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案例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現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大众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关注程度也在提高,而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同教学效果也有着一定的联系。从当下的调查情况而言,部分中学教师存在着“职业倦怠”的现象,导致教学质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接着借助一些典型案例,探讨了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典型案例
  从当下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学教师的心理情况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水平。在这些问题中,最为明显的一点则是“职业倦怠”,对一些资源过度需求的基础下,在生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存在着“虚脱”的状态。因此,本文借助两个典型的案例,分析了教师的“职业倦怠”的相关表现情况和解决策略。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一)职业特点
  教师职业在本质上还是服务性的行业,从而决定了职业特点需要长时间处在一个高压的状态下,这也是“职业倦怠”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工作中会存在着过重的职业负担,上班时间过渡紧张和忙碌,还需要不断去适应家访、教育研究等工作,长时间的压力下,不利于教师职业心理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职业的封闭性也是倦怠心理存在的重要因素,缺乏良好的沟通下,各个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非常少,导致他们的人际交往需求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
  (二)学校组织
  学校组织方面,教师的倦怠心理一般会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人际关系,由于学校本文就是一个小型社会,人际关系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整个组织氛围对于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效率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产生“职业倦怠”的心理。如若教育部门在相关决策的时候,没有将教师的意见或者是建议考虑在内,会让教师长时间处于一个焦虑和紧张的情绪。第二,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虽然当下的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旧将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成果的主要依据,这样会使得教学模式过于呆板、单一,打击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二、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案例
  (一)正确认识到“职业倦怠”,寻找相应的缓解方法
  中学教师应该清楚认知到“职业倦怠”存在的原因主要还是工作上的压力,所以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安排,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例如在某次访谈中,教师A表示:“我是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但是学校的各种考核、评价机制等让我感到非常的烦躁,而且教师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这已经压得我喘不过气了,现在只想快点退休……”教师B表示:“每天工作的时间很长,在学校要上交各种材料,负责好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回到家还要收到家长的电话,询问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等。”从上述的调查情况而言,整个社会对于教师的评价标准本质上并没有过多的变化,但是按照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始终是升学率作为年终考核的主要依据,但是有的教师在付出和收获方面成反比,从而使得他们对于这项工作失去了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增强自信心,努力改变这种错误的观念,学校也要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潜移默化中将奉献精神输送给教师,避免产生“职业倦怠”的情况。对于那些已经出现了“职业倦怠”的教师,需要按照自我认知去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找心理专家进行相应的咨询,尝试着多渠道的梳理负面情绪,这些都是缓解“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二)加强学校的文化组织工作,推进教师的稳定发展
  职业规划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角色,选择了何种职业,也应该承担起这份职业所带来的社会责任,合理化的职业设计规划能够增强教师的信心,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目标去做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完善。例如XX,41岁,是北片乡镇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从教十年,现在他感到这份工作对于自己的成长没有任何意义,过去的几年中,做过多次心理咨询,但是“职业倦怠”的状态仍旧存在。当他感受到了学校所带来的压力,于是回家以后会产生暴躁、焦虑的心理,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的事情都会让他产生一种无力感。同时,他所在学校换了新校长,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于是对教师实行强制性的施压。这实际上是属于“精疲力竭”类的教师,他们认为自己的努力和承受的压力外人不理解,任何的干涉措施都是无效的。针对这种情况,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将教学看做是学生成功的关键所在,将重点放置在努力的过程中,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得失。另一方面,学校也要组织一些文化工作,争取为教师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通过开放性、民主性的管理去进行激励举措,让教师以最热情的心态投入到相关的工作中,从而规避掉“职业倦怠”的产生。
  三、结束语
  “职业倦怠”会严重影响到教师当下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也阻碍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自我调整工作,始终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此外,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将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看做是一项系统工作,从内向外的去寻得相应的完善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应素.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解决策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2(Z3):68-68.
  [2]王敏.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J].神州,201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937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