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通过对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分析、研究,结合教学团队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实际教学效果的提高结果说明这种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8-0243-02
  “理实一体化”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因此“理实一体化”绝不是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训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1]。
  我系在所有电气类专业核心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需要对原有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料、师资力量进行必要的整合与培训,规范“理实一体化”课程设置,编写“理实一体化”配套教材,建设“理实一体化”实训中心,培养“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构建“理实一体化”评价体系。为此,我系在建立了《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之后,专门成立了《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团队,希望通过教学的实践过程,及时总结“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力求使这门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更加完善。
  一、依据专业特点,优化、整合课程体系
  随着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设备、技术、工艺的不断更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原有的纯理论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企业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尤其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此课程应该参考电工工种的职业技能要求进行教学。因此《电工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建设在构架本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根据企业的生产工艺和企业的产业特点,基于工作任务完成生产要求,准确把握工作任务与课程构架的相互关系,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对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应工种的工作任务进行具体和细致的分析,从而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按照职业岗位及岗位标准,对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优化组合,以突出职业特点为首要要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对企业的适应性。在构建课程体系的方法上,应采用“模块化”、“任务化”的模式。模块式教学是在深入分析每个职业(工种)和技能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工作标准(岗位规范),将教学大纲和教材开发成不同的教学模块,形成类似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方式。“任务式”教学则是根据工作任务,将各个知识点分解成实践训练任务,然后有计划地开展技能训练。在训练中让学生知其然,教师将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用专业理论知识来加以解释,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训内容主要依据电工工种的职业技能规范,可分成电工、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电工仪表等多个模块,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教学。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将所有工作要求全部按照企业“6S”标准制定,学生可根据实训任务选择不同的工作区,按照下达任务→分析任务→编制清单→清单审核→领取物料→实施任务→检查调试→任务评估→总结分析→归还物料→清洁整顿的步骤完成实训任务[2]。这种课程体系改革使得学生更能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实操管理,从而提高就业能力。
  二、编写符合“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校本教材
  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教材仅注重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能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在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工作任务为基准来完成教学目标,所以应编制符合一体化教学要求的教材。教材主要依据工作岗位要求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以实用、有效为主进行编制。我们的教学团队是在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实训设备条件,并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对《电工电子技术》原有的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组织教师编写了一套《电工电子技术》的校本教材,分为理论基础部分和实训部分,包含电路、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和电工仪表等四大部分的内容,不同专业可在教学中根据自己专业的教学需要选择不同内容。
  三、建设“理实一体化”的实训室
  1.示教区。教师授课演示区域,由SX-CSET-JD通用多媒体主控台构成。可采用屏幕或黑板授课两种方式。结合理论课堂情况,教师在此区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
  2.资讯区。该区域主要提供网络资讯查询配置,学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在工作页的指引下,运用信息查询和网络搜索手段,逐步建立需自行解决问题的观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工作区。配备电工技能工作島4台,电子技能工作岛4台。模拟工厂实际情况,进行工厂机电操作教学模拟。
  4.讨论区。当一体化教学深入开展后,在教学任务执行的过程中,可在讨论区进行项目计划与规划、实施方案、人员分工、进度制作、调试方式等具体实施情况的讨论与分析,完全接近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任务分析及生产过程中的变更集体讨论,充分锻炼团队意识。
  5.物料管理间。该区域相当于企业生产中的原料仓库,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元器件、耗材、工具等都按照企业的“6S”管理方法,首先由学生自己填写领料清单,再到物料管理间领取,工作完毕再按照清单归还,整个过程按照制造行业多数采用的“6S”管理流程进行,并将这个流程作为培训的一部分,从而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体验企业管理。
  6.消防及清洁区。消防器材(干粉灭火器)放置于工作室,如工作室出现火灾事故,教师与学生能够冷静果断地利用现场消防设施,抵御火灾事故,保障人员生命安全,降低火灾损失。
  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教育本身就需要有过硬的师资队伍,而“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也要具有熟练的实践技能,更需要有理论联系实践的超强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担任高校教师的角色,还要完成生产企业中师傅的职责,既能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又要教会学生操作技能,尤其是要教会学生完成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专业知识的拓展,并运用拓展的专业知识让自己的实践能力再上新台阶。如此相辅相成,才能成为知识型的技能人才。为建设一支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采用以下方法:(1)通过安排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实践,既可帮助企业完成理论培训,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又能让教师参加实际生产环节,提高操作技能;(2)通过以老带新有计划地培训“双师型”教师,我们要求骨干教师必须辅导一名年轻教师,实现其教学技巧和实操能力的尽快提高,以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3)鼓励教师通过技能鉴定取得职业技能证书,成为技师或高级技师;(4)组织教师到先进职业教育院校或企业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5)聘请企业技能人才到学校做实训指导教师,开展相关工种的技能辅导。
  我们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团队的教师全部为“双师型”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在教学中得心应手,能做到融会贯通。
  五、完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配套措施
  1.制定一体化教学的评价标准。为了更好地推行一体化教学,评价一体化教学效果,需要建立一套教学考核标准,即一体化教学效果的测评标准。我们是以教学过程是不是“边学、边练”,学生是否能达到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要求来作为考评标准,由教学督导完成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测评,对学生则要求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考试,取综合成绩作为本门课程的最终成绩,使学生可以在理论和实操方面相互补充学习,从而更快地提高学习能力。
  2.建立一体化教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为切实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应完善激励政策,定期对各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与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及时交流和推广经验。同时,要建立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我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教学改革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校本教材的编制水平有限、设备更新也不够及时、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改进。今后我们将继续发展“理实一体化”教育,结合目前教育部提出的“现代学徒制”模式等方式,积极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以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岗位需求为目的,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具备良好技能的操作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骥祥.现代职业教育电类专业教育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朱振豪.电工技能工作岛学习工作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86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