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就要付出相当程度的脑力劳动。因此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厌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满堂灌的影响下,学生只是被动的与那些干巴巴的抽象数字打交道,毫无兴趣可言,学生上音体美课的时候就欢呼雀跃,兴致勃勃,一上数学课就无精打采的。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呢?究其原因,可能会有以下的几点:一是数学课上学生大都是正襟危坐,先听老师讲,再做大量的习题巩固新知。二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老师注重评价学习的结果,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老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气氛沉闷。如何让学生像喜欢音体美课那样喜欢数学课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入手,才能使我们的学生爱上数学课。
  1 多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兴趣。教学中如果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创设一种模拟生活的情境,能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亲可近的,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逐步产生求知的欲望。如教学“打折优惠”时,我就创设了到商店购物的虚拟情境,让学生动起来。我收集商品图案和价格,当作商品,让一名同学当售货员,然后让其他学生购买商品,在同学购买的过程中,售货员“打折优惠”并变换方式,要求同学在本子上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对,谁就有经商头脑,是大赢家。学生们兴奋起来,把课堂当商店,兴致勃勃地边选购商品,边计算,非常认真,然后让学生们总结体会打折优惠的意义。我看到那积极参与的热烈场面,连平时不爱写作业的学生也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之中,感到非常欣慰。
  1.3 开展游戏竞赛,提高兴趣。根据学生好动,好胜,好强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可适当开展一些竞赛和游戏活动。如:口算大王比赛,登山夺红旗比赛,小组对抗赛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1.4 加强操作,提高兴趣。心里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是从动作开始的。只有让学生自己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不在教师的指令下默默接受,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同时得到发展。动手操作活动,以动促思,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进行探究。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让学生画角、做角、贴角,巧用三角版摆不同度数的角,从而突破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难点。这样教学,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多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这里的问题指学生迫切希望解答关于数学教学内容的疑问。问题情境则是指在心气未至时在学生形成认知中突然提出问题或接受教师提问,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这样的情景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机一动想出来的,而是在备课时就应精心策划的。比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给你一把20cm长的尺子,怎样测量远处一棵大树的高度,或者怎样测量教学楼的高度。类似这样的问题,学生心理上感觉:既然是老师出的题就一定有解决办法,于是学生就会调动起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当然教师最好允许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因为这些讨论往往容易使思维集中在一点上,更容易靠近或达到目标。教师一定要把握火候,适当地、逐渐地引入相似的原理但不出现概念,在原理的帮助下,学生们便会顺利达到目标。这里还需要注意一点,就是一定要保证让学生们自己体验成功的快乐。假如快到终点了,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就直接把答案告诉了学生,那前面的精心设计就会大打折扣,所以一定要让学生们自己得出答案。假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始终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有一定的补救措施――教师另行创造相似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得到满足。虽然后者效果不及前者,但毕竟能够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
  3 尽量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让他们喜欢数学课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课堂中的评价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评价得好,学生劲头十足,思维空间扩大,会对下一知识掌握得好。评价不得体,学生会失去兴趣,郁郁寡欢,积极评价时不要吝啬表扬。比如,学生发表了一个有创新的见解,教师可以竖竖大拇指,或者让全班鼓鼓掌。学生的回答不成熟时,教师可以这样鼓励:“你能再想一想吗?能否说得更完美些?”“谁愿意帮助他?”教师要避免直接否定的评价,也要避免同学间的嘲笑。总之,要调动学生更积极主动思维,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回答问题时无后顾之忧。
  4 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喜欢学习数学
  一说起数学老师,很多人的印象就是:不时尚、严肃、不苟言笑、严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呢?其实原因就在于以往的数学教师只采用一种方式教学:讲授法。而且在讲完后会布置铺天盖地的作业,使得学生不得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头扎进数字堆里。这不是讲授法本身的错误,而是教师没有意识到单一的方法会引起学生的厌恶情绪。因此,在现代数学课堂里,应该看到的是多种方式共存的局面。这就需要教师放下架子,改掉数学本身严密性和逻辑性的严肃脸色,配合现代科技所提供的各种教学手段,试用各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寻找问题,避免枯燥的演练。我在讲“同类项”时,引入了“找同类项朋友”的游戏,学生们手持一张卡片去找与自己卡片为同类项的卡片持有者,找到了便坐下,被“挤”走的学生则去找自己的搭档,学生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很快掌握了同类项,并且锻炼了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步伐,立足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教,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从而达到自学自乐的状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05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