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式”教学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志强
“导学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调节师生的情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参与质疑释难,成为学习的主人,并逐步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获取知识和探索研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营造氛围,诱发参与
学生的学习动机强烈,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兴趣高,就会自觉地、积极地、带有创造性地去学习,使学习变得轻松且充满乐趣。课堂上,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要爱护学生,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要保持一个好心情,面带微笑的进课堂,学会蹲下来和孩子们说话。教师要经常在每节课的课前问孩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可以开始了吗?在课将结束的时候问学生们:这节课,你快乐吗?然后根据学生是否快乐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儿歌、故事、谜语、幽默的语言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快乐地参与教学活动。这种“民主、快乐”的教学氛围,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焕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在导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从教学内容入手,采用实物、故事、游戏、设疑等形式创设情境、设置悬念,从而引趣生情,诱发学生主动探索,使学生一开始便进入自觉学习的状态。如在学习“认识几分之一”的内容时,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分苹果(手掌拍一下表示分得一个苹果):①6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吃,每人吃几个?(3个)②4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吃,每人吃几个?(2个)③2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吃,每人吃几个?(1个)④1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吃,每人吃几个?(半个)。在第四种分法里,学生只能回答出每人吃半个,但无法用手掌形式来表示。这时,老师趁势提问:“怎样来表示这半个苹果呢?”学生由此疑问自起,睁大眼睛看着老师,急切地想从老师那里知道答案。这样,师生间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为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创设了最佳的乐学情境。
二、自主探索,激发创新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所以这一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通过积极主动尝试、探索,自己发现问题,小组探究讨论问题,全班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是教学的关键,包括确定目标、探索新知、精讲点拨三个环节。
(1)明确目标导学引路。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学习效果。在这一环节,教师必须以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启发开拓为目的;以引导、启发、多样性为原则,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导学目标。让学生在探索中有章可循,更好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学习目标的明确,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确定学习目标后,教师积极组织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形式(个人思考、同桌讨论、小组交流),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推理、质疑、迁移等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会探索、合作、判断,主动感知,理清思路、寻找答案、获取知识。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引导学生依据设计的导学目标自行动手操作,即使用割补、剪拼、组合等手段寻找计算方法;再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掌握不同计算面积的推导方法。这样在加深对新知理解的基础上,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达到了相互促进与提高。
(3)精讲点拨,内化新知。在学生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诱导学生勇于说出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从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在这一环节,教师对全体学生均能掌握的知识,只须集中肯定,对部分学生才能掌握的内容,则由学生当“小老师”当众释疑,教师只作适当点拨、矫正和补充,凡多数学生都无法解答的问题,教师则抓住问题的关键,讲清实质,同时授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维,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使他们真实感到教师是他们的朋友,没有距离感,让他们在这种和谐的学习情境中自我检查、反省、内化,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三、巩固深化,促进提高
(1)练习评价,巩固深化。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在师生合作交流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教师则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设计一定的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巩固深化新知识。练习设计应注意层次性、思维性、开放性、趣味性,力求形式多样,讲究实效,及时检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都能做到抓基础、求开放、促发展。
(2)归纳小结,促进提高。归纳小结是教学中最后一个过程,主要是突出新知识,再现重点,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畅谈本课的收获与体会,归纳所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通过整理形成知识的体系,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自释疑难,教师则给予梳理、补充,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明朗化。这样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优秀学习品质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导学式课堂教学采用学生依据导学目标,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解决的学习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讨论、研究,主动获得新知,用新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并主要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知识的重难点及学法指导上下功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6912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