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技能竞赛促进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阐述工业分析检验技能竞赛对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从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着手,探索技能竞赛对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 技能竞赛;教学改革;工业分析检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2-0086-03
  1 引言
  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展示了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风采,为院校之间、院校与企业之间提供了职业培训和信息交流的平台,同时成为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和检验高职教学成果的试金石[1],引导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使高职教学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自2006年工业分析检验技能竞赛项目开办以来,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积极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结合几年来带领学生参赛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积极探索、分析总结,依托工业分析检验技能竞赛进行教学改革,把技能竞赛的理念、内容融入实际教学中,取得一些成效。
  2 工业分析检验职业技能竞赛的意义
  工业分析检验赛项是面向高职工业分析技术等相关专业开展的一个比赛项目,关联的职业岗位涉及化工、石油、医药、农林、食品、卫生等多个领域,目的是通过竞赛全面考查学生对先进分析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处理样品的能力,文明操作、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竞赛展现了各院校的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企业有机会了解学生,了解院校,为挑选优质人才提供平台。同时,竞赛促进了校企合作,引领了教学改革,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真正对接,为国家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的分析检验领域的技能型人才,提高了企业和学生的满意率[2]。
  3 工业分析检验职业技能竞赛的特点
  内容多,涉及面广  工业分析检验赛项考核内容的选取是依据企业岗位和职业标准要求进行,根据企业目前最新的技术标准和评判规则设置,模拟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和流程。工业分析检验职业技能竞赛的考核内容包括理论与仿真考核、化学分析技能考核、仪器分析技能考核共计三个竞赛单元,内容多,涉及面广。
  实操项目的开设及分析结果的好坏均受仪器、试剂等方面的限制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实操项目使用到的试剂种类繁多,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对试剂、仪器的依赖性比较大。滴定操作中使用到的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都要经过校正,才能得到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取得优异成绩,但是校正玻璃仪器耗时、耗力。
  实操项目涉及的细节非常多  实操方案的设计是参照国标制定,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周全,比如标准溶液的制备、试剂的配制、待测试样分析的方法等,这在备赛过程中需要仔细对照,反复琢磨。
  4 通过技能竞赛反映出的问题
  根据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近几年参加工业分析检验技能竞赛的情况,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理论成绩较差,操作不够规范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时高考成绩较低。另外,近几年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招生不景气,入学分数也只是稍高于本校录取资格线,导致该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较差,在相关的专业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感觉吃力,理解不透彻。同时,学生在平时的实训练习中还是照方抓药的模式,兴趣不高,出现问题时不会分析处理,数据处理能力差。
  指导教师的素质和实践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高职教师大部分是从普通高校毕业的,虽然理论知识掌握比较扎实,但很少接触企业,不能及时跟上企业的新设备、新技术、新标准更新的步伐,缺乏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很难驾驭好技能竞赛项目[3]。
  校企合作需进一步加强,实训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校企合作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有很大难度,企业没有承担教育教学的义务,即使允许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鉴于场地及安全方面的因素影响,也只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学习,很少有学生能够直接上手进行设备的操作。安全、技能不能达到要求,没有上岗证书等,都是制约学生提高动手能力的因素[4]。
  技能竞赛通常指定硬件条件,现有的实训条件不能满足赛项训练需求。技能竞赛采用的设备型号紧跟企业发展要求,比较先进。另外,大赛主办方每年不定,使用到的仪器型号可能会有变化;国赛与省赛的比赛内容及设备也有可能不同。因此,使得部分职业院校不堪重负,资金投入不足,设备无法及时更新,赛前训练无法实施,最终影响参赛成绩。
  5 技能竞赛促进应用化工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以赛促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研室通过企业调研,在对化工等行业企业的人才现状及需求进行分析和专业技能调研的基础上,参照企业生产过程中必需的检验环节,结合学校的地域情况及自身实际,确立了化工专业的主要职业岗位群。在学校“校企融合、项目带动、双轮职训”的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结合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及辐射带动的专业群特点,与企业合作创新“双证融入,跟班实习,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达到同类专业的领先水平,形成与企业密切合作的长效机制。
  以賽促教,优化课程内容  分析化学是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工业分析检验技能大赛比赛内容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但是,分析化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是重理论、轻实践,而学生的理论基础薄弱,学习缺乏积极性;实践教学内容陈旧,追求数量,忽视质量,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结果是实验做得不少,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提高,毕业后也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
  参照近几年国家及山东省工业分析检验技能大赛实施方案,对分析化学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需求为目标,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构建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培养实践技能为主线的技能训练课程体系[3]。对于理论课程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将工业分析检验技能竞赛题库穿插到平时的教学中。实训项目以工业分析检验国家技能竞赛的评分标准来规范学生操作,让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就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形成技能训练与职业技能竞赛的良好互动,以证书考核代替课程考核。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技能竞赛不仅是竞赛选手的技能比武,更是指导教师能力的比拼。职业技能大赛项目的多数内容和要求具有涉及范围广、难度大及超出正常教学要求等特点,要想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对指导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1)鼓励教师参加企业锻炼和专业技能培训、交流。技能竞赛方案、评分标准的制定、实施,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反映了行业的最新标准和企业需求。要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指导教师需从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水平入手,到行业培训,到企业实践,全面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当前社会环境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及相关职业技能要求,同时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开阔视野,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鼓励教师参加省级或国家级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项目,每年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都有3~5名教师参加相应的省培或国培项目。
  加强兄弟院校间的沟通,搭建教师信息交流的平台,让专业教师尽可能多地了解教学的新信息、新技术、新方法。
  2)举行教师技能竞赛,促进教师成长。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指导各类技能竞赛,给教师的成长提供一个展现自我、锻炼自我、检验自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引导教师转变理念,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直面挑战,不断提高岗位实践能力,形成教师职业技能学、练、比、教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教师技能竞赛进一步检验了教学质量与成果,同时使得指导教师能够对技能竞赛的项目反复进行钻研,仔细揣摩,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不再只限于纸上谈兵,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实训基地建设,实施现代学徒制,完善校企联合育人培养机制  依托职业技能竞赛,加大实训室建设投入,改善校内实训环境,同时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机制,在开办企业冠名班的基础上,依据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制订校企联合招生招工方案,签订学校、企业、学徒三方协议,全面施行现代学徒制改革。完善校企联合育人培养机制,学院和企业签订联合培养框架协议,共同制订学徒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学校承担系统专业知识教学和基本的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的形式,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充分考虑相关企业岗位群对毕业生知识、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的要求,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路线,在宁波萬华、鲁抗医药等多家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学校为企业提供培训场地、师资,合作研发生产产品,实现资源互换、合作共赢。
  6 结语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借助工业分析检验技能竞赛平台,优化了课程内容,校企合作得到加强,实训条件得到改善。同时,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大大提升,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实践证明,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与技能竞赛紧密结合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借助技能竞赛平台,加快高职教育改革,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云春.职业技能竞赛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47-50.
  [2]李金玲,包丽明.浅析职业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的影响:以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4):35.
  [3]郭金龙,刘珍珍.以技能竞赛引领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研究[J].河南农业,2016(36):36-37.
  [4]刘明玺,姚芳芳.职业技能竞赛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职业教育,2013(3):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55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