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模型、样态和工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项目化学习是通过合作探究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项目化学习的基本模型是“问题驱动—持续探究—成果展示”,并进行全程评价。“研中学”和“创中学”是项目化学习最基本的实践样态。设计和运用学习单、思维导图和评价量规等学习工具,能有效促进学生深度参与项目化学习。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基本模型;实践样态;学习工具
近年来,随着教育目标聚焦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通过合作探究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项目化学习作为这类学习方式的代表也备受关注。项目化学习具体该如何实践?对于习惯了学科教学的教师来说,这是个难题。因此,对项目化学习的基本模型、实践样态和学习工具进行梳理和诠释,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一、项目化学习的基本模型:基于大单元学习的建构
项目化学习是以大单元学习方式呈现的[1]。实践中我们可以遵循大单元学习的构成方式,以“主题驱动—持续探究—成果展示”为框架建构项目化学习的基本模型(如图1)。
(一)问题驱动
什么样的问题能黏住学生,驱动学生进行富含高阶思维的持续探究?首先,问题要有情境性,要与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相联结;其次,问题要有挑战性,要立足学生已有经验,聚焦学科核心概念,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再次,问题要有开放性,要能调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综合以上特性,项目化学习中需要探究的问题应是:从内容上看,它跨越学科,是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或模仿社会现象的虚拟问题;从结构上看,它是蕴含着多个相互关联小问题和次任务的复杂问题;从答案上看,它是没有固定答案,需要学生通过探究,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劣构问题。
具体操作时,该如何提出这样的问题?问题可以分由何、是何、为何、如何和若何五种类型[2]。项目化学习中所要提出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是:①“如何”,即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②“若何”,即如果发生某种情况,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如何”和“若何”强调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探究和问题解决,有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有助于知识的建构、迁移和转化。
(二)持续探究
项目化学习要求学生要像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新闻工作者一样,在真实情境中持续探究。探究的过程是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技能、发展思维、建构知识、形成态度价值观的过程,内容大致包括:①分析问题。即通过教师设问和学生讨论,澄清问题,把主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再把小问题转化为一个个小任务。②制订计划。即学习小组根据组员的个性特点与经验基础分配学习任务,按教师规定的进度撰写小组学习计划书。③寻找对策。即小组按计划书进行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的方式可以是调查式、体验式、实验式、思辨式[3]。探究的组织形式是个体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学生在探究时,教师要提供探究的支架。支架可以是一条问题链、一张学习单,也可以是一件范作,总之要方便学生“攀爬”。
在探究空间上,项目化学习应打破教室的限制。除了在固定的教室学习外,教师可以把课堂搬到互联网上,通过QQ群、微信群组织教学,结合App、Web等工具进行探究学习;还可以把课堂搬到问题生发的生活现场,让学生在复杂的情境中去经历思维的生长和解决问题的曲折,建立起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在探究时间上,项目化学习还应打破课的限制。教师可以把课内与课外联结起来。课内,学生在教师与同伴的支援下进行分析、评价、创造等;课外,学生利用社区、场馆、互联网等收集相关资料、识读理解相关知识、动手制作相关作品……这样,课内学习与课外學习、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个体学习与群体学习形成了互补,拓展了探究的长度、宽度与深度,实现了项目化学习的全景化。
(三)成果展示
这里的成果是指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产生的创意作品(模型)或研究报告。成果是学生对驱动性问题的积极回应;成果蕴含着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成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包含了个人与集体的智慧。
成果展示包括三个环节。环节一:展示和汇报。学习小组把成果分成若干部分,由组员分工分别展示。展示的方式可以根据学习成果的特点选择PPT讲解、情境表演、实验演示等等。此外,小组还要汇报成果背后的“为什么要做”“如何做的”“碰到问题是如何思考并解决的”“还存在什么问题”。环节二:质疑和答辩。展示和汇报结束后,教师和其他学习小组针对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进行问询和质疑。项目学习小组对问询和质疑进行解释和答辩,对确实存在的问题要记录,并在成果展示结束后加以改进。环节三:评价和反思。评价分两个层面:一是评价项目学习小组的总体学习情况;二是评价小组内组员的个体学习情况。评价内容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评价主体可以是其他小组的学生、教师,甚至学生自己;评价方式是根据评价量规进行分值、等级和文字描述。评价结束后,学习小组要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行反思,对学习成果进行二次修改。成果展示还可以通过网站、电视台、展览会等平台进行。[4]
(四)全程评价
在项目化学习中评价不是仅在成果展示阶段进行,而是贯穿于项目化学习的整个过程。实施全程评价可以使学习评价与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学习成果保持一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成果与学习目标同频共振,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元认知的发展。
全程评价主要有三个环节。环节一:学前认知。学习前,师生聚焦学习目标,围绕“需要完成哪些任务”“完成到什么程度”“如何完成”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磋商,从而确定任务,制订学习成果评价量规和学习过程评价量规。这样,学生就对自己即将开始的学习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知。环节二:学中调控。学习中,学生以评价量规为标准,内视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自我监控。当出现分工不合理、讨论声音过大、数据前后矛盾、研究方法不科学等问题时,要对照评价量规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整,从而保证学习活动合理规范。环节三:学后反思和评价。学习阶段结束后,学生对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梳理、回顾和小结。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①我们是如何开展学习活动的;②我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③我们还存在什么问题。最后,师生借助评价量规对小组和个人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阐释评价依据。 二、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样态:源于“做中学”的演化
项目化学习源于“做中学”。这里的“做”不是简单、机械、被动的动手制作,而是目标指引下的充满思维含量的实践。“做”是“学”,“做”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深度理解、不断建构的过程;“做”的成果是学生对核心知识理解后的创新表达。在项目化学习中,“做中学”主要演化为两类实践样态:“研中学”和“创中学”。
(一)“研中学”
“研中学”,就是学生围绕身边的一些社会问题(现象)或学术问题,展开小课题研究活动,最终基于证据形成研究报告或课题小论文。“研中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会科学研究,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深刻理解相关学科知识的意义与价值。以“学生遵守‘餐饮之礼’的情况调查”为例:
第一步,澄清问题,明确任务。引导学生分析遵守“餐饮之礼”的表现和有失“餐饮之礼”的具体行为有哪些。明确研究任务为:①观察和统计学生各种失礼行为的具体数据;②访问和调查失礼行为背后的主客观原因;③寻找纠正失礼行为的对策,并撰写调查研究报告。根据任务制订小组研究方案。
第二步,现象调研,选择对策。学习小组合作展开实地调查,采集、整理失礼行为的相关数据。采访学生、教师、家长、专家、食堂工作人员,综合分析造成失礼行为的主客观原因。学习小组结合统计数据和采访信息讨论“如何遵守‘餐饮之礼’”,并形成对策。
第三步,撰写报告,论证报告。首先,各小组撰写研究报告。其次,组织研究报告论证会,各小组汇报、交流研究报告,由学校德育处教师、食堂工作人员、学生代表组成的评审团对研究报告进行论证。论证中出现对立的观点时,还可以组织辩论。
第四步,修改报告,成果发布。各小组根据评审团提出的建议二次修改研究报告。利用學校电视台,各小组以PPT讲座和情景模拟表演的形式向全校师生发布研究成果,从而扩大研究影响力,真正发挥教育宣传的作用。
学生在研究中大胆走向社会,科学观察生活现象,与不相识的人进行对话,展开调查活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得到提升。真实情境下的研究也使渗透其中的“数据统计”“调查研究报告的文体结构与撰写方法”“PPT的设计和制作”等知识与技能充满了生活气息,使学生明白了将知识置于生活、置于科学研究的真实意义。
(二)“创中学”
“创中学”,就是学生围绕某项任务需要,进行创意设计,最后创制具有原创性的产品或产品模型,有时可以附带产品说明书。“创中学”,一方面要在创意设计时传承和借鉴前人的知识经验,另一方面要在具体的任务情境中产生新的知识和见解。以“在指定河段设计一座桥”为例:
第一步,分析和分解任务情境。出示四幅本地区不同河段的图片,提出任务“请在指定河段设计一座桥”。引导学生分析:“这四个地方能建一样的桥吗?为什么?”“如果建不一样(一样)的桥,那该建什么样的桥呢?”“这座桥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若用有限的卡纸做一个桥的模型,该如何做呢?”通过分析,把主任务分解为:①认知桥的类型、结构和造型;②根据桥的具体功能与周围环境确定桥的类型,设计桥;③小组合作用1张8开白纸、2张A4彩色卡纸制作桥的模型;④小组合作展示桥的模型。
第二步,学习和借鉴前人经验。学生自主浏览数字博物馆“中国古代桥梁博物馆”和“现代桥梁馆”,认识桥的基本类型、结构及其代表作,了解桥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演变,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分析一些著名桥梁的功能与设计意图,同时学会绘制简单的桥梁设计示意图。带领学生实地探访河段地理环境,以及同一河段上其他桥梁的设计特点,充分认识桥的样式与具体功能、周围环境的内在联系。
第三步,设计和论证桥梁方案。连线桥梁专家,结合专家意见明确设计标准。小组协商从工程、材料、技术、美学等角度进行结构、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创意设计,绘制桥梁设计示意图,完成设计方案。组织“设计论证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各小组的设计方案进行论证。
第四步,制作和展示桥梁模型。研究范作,学习模型制作方法,特别是一些传统的架构技能。小组合作,充分利用材料的特点与数量制作桥梁模型。组织“桥梁招标会”,各小组合作展示和讲解桥梁模型,其他小组和教师从科学性、审美性和创新性角度对作品的结构、造型、功能和牢固度等进行质疑、评判和打分,得分高者“中标”。
设计桥的过程是学生对“桥梁文化”充分理解后的实践创新。每一件作品都是学生在工程、材料、技术、美学等视角观照下的综合表达。此外,“创中学”还可以通过完成创编一个文学形象、设计一张观光地图等任务来开展。
三、项目化学习的学习工具:指向深度参与的设计
项目化学习的过程复杂而曲折,学生往往受限于经验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就要设计一些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建立各项任务的研究逻辑,让学生在正确的轨道上开展项目学习。
(一)学习单——从已知走向未知的“脚手架”
学习单是帮助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的“脚手架”,其理论背景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学习单时,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然后根据学生思维水平发展的规律在“最近发展区”设计任务或者问题。学习单分“自学单”和“共学单”两种:“自学单”的内容主要是学生个体通过自学就能领会的知识和1~2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共学单”主要是设计一些能突出学习重点与难点,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学习时,学生先根据“自学单”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搜集信息积累知识,通过尝试暴露学习问题。而后,学生以“共学单”为支架分配角色任务,确定合作方案;围绕“共学单”上罗列的任务有序地进行分析讨论,绘制解决问题的思维导图;在资源共享与创意分享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共同完成学习项目。学习任务单记录了学生学习的轨迹,是教师监测学情的一种工具。
(二)思维导图——思维探究过程的“显示器”
思维导图是项目化学习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思维工具,它主要展示探究时大脑的思维过程,体现思维的可视性、逻辑性、发散性和开放性,能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思维导图的形式有树形图、花形图、气泡图、鱼骨图、时间轴、表格等。运用思维导图方法如下:在项目分析时,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概念图,初步梳理概念与知识、概念与概念、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把主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并按完成的先后顺序绘制鱼骨图或时间轴。在项目探究时,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气泡图进行小组分工,引导学生利用气泡图或多项流程图来勾画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与策略。在成果展示时,可以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回顾、整理自己的学习经历,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得失。
(三)学习评价量规——开展探究活动的“导航仪”
学习评价量规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是学生有序开展探究活动的“导航仪”,是学生素养发展的“航标”。在提出驱动性问题和设想最终的成果形态后,教师和学生就要根据学习目标与任务,从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两个维度协商设计学习评价量规。学习过程评价量规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探究、沟通合作、自我调控、技术应用等方面设计评价标准;学习成果评价量规主要涉及学习成果的条理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审美性等多个方面(如表1)。评价内容应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行为保持一致。
厘清一个基本模型、两类实践样态和三种学习工具,有助于项目化学习的实践。但项目化学习绝非有此便可一蹴而就,教师需要更新课程意识,整合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设计项目化学习课程;需要学会大单元设计,基于学生生活和学习经验,组织模块化教学;需要变换课堂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化身为学生经验建构的引导者。
参考文献:
[1][4]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8:27,105.
[2]胡佳怡.从“问题”到“产品”:项目式学习的再认识[J].基础教育课程, 2019(5):31.
[3]谢宇松.项目学习的三种基本课型[J].教学与管理, 2019(1):24.
责任编辑:杨孝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189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