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背景下“微课”与高中物理教学相结合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发展,对新课标加大了实施力度,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教学,创新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理念,以学生的角度分析,对教学方案的设计,明确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微课”教学工具的应用,对高中物理教学质量与效率产生巨大的影响,以视频为主,能够把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过程详细地记录,满足学生课程的学习与讨论需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从而提升高中物理知识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微课”;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高中阶段的物理课程教学,对学生来说,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自身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分析能力等。主要是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基础理论性比较强,并且有一些基础知识的逻辑性比较轻,随着知识难度的加深,所涉及的教学领域范围也不断地拓展。对此,需要对物理教学方法的创新,在互联网背景下,把“微课”教学工具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并得到了学生与教师的认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全面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水平。
  一、 “微课”内涵、特点分析
  (一) “微课”内涵
  “微课”是指微型的课程,能够把书本知识内容以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重点、难点、疑点知识的合理设计,让学生能够对“微课”内容反复地观看与学习,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新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与完善了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充分发挥出“微课”教学工具自身的优点与作用,供各阶段教育教学的使用。
  (二) 特点分析
  1. 授课时间短
  通常情况下,“微课”的授课时间会设置为5~10分钟之间,对“微课”授课时间的合理控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时间过短,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反,时间过长,使学生感觉到枯燥,对“微课”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2. 容量小
  “微课”容量下,主要是以“微课”授课的时间短为基础,对其有着直接性的决定性作用。一般情况下,每节“微课”所占的数据大小为几十兆,最常见的规格为wmv、rm等,任何一种格式,都能够满足学生在线、下载等方式观看、学习。
  3. 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虽然“微课”的授课时间比较短、其容量比较小,但是“微课”的教学内容却有较强的针对性,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直奔主题教学,整体的教学内容以精练为主。
  4. 反复观看
  “微课”模式的研发,是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核心,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上对相关内容的搜集与整理,制作成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课”,还可以选择视频摄制工具,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录制。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录制,学生可以在课下,对课上的教学知识进行自主复习,把“微课”教学内容进行在线预览、下载等,对其反复观看,还有快进、倒退等选项,都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 互联网背景下“微课”与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内容不明确
  “微课”教学工具与高中物理知识教学的结合应用,为其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平台,在“微课”中还存有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学习要求的“微课”课件。而多样化的“微课”课件,反而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困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质量。教学内容的不明确,无法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自身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再加上应试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使学生在接触新颖的教学模式,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二) 成为学生消遣的主要工具
  “微课”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共同研发而成的,那么对其应用到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中,学生没有真正地意识到“微课”教学工具应用的意义与价值,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会由于自身的好奇心、而无法正确地应用“微课”教学软件,反而是利用网络进行打游戏、聊天等。无法使“微课”教学工具充分发挥出自身的重要作用与价值,反而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微课”教学工具逐渐成为学生消遣的主要工具。
  (三) 教师的责任心不强
  目前,大多数的教师人员还是以传统教学理念为主,认为对“微课”教学工具的应用与实施,学生就可以进行自主学习,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情况的综合考虑,使所选择的物理学习内容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失去了自身的引导性作用。学生对“微课”教学工具的应用以及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使教师产生错误的想法,误认为学生都能够自主地选择“微课”自主学习。以此形式长期的发展,会使高中物理教师的责任心逐渐减弱,严重地影响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三、 互联网背景下“微课”与高中物理融合教学的优势
  (一)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育教学中,物理实验是其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对物理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实验教学的求證与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物理基础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而在以往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基础实验设施的限制与影响,无法积极地开展实验教学课程,学生就只能对基础理论知识想象、死记硬背,教师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的口头叙述,无法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而对“微课”教学工具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例如:对鲁教版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的教学,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基础理论知识不能完全地理解与掌握,那么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可以把基础理论知识与相关实验结合教学,利用“微课”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际案例,把抽象的基础理论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此部分的知识内容。
  (二) 丰富教学资源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课堂的教学主体,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实施教学任务,忽视了对学生学习需求与实际能力的分析,抑制学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与信心,使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质量持续下降。而对“微课”教学工具的应用,遵循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原则,给予了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在“微课”资源库内对教学内容进行搜集、下载、学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对鲁教版高中物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课程的教学,教学的目标:
  1.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洛伦磁力,利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磁力的方向;
  2. 掌握洛伦磁力大小的推理过程;
  3. 掌握垂直进入磁场方向的带电粒子,受到洛伦磁力大小的计算;
  4. 了解v、b垂直时的洛伦磁力大小、方向,对此做出正确的判断,理解洛伦磁力对电荷不做功;
  5. 掌握电视显像管的工作原理。利用微课教学,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对学生再进行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教学过程:让学生结合微课教学内容的详细观察,加深洛伦磁力基础概念,明确洛伦磁力与安培力的关系,用左手定则对其进行正确地判断。以此推算出洛伦磁力大小的计算公式,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
  四、 互联网背景下“微课”与高中物理融合教学策略
  (一) 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物理知识既深奥又有较强的逻辑性,针对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学习,学生还可以跟得上教学进度,而随着知识难度不断地增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比较费力。那么对“微课”教学工具的应用,学生通过对其的应用,能够在课余时间对知识内容的提前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能够详细地掌握教学知识的难点与重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学习物理基础知识。
  例如:对鲁教版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进行教学时,学生会对其难点知识进行预习,并且搭配一些插图、实验操作等分析讲解,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二) 有利于对物理实验的讲解教學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些实验比较简单,有的实验比较难,不同的物理实验对所应用的实验器材、实验环境等有不同的要求,如果基础设施不完善,就无法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热情。
  例如:对鲁教版高中物理《电容器电容》知识的教学,实验环境不宜干燥,为确保实验教学顺利地开展与实施,需要物理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且会把整个实验的过程进行录制,以微视频的形式储存。教师通过“微课”展示,有效节省了课堂实验教学时间,确保实验教学效果。
  (三) 学生的固所复习
  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复习,是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在课余时间对“微课”教学课件的观看,让学生进行自主复习,并且在复习的过程中,还能针对自己记忆不准确的物理知识进一步地求证,加强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将“微课”与高中物理教学相结合,新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实验操作等都产生积极的影响,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帅强.微课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205.
  [2]周琼琼.物理学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19.
  [3]曹仕中.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9.
  [4]李丛丛.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5]杨伟.高中物理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探究[J].名师在线,2018(24):89-90.
  [6]陈兴.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3):125.
  [7]赖华杰.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农家参谋,2017(15):108.
  作者简介:范明锋,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城东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957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