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数学思维,开展创造性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左永伟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即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
一、顺向思维,由因导果
很多人说思考问题时要多用逆向思维,但在实际操作中,顺向思维才是大部分人惯用的思维方式。加强学生顺向思维培养,就是要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规律,增加知识积累,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思考。这样的思维方式不容易出错,且符合小学生的发展水平。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有限,探究问题时往往会按照问题的发展规律思考,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的顺向思维能力培養,引导学生从事物的发展中找原因和规律,进而推出结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案例,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顺向思维,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可以使其思维更加灵活。
例如,一辆公交车里有30名乘客,到新世界百货时下去了10名乘客,又上来了6名乘客,此时公交车里一共有多少名乘客?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由因导果,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计算,先用总人数减去10人,得出结果后再加上6人就是公交车共有的乘客。这种根据题目寻找自己所需条件再进行计算的方式,是小学生最开始学习的数学运算知识,即使以后学习了更便捷的计算方法,这种顺向思维也是惯用的思维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顺向思维,让他们学会由因导果,从而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逆向思维,由此及彼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形成顺向思维后,才能慢慢形成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不仅能够完善小学生的认知系统,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学生用逆向思维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要想提高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教师应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维训练和引导,还可以从学生的感情认知角度出发,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运用逆向思维找到问题的突破口。笔者认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多练习,学生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充分理解和掌握后就能在练习中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当一些数学问题从正面找不到突破口时,我们就可以改变思考方式,从反面进行思考。
学生如果只有顺向思维,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解题的方法和思路会更狭隘。例如,在算出“5+6=11”后,教师可以问学生“11”是哪两个数的和,学生答可以是“5和6”,也可以是“4和7”。运用逆向思维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如在学习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反推:如果有了面积是否也可以给出不同图形的长和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三、横向思维,举一反三
加强小学生的横向思维就是让学生突破问题本身,找到一些类似的问题、事物,找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并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解决其他问题的过程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遇到无从下手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放下这个问题思考另一个全新的问题。当新问题有了答案后,或许会对之前的问题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例如,教师让学生剪一张小正方形的纸,在只剪一下的情况下,怎么才能剪出一个十字形呢?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学生是茫然的,他们的思维能力还不够解决这个问题。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多找几张纸,让他们自己动手尝试找出正确的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只看问题的本身,而要从横向、纵向等不同方向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全面地思考问题,从不同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学到有用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横向或纵向思考,可以活跃他们的思维,使其在遇到问题时不拘泥于一种方法。
总之,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基础没打好,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会遇到困难,所以教师一定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应用顺向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能够更加灵活地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 江苏省滨海县陈涛镇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030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