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高中物理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为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重视程度不足、兴趣不高等問题,严重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是指教、学和做三方面之间的有机统一,要求学生在做中学,教师要在做中教。本文将具体分析教学做合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与策略,希望能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物理教学;学习兴趣
   教学做合一是陶知行先生所提出的三大教育主张之一,也是他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指在教学中要关注教、学和做三方面之间的有机统一,学生要在做中学,教师要在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符合学校的教学要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育教学改革。
   一、在情境中绽放思维之花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一样。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方式利用一些新颖、奇特的教学内容和生动的表达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他们的学习欲望,如趣味性的课堂互动小实验等。比如在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时,创建教学情境,以划船横渡一条较宽的河为教学情境,分析划船过河的过程中船受到的力有哪些,这些力的特点,对船起到的作用以及船实际的运行轨迹等。在情境的创设中要体现出物理教学的特点,紧扣本课的教学内容,体现出教学中的重点。必要时,还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形成情感方面的共鸣。结合实际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学习力的合成的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的运用能力。也能使学生在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思维的发展,为学生创建更加有趣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物理学习的综合能力。
   二、在概念中扎深学习之根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十分抽象,为了降低教学难度,教师可以采用设计演示或是分组的“教学做合一”方式开展教学,以此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规律明晰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在学生遇到问题和困惑时,教师则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让他们顺利完成探究过程。这种教学做合一的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又可以提升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摩擦力》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对摩擦力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探究活动。首先,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猜想一下,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应该与物体的重量有关。”“和地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笔者继续提问:“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验证这些想法呢?”之后,笔者为学生提供了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木块等物品,让他们在小组中进行实验的设计和尝试,然后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分别通过改变长木板上的木块和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等方式测量摩擦力大小,以此得出了物体表面受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的结论。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笔者则与他们一起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如拉的速度过快或是过慢,没有选在合适的时候读数等。这节课中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了进来,他们对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记忆深刻。
   三、在活动中挖掘兴趣源泉
   在学生的课余时间,教师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器材设计出与物理知识紧密练习的教学做合一的活动或是竞赛,让学生通过有趣的课外生活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课外教学做合一的竞赛活动并不是学生简单的休闲活动,而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能够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在竞赛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指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活动结束之后让学生进行总结和回顾,以此从中提炼物理知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例如,在《圆周运动》这一章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洗衣机模仿大赛”的活动。教师准备一条毛巾和一盆水,将毛巾放入水中占满水,然后让同学通过圆周运动的方式模仿洗衣机甩干衣服的过程,最后对毛巾进行称重,重量最小的学生获胜。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为优胜者颁奖,让冠军说一说自己的心得,并请学生思考一下:为什么毛巾中的水会被甩出来?甩出水的多少与什么有关?举办这种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印象,体会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用物理解释身边的现象。二是以此让学生感受物理的乐趣,提高他们对物理学习兴趣和欲望,为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施凯凯.“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求知导刊,2019(08)
   [2]李靖.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思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赤子(上中旬),2015(07)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296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