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自带设备的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普及,很多学校开始提倡学生自带设备(BYOD)开展学习活动。文章通过分析混合式教学、学生自带设备两种情形,引入新的BYOD课堂教学模式,并从多个角度分析阐述了BYOD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建立了混合式学习背景下的BYOD课堂教学模式。之后,通过分析采用BYOD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认为在实践中BYOD的教学应用面临教学制度的适应、BYOD环境的建设、教学信息的安全性、管理的规范性和使用的自觉性等问题,认为在BYOD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携带自己喜欢的智能设备进入校园,有利于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BYOD;混合式学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02-0031-03
一、基本概念
混合式学习[1],是指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将课堂学习与数字化学习或在线学习(E-learning)相结合,它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活动理论、虚实交融理论、教育传播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等为基础,将不同的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有效地进行混合,实现把传统的学习优势和数字化的学习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
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2],即自带设备,最早起源于IT行业,是指员工在企业工作时,利用自己的设备进入企业的内部网络,以获取信息支持自己的工作要求。在教学领域,BYOD则是一种教育信息服务模式,即允许学生自行携带终端设备进入课堂,并用此设备参与课堂教学或学习的应用模式。
基于BYOD的基本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教学资源放入服务器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设备,在课前了解本次课程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并根据这些任务和内容,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中,教师除了正常授课外,还可以即时将问题和任务提交至服务器,学生使用自己的终端设备接入服务器后,即可参与课堂讨论。在参与讨论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终端设备进行问题的验证和查阅以及通过自己的终端设备完成课堂任务;课后,教师将作业发布至服务器,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终端设备完成作业并提交至服务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后台查看每个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提交情况,如发现学生未及时完成的,可以通过短信对学生进行提醒。
二、混合式学习背景下的BYOD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当前随着学校无线网络的建设完成,校园无线网已经能够比较稳定地提供服务,而且在学校的教室、寝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学生室内活动场所都已经实现了全面覆盖。另外,在学生入校时曾经做过一份《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调查问卷,其中有两项是关于学生自有设备的调查,一是当前你是否拥有智能手机:A.是,B.否;二是当前你在学校里是否拥有电脑:A.笔记本电脑,B.台式电脑,C.平板电脑(如iPad),D.没有电脑。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其中超过80%的学生拥有电脑,拥有移动设备的学生有78%。这些调查结果为BYOD的引入提供了有利的硬件支持条件。
教师手中拥有大量的微课资源和案例资源,学校也建立了相应的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这些资源按教学内容的要求,提前放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还提供了作业的布置和批阅功能,这也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后完成作业的布置与批阅。在课堂互动环节中,学校可以与多家教学平台进行合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课堂教学互动平台;也可以选用公共开放互动平台。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的改变,使得混合式学习背景下的BYOD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欢迎。如何充分利用学生的智能终端设备,为其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方式和提高学习自主性,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混合式学习背景下的BYOD课堂教学模式
混合式学习背景[3]下的BYOD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增加了学生自带设备,自此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再是单一的教师传授,可以用自带的设备通过无线接入互联网,从中获得海量的学习资源。面对这些海量的资源时,如何从中挑选出最有效、最适合学生学习的素材,这需要教师专业的指导和引领。混合式学习背景下的BYOD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为问题导入、知识和框架搭建、任务发布、课堂互动、效果评价五个环节[4]。
1.问题导入环节
该环节主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先总结之前学习的内容,通过这些内容引出本次课要学习的内容。承上一般是教师用总结性的语言进行概括,而启下部分,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让学生一起参与,引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比如,教师在《Web前端开发》这门课中准备讲解CSS3时,先给学生发放一个调查问卷,内容是在网页设计中要改变网页内容的外观,用什么方式比较好。学生通过移动客户端进行了现场投票,投票结果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投票结果显示,有54位学生参与了投票,其中有60%的学生选择利用标签改变,选择利用CSS改变的有40%的学生。这就直观地显示出学生对网页外观设计的认知。由此作为课题的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兴趣。由于BYOD的引入,教师能及时地对学生反馈的数據进行分析和展示,提高了数据统计的效率,也使得教师可以迅速掌握课堂的情况,把握教学方向。
2.知识和框架搭建环节
主要用于问题的解决,也可是某一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视频,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作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前的学习情况,重点讲解学生在课前学习中不容易掌握的知识点,而那些比较基础的内容或者容易掌握的内容,可以略讲。在这个环节中,微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设计或遴选微课时,要按照知识结构或体系来建立。一个优秀的微课,应该包含该课程的所有知识点。从信息传递上,应该科学、精炼、通俗易懂,从而能在短时间内传递完整的信息。 3.任务发布环节
该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一个重要前提。在课前,学生已经掌握大部分的学习内容,基本知识框架已经建立完成。在课堂中,就不需要将这些知识体系重复进行讲解。教师首先应对学生学习困难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其次就是发布任务,让学生完成项目,并建议学生使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完成项目。
该环节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是完成任务的设计。该任务不能太大,体量要适中,学生应该能在20分钟以内完成;任务应尽量包含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也可以包含上次课的部分知识点和下次课的少量知识点。在此期间,教师观察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并收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可用于下一步的课堂互动环节。
4.课堂互动环节
对于传统的课堂,一直存在互动不足,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等情况,此外,很少有学生愿意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如果随机抽取的话,抽出来的学生也不能代表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很难把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入BYOD后,教师可以通过服务器将问题发送到学生的终端设备上,每个学生都能完成相应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从引入BYOD后的数据来看,课堂互动率达到9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在对学生课堂互动的问卷调查中显示,参与调查的人数有45人,其中,有5人(占11%)选择能积极主动地举手回答问题,有33人(占73%)选择了等教师点名后才会回答问题。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意愿,但不愿意主动回答,要等教师点名后才会回答,只有16%的学生表示不希望参与问题回答。在另一题关于学生是否愿意使用终端设备来回答问题的调查中显示,有40个学生(占89%)愿意使用终端设备来回答问题。
该数据表明,如果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多数学生不会参与课堂互动,只有等教师点名后才会参与课堂互动。而采用全新的终端互动模式,大多数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学生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过于拘束,不愿意在公开场所表现自己的观点,害怕出现错误会被人笑话等。但通过终端设备,学生的隐私得到了保护,让学生打消了传统课堂互动模式中的顾虑,更愿意使用终端设备来进行互动。
5.效果评价环节
此环节是检查教学效果以及学习效果的,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让学生巩固消化所学的新知识。合理的检测应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而不是固定在某几个时刻。基于BYOD模式,教师可根据教学安排随机插入各种形式的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快速调整教学过程。
四、混合式学习背景下的BYOD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1.BYOD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
采用BYOD模式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也为学校减轻了压力,其主要优点如下:
(1)减少和设备之间的磨合
学生使用自己的设备,会对设备了如指掌,比如什么应用在哪个地方、输入法的类型、常用词库等。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了与设备之间的磨合。如果是公共设备,学生首先要了解公共设备上有哪些软件,这些软件在哪个位置。由于公共设备一般都有还原系统,各种设置都是初始值,不符合学生自己的操作习惯,这在互动过程中效率会大打折扣。
(2)数据能有效地保存
由于使用的是自带设备,在互动中产生的各种数据都是保存在该设备上的,学生课后可将这些数据带走,用于课后复习。如果使用公共设备,这些数据将无法带走。而且同一教师、同一课程的不同班级之间,这些数据可能会出现交叉和重叠,有些学生还没有上课,就能在公共设备上看到接下来教师会布置哪些任务,会提出哪些问题,如果学生提前准备,教师将得不到最真实的数据。
(3)减轻了学校的压力
如果终端设备全部让学校统一购置和保管,将对学校的运营和管理带来非常大的压力,不仅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去购置,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去管理各种设备。而引入BYOD模式后,学校不需要购置终端设备,只需要将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管理好即可,而且终端设备的维护也将从管理人员变成学生个体,对学校而言,不需要投入专职人力去维护相关设备,减轻了学校的压力。
2.BYOD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尽管采用BYOD模式进行教学具有很多的优势,但也不能忽视它存在的问题,BYOD模式教学带来的问题[5]如下:
(1)设备不受控制
由于是学生自己的设备,在该设备上具体安装哪些软件,教师或学校是无法干预的,这样可能会出现某些软件和互动平台出现冲突的情况。
(2)设备质量参差不齐
学生在购买设备时,出于不同原因的考虑,设备的性能高低不齐,有可能会导致在课堂互动环节中出现有些学生已经提交完成数据了,有些学生还没有接收到数据的问题。
(3)电池使用时间的问题
如果该方法全面推广的话,对终端设备的压力较大,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普通终端设备最多只能工作半天时间,而中午午休时间不足以将终端设备的電量补充完整,下午可能就没办法继续使用。对于课程较多的学生,没法做到全天使用。
五、结论
在高校课堂教学中,采用混合式学习背景下学生自带设备(BYOD)的课堂教学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实现师生全方面的深度融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也避免了微课在学习时不系统的情况。这一模式将随着信息化的推进,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在未来教育中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郑午,李静.基于BYOD的翻转课堂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0):350-351.
[2]陈卓,何琳,王家林.基于BYOD的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8):19-22.
[3]彭绍东.混合式协作学习设计研究的干预设计模型[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6):71-79.
[4]时慧.解析国外中小学BYOD实施策略与经验[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19):8-10.
[5]谷沅芷.BYOD在我国高校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5):9-12.
(编辑:李晓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83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