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慕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正在高校中兴起,论文在分析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对慕课教学方式的优势和弊端进行了评述,重点从构建合理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置,革新教学内容,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和建设高水平的教师团队等几方面来探讨在慕课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期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支撑。
[關键词]慕课;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TN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3-0083-0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一种新的教育课程模式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逐渐兴起,它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多维度、个性化、资源丰富的学习平台,也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发展和更新十分迅速,且具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应用背景的技术专业。在信息高速增长的今天,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何在新的教学模式背景下,有效地结合慕课教学方式,推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具有较强的创新应用能力,是当前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一、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分析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一个跨学科、宽口径、实用性强、内容庞杂、发展迅速的专业,各学科间互相渗透、互相交叉。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主要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等;另一类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主要包括数字电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和EDA设计等。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生在学习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时往往缺乏耐心,存在畏难情绪;而在学习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时会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和求知欲,渴望接触到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新技术,但对新技术背后的理论不求甚解。整个教学过程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能很好地同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未能得到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内容相对于电子信息的发展来说显得较为陈旧、单调,一门课程的主讲教师通常为1-2人,未形成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的优势。实验教学模式单一,仍以演示、验证性实验为主,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未予以足够的重视。
慕课的出现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
二、慕课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弊端
在互联网技术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有机结合下,慕课教学在很多高校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也出现了诸如“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MOOC学院”等慕课平台。对于传统课堂教学而言,慕课教学是一种颠覆式的创新,其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慕课平台的资源共享和开放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名校名师相关课程的在线学习,不仅可拓宽知识面,还可学习了解到该领域的最新技术。(2)慕课使得学习更加灵活、便捷。慕课将50分钟的教室内学习拓展到随时随地,扩充了教学的时间与空间。慕课的视频教学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较短的课时非常适合碎片化学习,学生对难以理解的内容可反复观看学习,自行调整学习的节奏和进度。(3)慕课把“教”与“学”的结合发展到课堂之外,增强了师生互动,实现了课上课下的紧密联系。教师可通过线上提交作业、单元测验和线上讨论等环节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指导和给出学习建议;学生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与教师进行信息交流。
慕课教学模式尽管有着诸多优点,但是也存在自主学习的状态难以持久保持、监督不够等问题。慕课所具有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是优势也是劣势,因为缺乏课堂氛围和教师的讲解,单纯依靠学生的自我约束、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果不理想。慕课教学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和测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保证学生学习质量,无法确保线上的作业提交和测评都是学生独自完成的。
根据当前的教育实际情况,高校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将慕课理念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推动教学改革和实践,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以培养出优秀的电子信息领域的创新型人才。笔者结合本校的客观实际,利用慕课平台,突破常规教学体系,更新内容和丰富手段,主要从教学模式、评价机制、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来开展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三、慕课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探讨
(一)构建合理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课堂讲授新知识,学生课后消化吸收”,转变为“学生课前通过网络视频在线学习新知识,课堂上通过教师的答疑解惑、同学问的讨论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吸收”;课堂教学由原来的教师一人主讲转变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其根本目标就是尽可能地使用各种学习资源和手段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潜能。
线上通过互联网将新知识的传授从课堂提到了课前,学生充分地利用优质教学资源,观看视频自主学习,并整理相关疑难问题;线下在课堂上,教师针对重点、疑难问题予以详细讲解,与学生互动讨论深化其自学的理论知识。这种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手中移交给学生,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角,由被动的“听”变成主动的“学”和“讲”,不仅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同时也不断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则由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交流反馈,成为课堂的主导,保证教学高效有序地进行。 (二)优化课程设置,革新教学内容
慕课背景下的混合教学模式需要加强“教”与“学”的调研,合理优化课程设置,体现重基础和个性化的特点,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发挥课堂教学和慕课教学的各自优势,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革。
1.处理好三个课堂问的关系,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教学学时
慕课背景下有三个课堂,第一课堂为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为网络视频,第三课堂为实践教学,要合理地安排这三个课堂的学时数。将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作为一个系统加以规划调整,建立包含基础课、核心课和实践课的体系,实践教学占全课程总学分的比例不低于30%,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合理配置实验教学的内容和资源,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增加综合性和创新性强的实验内容,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教学实践,在课外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实现理论知识的转化与运用。
2.革新教学内容,开展专题讨论
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更新较快,专业课的某些教学内容会有些陈旧,教材中的很多知识点自成体系,和实际应用较为脱节,因此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筛选和精炼,增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慕课背景下,学生大都是在课外学习教材内容,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网络视频教学内容,将经典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当前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的介绍融合起来,实现教学内容的传统性、时效性、先进性和全面性的多元化结合,增加学生对学科发展前沿的了解和兴趣。
慕课教学中的网上视频学习不是传统大学教育的替代品。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老师、同学问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对于提高其学习效果是非常重要的。课堂上教师开展与课程相关的专题讨论,将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或收集资料进行专题讲解,然后加以讨论或评论。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合理把握论题的范围和深度,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激发创新潜能,这样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深入了解,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提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组建教师团队共同讲解一门课程
传统课堂教学中通常是一位教师承包一门课程的所有讲授内容,慕课背景下教学的信息量和工作量会大幅增加,单靠一位教师负荷过重,因此组建教师团队共同打造一门课程十分有必要。两三名专业课教师共同主讲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三五名专业教师主讲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每人讲授自己最擅长的部分(包括录制视频和组织课堂专题讨论),结合各自的科研经历和研究成果,让学生及时地了解相关学科的前沿,掌握理论、科研和实践融合的思路和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教学负担,还可以增加教学的信息量,为课程建设注入活力。
(三)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基本上是依据学生期末考试的分数,平时表现只占很少的部分,这种评价方式太注重结果。慕课教学更注重学习过程,将慕课平台的作业、测试、交流互动区及课堂上的分组讨论、课题汇报等纳入考核指标,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形成对学生比较全面的评价。
在慕课平台上,每章内容学完都有章节测试,将传统的考试变为一章一考,教师在慕课系统中设置题库,定期更新,每位学生的测试题目由题库随机生成。学生在慕课的交流互动区上的表现也可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指标,学生的提问、对问题的回答、讨论均可在该区域发表,这样不仅能增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交流积极性,也让评价更加透明。课堂上学生小组间的课题汇报、分组讨论均可作为课程考试的重要评分依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新理论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内化吸收。
(四)建设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慕课教学模式将各学科领域的教学名师与规模庞大的学生联系在了一起,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选择,这无疑给教师带来了压力和挑戰。因此,高校要积极探索建设高水平教师团队的方式和方法,努力提高教师团队建设的质量,才能使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和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1.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及时增补学科前沿,这些新知识的融入离不开教师的科研。因此要鼓励教师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积极参与科研及教学教改项目,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2.实行教学帮带制度
教学团队内教学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团队负责人,指导青年教师的听课、实验、课题研究等工作,通过实行帮带制度,发挥优秀教师的领头人作用和团队教学的优势,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3.鼓励教师去进修
加大教师培养力度,为教师创造走出去学习的机会,通过境内外进修培训、到企业挂职锻炼、开展学术交流、研究课题和开发教材等途径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与科研水平。
四、结论
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不是互联网与课堂教学的简单叠加,而是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本文仅从构建合理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置,革新教学内容,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和建设高水平的教师团队等几方面来探讨在慕课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期望能够拓展教学时空,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以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
[责任编辑:庞丹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28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