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成自然百事“德”为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时期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我国要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型,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重要时期,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未来社会的进步,关键在于人才和基础教育的发展,而小学启蒙教育中的德育又是最基础和最关键的。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实践
小学阶段是学生最易受到影响的关键时期,呈现可塑性强的特征,学生正处于从儿童向少年期过渡,身心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关键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新时期背景下,做好小学生的德育是每一位教育值得深思的问题。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家长过于溺爱,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而且由于社会的发展,网络等各种媒体的普及占据了人们生活中的大部分空间,这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新挑战。
一、小学生德育中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价值
孔子曾说过,“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可见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之大。这里的习惯就是人的行为意向,一般来说习惯的养成是人们在后天通过学习建立在条件反射基础上的一种行为结果,它是与人们生活相伴的一种固定行为。它有好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心理品质等诸多方面,这种习惯对小学生的人生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能够为他们的未来指明正确的方向。新时期,在小学德育中要明确教育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培养的目标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所受到的教育内化,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让学生自觉接受教育的目的。
当前,德育的重心是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也指出德育要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服务,学校教育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德育放在首要位置,说明它是所有教育内容中的重中之重,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实施德育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小学德育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措施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独特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所以,德育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时,一定要立足于学生不同主体间的差异,循序渐进地将学生的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信念和修養,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1.学校要树立良好的德育理念,夯实德育基础
道德教育虽然有其特殊性,但是品德的养成总是与文明习惯的培养相辅相成的,因此小学德育中,一定要转变观念,改变以往的只注重分数的教育方式,将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德育的重中之重。
2.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选拔有管理水平的班主任
学校管理的要素是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与班主任的关系极为密切。一位好的校长可以管理好一所学校,一位好的班主任能够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优秀班集体,尤其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班主任对学生人格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督促者和引导者。这个时期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榜样示范的作用,所以,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平常能够深入了解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能够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进而引导学生意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找出那些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模范学生作为榜样,以此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德育培养要有目标和计划,做好学生人格发展的长远规划。
3.家校联合,创新德育方法
小学生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通过这三方的共同努力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时,学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因为小学生的教育不能由学校单一形式完成,学校要创新德育方式,采取家校互动的方法,学校要定期与学生家长做好沟通,适当地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更好地掌握学生的信息,知道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德育方式。
4.德育中学校教育要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社会属性,小学生也不例外,社会对学生的影响远远大于家庭和学校,因此在进行德育时,学校教育要结合社会教育,因为社会的各种观念,通过电视、网络、书报杂志等各种渠道向孩子输送,这些信息良莠不齐,都会对小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的可能是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有的可能是消极负面的,所以,学校德育一定要做好正确的教育和引导,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培养学生辨别善恶的能力。
总之,小学是国家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情操的新起点,因此,在新时期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养成教育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健.小学与社区德育互动的理论与实践探讨[D].广州大学,2011.
[2]国家教育委员会.小学德育纲要[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朱小蔓.中小学德育专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编辑 谢尾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69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