实践是高职学生实现与社会零距离的重要途径。要在了解社会、认识职业的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4.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中强化核心能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必须是学习主体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养成,为此职业教育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其有效途径是加强校企合作,走工学结合之路。我们学院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①校园办公司。我院积极引进企业进校园,与企业合作在校内建立企业经营实体。这些公司同我院专业建设联系紧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作模式,即公司的经理和员工同时又是指导老师,公司的实际经营的业务又是教学案例和素材,做到了教学过程与公司业务进程同步。这种教学内容紧贴岗位能力的模式,真正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公司业务全过程的一致性、同步性和真实性。因此,这些公司的引进,大大地促进了我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以及电算会计专业的专业建设,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自我提高”能力。
  ②企业设课堂。我院利用行业优势,将一些专业技能课搬到企业和公司里,在基地设课堂,请企业专家授课,不仅可以使学生实地感受到企业的工作氛围及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上岗工作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分三步进行。首先,由老师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实际操作;最后,进行课程能力考核。这样,可以使学生感觉有学习的压力和目标,促使他们认真讨论和操作,从而收获很大。这种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真正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贴近岗位,培养“与人合作”、“革新创新”能力。
  ③校企合作编写特色教材。只有通过企业参与教材建设,才能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岗位能力。到目前为止,我院通过校企合作开发的教材有20余部。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为我院教材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子,校企合作开发的教材更加增强了教材对涉外人才培养要求的实用性、针对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基于职业科学的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2]吴雪萍.培养关键能力:世界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浙江大学学报.2000(06).
  [3]童山东.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深圳).2006(3).
  [4]卢晓春,阎子刚,胡昌送. 我国关键能力研究现状与趋势 [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5]张琼 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M].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12.
  课题项目: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XJK011CZJ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84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