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细微之处,读出真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收录在五四学制的统编本初中学段预初教材中。课文文质兼美,是一篇刻画革命烈士形象的文章,大多数教师将解读的重点和难点放在了对李大钊品格的品读上,忽略了对作者写作视角的分析,而这恰恰是解开这篇课文深刻之意的切入点。
  关键词:《十六年前的回忆》;细读;女儿视角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部编本教材预初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在教学参考和各类现有的教学设计中,关于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及相关重难点大多聚焦于对李大钊形象及其高尚品格的品读上。这样的理解确实符合本文所体现的主旨,然而却忽视了作者的身份。作者李星华是李大钊的女儿。我国文坛中有不少表现革命烈士精神的作品,其大多都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地展现革命者的品格和勇气等特点。但是在李大钊女儿李星华眼中,父亲作为革命烈士又有怎样不同于其他旁观者的特点呢?笔者认为,这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这篇课文的语言质朴且通俗易懂,文中有两处值得品读的地方,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在李大钊被提审的部分,当他与家人初次在法庭相遇时,有这样一个句子: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
  笔者注意到,在这时候李星华所用的动词是“瞅了瞅”。法庭审问家庭成员时,李大钊与家人要再度分别之前,文中对李大钊的描写是这样的:
  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
  同样是“ABA形式”的词语,都是描写父亲看向“我”们的动作,“瞅了瞅”和“望了望”之间是否能够互换?为什么?
  看上去都是在写父亲看家人的动作,但是“瞅了瞅”和“望了望”之间却是无法互换的。“瞅”是一种斜眼看;而“望”本义指向远处、高处看,由本义引申指期待、希望。这样来看,李星华在李大钊牺牲前所描写的这两处细节就需要读者仔细分析了。结合法庭审问部分的具体内容,师生不难发现,李大钊一开始的“瞅”,其眼中有尚未完成的革命事业,更有对家人的保护。直到其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女儿李星华也拥有如同自己一般的智慧和勇敢时,他终于敢大胆看向他们,在其内心也燃起对于李星华甚至对于革命未来的期盼之情。红色革命虽然在他手上无法完成,但是在生生不息且勇敢的后代身上会再度延续。从“瞅”到“望”,是一个革命者向父亲形象的转变,二者慢慢融合,最终走向革命者父亲形象。而这也同李星华自己的表现息息相关。在磨砺中,作者也在成长。作者在法庭提审时的急中生智与李大钊平日的细心教育密不可分。
  前文中作者还是看似懵懂无知的小女孩的样子,怎么会在最后突然急中生智,这样的转变是不是太快了呢?
  在文中有一处是对李大钊被捕时情况的描写:
  残暴的匪徒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
  但紧接着写李大钊家人被带走的情形时,作者是这样表述的:
  我也被他们带走了。
  读到这里的时候,笔者不禁有个疑问:
  可怕且蛮不讲理的军阀对待李大钊和其家人的样子为何完全不同?对待李大钊既“绑”又“拖”,对待他的孩子只是“带”吗?
  历史上的反动军阀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他们是不会对革命者的家人手下留情的。当然,李星华的记忆未必有错。在这里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第二次讨论。笔者认为,通过这一处不同动词的运用,尚还年幼的李星华在当时急迫的情况下,全部心思都在关注自己的父亲,并未顾及到自己。此时此刻,父亲的安危高于自己。将他人的安危置于自己安危之上,将他人的生死幸福置于自己的安危之上,这正是革命者的优良品质。这种品质通过李大钊传递到了他女儿身上,体现了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更为下文中李星华在庭审时的机智反应做了铺垫。
  从一个革命者女儿的视角来看父亲。她自然关心着她的父亲,她也感受着来自父亲对她的关心。这种相互之间的关心,通过上文两处动词的运用,非常含蓄地表现了出来。年幼的李星华在李大钊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下健康成长。她接受着一个伟大父亲的挚爱,也展现了一个伟大革命者的女儿对父亲平凡但是真切地关心。本文的主旨以传承来理解更为恰当,薪火相传之中饱含着浓浓的亲情。两者相互支撑才有革命成功的一天。
  孙绍振教授曾指出,当前最缺乏的可能还是微观。如果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简单地把课文聚焦在品读一个革命者大义凛然的革命形象上,忘记了文章作者特殊的身份,忽视了对文中细节的品读,太过同质化地理解课文,也就无法带領学生去发现语文的文学之美了。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邹玉霞.多角度分析对话,于对话中窥探人物——《故乡》的文本细读[J].语文教学之友,2019(8).
  作者简介:吴施意(1990—),男,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二级教师,主研方向为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71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