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职业学校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职业学校家庭教育跟踪指导研究》课题组

  摘要:家庭是学生重要的成长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家庭教育情况以及学生从中形成的思想、情感和体验,是职业学校进行家庭教育跟踪指导研究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职业学校;家庭教育;调查
  作者简介:陈丹辉(1951-)女,福建省福州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高级讲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6-0055-05
  
  家庭是学生重要的成长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家庭教育情况以及学生从中形成的思想、情感和体验,是职业学校进行家庭教育跟踪指导研究的必要前提。为了填补职业学校学生家庭教育跟踪指导研究的空白,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家庭教育跟踪指导实验研究》设立了《职业学校家庭教育跟踪指导实验研究》的子课题,并于2004年9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分家长问卷调查和学生问卷调查两种。家长问卷调查的样本学校共11所,其中中专学校4所(北京市园林学校、北京市仪器仪表工业学校、北京市汽车工业学校、西安铁路运输学院);职业高中学校7所,其中地处北京市城近郊的职业高中4所(宣武区第三职业高中、海淀外语电子职业高中、海淀艺术职业学校、丰台职教中心学校),地处北京市远郊区县的职业高中3所(怀柔第一职业学校、延庆第一职业学校、顺义第一职业学校),接受调查的学生家长总计1312人。学生问卷调查的样本学校共13所,其中中专学校5所(除上述4所学校外还有北京市外贸中专学校),职高学校8所(除上述5所外还有地处石景山区的黄庄职业高中学校)。样本学校每校任选不同专业四个教学班的2004级新生作为学生样本,总计1839人。
  两种调查问卷均由课题组编制,于2004年8月中旬下发至样本学校。调查由样本学校课题小组组织在2004级新生入学时实施,时间多在8月底或9月初。调查问卷回收后由样本学校组织计算机录入,子课题组于2004年9月下旬将各样本学校的数据汇总,并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1)家长和学生问卷在对学生家庭基本情况的反映上数据相当一致,形成相互印证;(2)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由于学生的户口类型不同、家庭结构不同、家长的文化程度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本报告综合使用两种调查的数据,在反映家庭基本情况时侧重使用家长问卷的数据,在反映学生情况时侧重使用学生问卷的数据;并且对样本进行不同的分类,以便在全样本情况报告的同时通过比较反映各类样本的特点和各个分类间的关系。
  
  一、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
  
  数据的分类比较突出显示了城乡居民户口和农民户口样本之间的不同特点(见表1),:与居民户口的学生相比,农民户口的学生中男生多,年龄大的多,不是独生女子的多,住在远郊农村的多,与祖父母一起生活的多,家长为低文化程度、低收入水平的普通劳动者的多,唯有非常态家庭的比例要比城市居民户口的学生低。
  按家长文化程度进行的分类比较还反映了学生性别、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居住地与家长职业、收入之间的相关关系: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职业与收入水平相应越高,家庭的居住地越靠近城市中心区,学生为独生子女的比例越高,同时学生年龄趋低,而女生比例趋高。
  将这上述调查结果与北京市中学生的家庭概况相比较,可以认为,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在经济收入、职业、文化教育等方面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其中居住地远离城市中心区、整体生活水平在各类家庭中最低的农民家庭占近半数的比例。(见表2)表2
  
  
  二、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生活及其教育影响
  
  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家长身教、言教的形式以外,还包括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家庭劳动活动以及家庭环境气氛对孩子形成的教育,后者虽然未必是家长有意进行的教育,但它们在孩子成长中产生的实效却不可低估。本调查在涉及家庭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的有意教育的同时多方面反映了家庭对学生这种无意教育。
  (一)家庭的物质条件及教育投入
  问卷从基本信息交流设备、娱乐设施和学生学习设备条件等方面对样本学生家庭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的生活质量和教育投入的特点。
  样本学生家庭中电视、电话等基本信息交流设施拥有率均在90%以上,家用电脑拥有率超过30%;小汽车拥有率达20%;娱乐设备方面,上世纪末流行的VCD/DVD、收录机、组合音响等拥有率多在半数以上,但近年出现的录像机、MP3等现代化设备拥有率还较小;在专为学生在家学习提供的物质条件方面,专用书桌达74%,而专用书报一般在40%以下。
  比较各类设备的拥有率可以发现,在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中,家庭生活和娱乐设备的购置率(一般在半数以上)远高于学习设备的购置率(一般在40%以下)。
  由于收入水平和居住区域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的不同,不同类型学生家庭的物质条件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农民户口学生家庭的设备条件总体比城市居民户口家庭差,家长低文化的家庭比高文化家庭差,这种差距在新时兴的现代化信息、交通、娱乐设备方面更大一些。
  (二)家庭生活的教育影响
  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的物质条件较为有限,但是家庭给予学生的教育影响却不能说是低水平的。职业学校学生在家里与家长一起进行的活动有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学习交流等等多方面内容。数据显示样本家庭亲子之间经常一起“干活儿”的约占40%,经常一起处理生活事务的占60-80%,经常一起休闲娱乐的占10-40%。不同类型家庭的活动内容有所不同:农民家庭中生产劳动占53%,而城市居民家庭这一比例仅占34%;城市居民家庭外出游玩占39%,而农民家庭只占25%。有些休闲娱乐形式内容形式不很健康如“打麻将、打牌”在样本家庭总体中占14%,农民家庭比例略高于居民家庭,高文化家庭在此项上的较高比例也值得注意。学习活动在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生活中比重有限。大多数(80%)学生家长在业余时间习惯看电视。只有47%的家长习惯于读书看报,而这一习惯在居民户口家长中达65%,在农民家长中只有28%。70%以上学生认为家庭中的亲子共同活动相当频繁。
  样本学生课余在家里67%“做家务”,61%“休闲娱乐”,42%进行“课外学习”。其中农民子弟更多地承担家务劳动(高出居民子弟8个百分点),而较少休闲娱乐(低于居民子弟37个百分点);进行课外学习的仅30%,低于全体平均数11个百分点,低于居民家庭学生20个百分点。当家里有事时26%学生“经常”被家长征求处理意见,68%“偶尔”被征求意见,只有不到10%的学生从不被征求意见――其中多为家长初中以下文化的家庭(占10%以上)。
  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这些家庭活动未必是家长有意安排的教育活动,但是他们却在其中通过与家庭成员的交流,通过亲身体验,通过对成人的观察、学习和模仿养成了劳动习惯,学习了待人接物,形成了自我意识,角色自信和情感体验,完成重要的学习和发展。大多数家长认为,在自家的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处愉快,互相关心”(84%)或者虽然“关心不够”,但相处仍不失“平和”(14%)。孩子在家里对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比较关心”,“能为家人服务”(76%);“回家主动干家务活”(56.5%)。在这些方面,农村家长对学生的评价要比城市居民家长的评价更高,“为家人服务”方面高出6个百分点,而“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方面高出12个百分点。

  样本学生自己也这样表达自己的家庭生活体验:85%的学生感到“家庭成员间相处愉快,互相关心”;60%余样本学生在家庭中自认为是“被宠爱呵护的对象”(在这一点上农民户口学生并不比与居民户口学生比例低);近30%学生自认为是家庭中“能够参与议事的重要成员”,这在“家长为初中以下文化”的家庭中比例反而高一些。近60%学生认为父母是自己最信任的人(农民家庭在这一点上高于居民家庭12个百分点);10%学生甚至视父母为“最崇拜的人”。
  虽然统计数据同时表明在家庭生活影响下,样本学生中30%不能主动承担劳动,24%不能关心家人、为家人服务,近10%感到自己是家庭中“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对父母缺乏信任和亲近感――这些多发生在非常态家庭中,家长为初中以下文化的家庭次之,但是总起来看,在家庭生活中多数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角色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基本品质。
  
  三、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的有意教育
  
  (一)家庭的期望与教育态度
  当学生进入职业学校、面临新的学习时,样本家庭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普遍抱有较高期望。66%的家庭期望学生上大学甚至接受大学后教育,38%希望孩子有工作能独立生活,16%期盼孩子将来能帮助家庭改善经济状况,35%家长希望孩子至少“平平安安不给家里惹事”。不同类型的家庭中,农民家庭期望孩子升学的比例低于居民家庭15个百分点,而期望孩子日后能帮助家庭改善经济状况的高于居民家庭10个百分点;非常态家庭的期望值居于居民与农民家庭之间;对于孩子的升学,家长文化程度越高,期望值也相应越高,母亲高中以上文化的家庭期望孩子升学的比例最高达90%。与学生家庭生活的现状相比照,不难体会到家长和家庭的期望中不仅有对孩子未来的企盼,还有对家庭生存状况改善的憧憬。
  为了这样的期盼,除极少数(不足5%)的家长有意摆脱家教责任外,绝大多数家长相当重视自己的教育责任。但是,他们当中有的(近30%)过分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的(近10%)对孩子的发展要求过低,教育观念存在着一定问题。
  (二)家长的教育方法与实效
  对于家庭教育,学生普遍希望家长采用民主的方式方法,比如“给孩子讲道理”(62%)“和孩子讨论”(57%)“点到为止,听其自然”(27%)“从侧面暗示,提醒”(25%)等等,但是事实上,样本学生小时候做错了事能够得到家长“说服教育”的仅占半数,另有20%会挨打,近50%会挨骂;在家庭惩罚中,父亲动手的多些,而母亲多为唠叨。进学校以后,学生在取得了较好成绩时90%能够感受到家长的赞许和鼓励;但是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时,近40%会受到唠叨责备甚至打骂,犯错误时唠叨责备甚至打骂的更是超过40%。另外有近10%的学生表示,无论学习成绩如何父母都“无动于衷”“不闻不问”――这在非常态家庭中相对比例最高。
  在教育途径方法方面,样本家长中选择“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的只有35%,选择“对他做对了的地方及时肯定”的只有24%,选择“尽可能不让他接触不好的人或不利的事”只有21%,而看中“对他的缺点及时批评”的却有48%,通常“吃饭的时候进行教育”的占13%等等。发生矛盾冲突时,73%的家长“要求孩子必须听家长的”,35%家长力求通过其他人或其他方式解决,而8%家长企图通过家庭暴力手段解决。有近20%的家长错误地认为小孩做了错事“不用管,长大就好了”。
  种种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家长们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关注,抱有殷切期望并力图教育帮助,但是许多家长长期采取的方式方法却缺乏科学性,简单而粗暴。因而,取得的管教效果比较有限,亲子之间的沟通并不顺畅。数据反映,样本学生中有30%不愿意把学校的情况说给家长听,其中10%的学生“回家就自己呆着,不太与家长说话”,甚至“不能问,一问就顶牛”。对于家庭的期望,只有22%的学生表示完全认同,47%只是基本认同,另有21%学生不认同或不很认同(其中非常态家庭学生占比例最大),近10%的学生则以“没想过”表现出对家庭期望的漠然(其中非常态家庭学生占最大比例)。有17%的学生明确表示“家长管不了我”(其中非常态家庭所占比例最高)。这种亲子沟通不畅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的继续展开和取得实效。
  (三)家庭教育的困惑
  职业学校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问题。绝大多数样本学生感到家庭生活和睦愉快,感到自己被关爱,感到父母值得信任,是因为在家庭生活中时时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被爱护、被教养,学生从这些关注、爱护、教养中获得了归属感和安全感。但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学生需要的教育内容让家长越来越难以应付了。家庭教育的问题不仅在家庭中导致了亲子之间的矛盾,而且导致了家长之间的矛盾,甚至整个家庭矛盾。
  调查显示,当前学生感到家长关注和监控并与之形成矛盾的问题主要有学习(52%),花钱(29%)、上网(22%)、业余爱好(22%)、交友(20%)、交异性朋友(18%)、做家务(13%)等等。各类家庭在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上不分伯仲,只是关注的重点各有不同:居民家庭亲子间在学生的学习问题上矛盾更多,低文化低收入家庭“花钱”问题更突出,高文化家庭受困于学生上网,非常态家庭最敏感于孩子“交异性朋友”。
  面对问题与矛盾,学生普遍希望家长“讲道理”有效地解决问题,但是从调查反映的教育实效上看,家长常常没有为学生提供所期望的“道理”。家长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长大了,进入职业学校了,家长感到对学生“不太了解”。比如不了解学生“现在的学习成绩如何”(53%)、“在学校与什么同学交往”(45%)、“平时会为什么事心烦”(39%)、“在学校生活是否习惯”(36%)、“在校外与什么人交往”(28%)、“专业是学什么的”(25%)、“是否有异性朋友”(22%)等等。不仅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许多家长还感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急需解决许多问题,比如“不知道他(孩子)心里想什么”(54.30%)“不知道对这么大的孩子该教进行什么教育”(47.02%),“对这么大的孩子不知道该怎么教育”(44.18%),“和孩子之间不能有效地交流沟通”(28.67%),“对教育孩子丧失信心”(3.50%)等等。家长受困于这些问题,显然难以为学生提供满意的家庭教育。
  家长在家教方面的力不从心是他们自身的处境和自身素质所决定的。从本调查对家长文化程度、职业、生活区域、生活内容的了解可知,多数家长虽然期望孩子在职业学校学业有成,但他们自己没有职业学校的学习经历;家长中虽然多数希望孩子上大学,但是他们自己并没有上过大学;他们虽然希望孩子找个好工作,但是他们中的多数并不在现代化企业中任职,也并不具备通过竞争找到“好工作”的个人优势;他们为孩子的上网、交友、攀比花钱所苦恼,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自己没有接触过电脑和网络,没有亲身面对孩子从家庭走出来后遭遇的物质世界和人际关系……。可以认为,家长们虽然根据自身的社会经验发现了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但是他们并不拥有教育指导已经长成半大人了的孩子应对当前的学习、上网、交友、个人发展等等问题的知识准备和经验。家长的这种尴尬处境仅以年龄产生的“代沟”来解释似乎不够,应该说还涉及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等文化差异的问题。
  (四)家长对家教指导的需求
  由于陷入家教困境,95%的样本家长希望得到学校的有关指导,虽然其中5%表示怀疑学校能否提供这样的指导。在联系学校的方式上,70%的家庭习惯于参加家长会,或者被动地等待老师来联系。能够主动与学校和老师联系沟通的仅占26%,这在低文化的农民家庭中甚至不到20%。

  对于学校的家长会,47%的家庭主要由母亲参加――虽然家庭中一般由父亲全面负责孩子的教育。有近10%的家庭表示出席家长会有困难――困难主要是“工作忙”,其次是“家离学校太远”的问题。
  
  四、调查结论
  
  (一)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及其家庭、家庭教育的特点
  1.当前的职业学校学生是高中学段学生中的一个不同于普通高中学生的特殊学生群体。他们中的多数是由于中考落榜才走进职业学校的。从基本情况看,这一群体当中独生子女比例较低,居住在郊区农村地区的较多,农民户口的较多。
  2.职业学校学生的家长大多为就业水平、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均较低的普通劳动者。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大多属于社会中经济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均较低中下层人群家庭,其中的农民户口家庭主要分布在远郊农村地区,家庭结构较为完整体,传统的多代人共同生活的大家庭占多数;居民户口家庭多分布在城区或郊区城镇中心区,非常态家庭的比例较高,约占14%。
  3.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虽然物质条件有限,但是家庭中的生活教育、劳动教育、亲情教育和环境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形成了良好的基本素质。家庭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普遍抱有较高的期望,然而由于家长和家庭自身条件的限制,家庭教育的观念有失陈旧,教育方法有失简陋,教育内容逐渐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家庭教育逐渐陷入困境。至今虽然有极少数家长无心管教或者无暇管教,但是绝大多数家长仍愿意承担自己的教育责任,他们希望学校帮助自己了解孩子,帮助自己掌握教育孩子的知识,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4.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学生的家庭以及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复杂,内部类型多样,主要类型有城市居民家庭、郊区农民家庭、非常态家庭、家长文化程度不同形成的不同类型等。各个类型之间情况差异显著。同时,由于各个职业学校之间有相对特定的生源群体,因而职业学校校际之间的家庭教育情况也相应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二)职业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以及职业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有必要注意的问题
  1.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来自我国社会中中下层人群的家庭,学生及其家庭的生存状况处于相对弱势,受教育情况也处于相对弱势。尽管他们也有强烈的发展需求和愿望,但是这些弱势使他们的学习发展造成困难。职业教育责任就是帮助“城乡人民能学到有效就业并从而走上丰衣足食生活道路的本领”{1},因而,我们在研究和工作中应该充分理解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家长、家庭的弱势处境,充分体谅这种弱势处境给他们自身发展带来的困难,充分肯定他们给与学生的基本教育,充分尊重他们发展自身的权利和意愿,以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为己任,努力推进研究与工作。
  2.虽然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但是,正像学校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一样,家庭教育也不可能代庖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孩子长大了离开家庭步入社会,逐渐成长为社会的人,其间需要的教育帮助是家长局限在家庭生活中难以提供的。课题研究以及职业学校的家教指导工作应该充分估计家长和家庭在学生的职业学习方面由于无知、无能而导致的家教无力,应该充分认识自己在学生各方面教育上必须承担的主要责任,不对家长提出过高的家庭教育要求,重在帮助家长了解面对社会的孩子和孩子面对的社会,帮助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成长,一起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3.当前社会中十六七岁未成年人的学习发展问题是整个教育都需要研究的难点问题,而不仅仅职业学校学生的家长为之困惑,本课题题目是“家庭教育指导”,但是如果我们对学生教育的问题没有深入调查和研究,没有形成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那么我们拿什么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怎么能求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怎么能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呢?因此,本子课题的研究必须注重全面调查学生学习成长面临的问题,注重研究学生的教育问题。
  4.本次调查已经反映出职业学校学生客观存在着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自信、掌握学习方法、养成道德品质、纠正不良习惯、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等等学习需求,但是在职业学校现行的课程教学设计中,这些需求却没有被切实安排落实。由此可见,虽然是“家教指导研究”,发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却首先在课程教学的整体改革。没有职业学校课程教学的整体改革,仅靠家教指导工作,不可能解决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问题,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应该尽可能地将自己融入学校整体的课程教学改革之中,与课程教学的其他方面形成协作,共同促成并分享深化改革的成果。
  本调查勾勒出了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基本轮廓,反映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本子课题后续研究的展开打下了基础;此外,本调查也为职业学校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资料。子课题将在这一基础上深入推进自己的研究,取得更多更大的研究成果。
  
  注释:
  {1}《二十一世纪的技术和职业教育及培训――联合国教育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的建议书》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出版2003年,第2页.
  
  《职业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实验研究》是“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家庭教育指导实验研究》(课题批准号:DEA010192 课题负责人:王宝祥)的子课题,子课题负责人陈丹辉。本文执笔:陈丹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43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