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都在发生变化,开始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运用分层指导策略,使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自身的特点,在小组中自我准确定位,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自身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3.066
   依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分组有效教学,使各类学生在学习时“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老师对差生的期望值都很低。我们的小组合作努力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最佳发展,同时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也能得到有效提高。
   一、合理分组,注重实效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把几张桌子凑在一起,在讲课结束后,让学生讨论几分钟就是合作学习,就是调动了學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实这些都是对小组学习的误解,这样的小组成员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合作技能,讨论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合作,缺乏真正的教学实效性。
   首先,我们在分组时教师认真考察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特征,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习惯、性格爱好、成绩差异等因素作详细了解,然后进行合理搭配、优化组合最后采取六人一组(141模式,即一名优秀生、四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在分组中优秀生担任组长,以便开展组内互助和组间竞赛活动,负责组织、协调本组成员的学习活动,并且要对后进生帮助。
   其次,必须安排好内向或成绩差的学生所处的合作环境。否则他们将游离于合作学习之外,最终降低学习效果。
   再次,要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部都能找到自己的最佳的角色位置,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最后,教师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细心观察学生的动态,适时进行组际成员调整。
   二、积极合作,有效指导
   小学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能力,精心设计适合小组学习讨论的问题,在提出学习要求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组长带领大家选择最佳的学习起点,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学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合作学习的优越性,更多地体现在通过合作交流解决数学问题上。
   精心设计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与关键。所以,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挑战性,且学生独立解决时比较困难。
   另外,要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至少这个问题对个人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独立解决起来比较困难,而通过小组讨论能够解决的问题,这时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合作欲望。
   同时,在一堂数学课上,教师应不断用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与保持学生探究与合作的欲望。开放性问题解法多样,结果不唯一,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当学生面临这类问题时,往往思考不全面,使得问题解决无处着手或进行不下去,即使提出一个解决策略,也可能因不同学生思维方式、知识背景的不同而思路不完全相同。
   这时,他们迫切需要交流,合作学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让别人理解自己的平台。在合作交流中,彼此观点不断碰撞,有争议的问题会越辩越明,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三、小组合作,照顾全体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应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往往是当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一些性格开朗、交际能力较强的学生容易获得较多的参与机会,而性格内向、腼腆拘谨的学生经常成为课堂上的“看客”。
   同时,一些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由于具备了合作交流的条件,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分子,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而一些学困生则相反,因为基础较差,往往落在后面,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所以,无形中拉开了学生之间的成绩,出发点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反而成了学习好的更好,学习差的更差的反效果。
   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做到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监督,学习中互相帮助,最终做到共同进步。我们努力做到避免小组成员间坐享其成、人云亦云、盲目随从的现象。
   我们的要求是:小组讨论时,每个孩子都要发言,如果是较难的问题,可以让优秀的孩子先发言,以此类推,后几名的学生可以根据前面同学的发言生成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试着重复一下前面同学的观点,如此一来,学生的表达能力就会有所提高,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合作的必要、合作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合作意识,积极主动地在小组活动中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干,知识的掌握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除此以外,教师要跟踪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观察发现问题,了解学生在干什么,有什么不理解,他们在合作活动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如发现学生分工不清、讨论无序或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分工,指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更好地进行。组内合作,使学生可以在比较自主、和谐和宽松的气氛中互相探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组间竞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形成健康的竞争意识。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在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再灵活运用教材,切实发挥教材的作用,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求知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的意识性。要让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6918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