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作文难点 提高交流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艳玲
文章是人类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它在人的交际过程中具有其它任何工具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人物的成功轨迹充分证明:他们先进思想的传播,重大发明创造的推广,大多是以文章做为载体工具而完成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任务。
作文是语文基础知识、思想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展示。作文水平的提高非一日之功,需要日积月累,由浅人深,由易到难逐步推进,逐层提升。正因为这样,被一些急于求成的学生视为畏途,被一些急功近利的教师视为最大的教学难点。这种情况导致作文教学效率低下,难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1 作文教学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1.1教学整体设计不合理,不严密。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不仅与阅读互为双翼,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外显为一个人的语文素质。但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不仅无标无序,且题目重复又重复,单调加单调,给学生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教师没有写作教学的合理计划,学生没有写作提高的渐递梯度。具体表现为:①走马观花。即写作训练跟着阅读教学亦步亦趋,学什么课文,写什么作文。比如,关于七年级写景状物的散文,学了课文之后便让学生以景物为描写对象,或即景生情,或托物言志。作为单项训练未尝不可,但如果是为了配合阅读教学而置学生的写作现状而不顾,则劳而无功。②没有层级过渡梯次。在作文训练之初教师便把全套本领、所有要求全方位下放,在学生根本未曾达到应有水平时却以高标准、严要求来强化作文教学,以期学生一步登天,写出十全十美的作文来。这种没有过渡的作文教学,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写作信心,造成初一讲审题、立意选材,到了八年九年还是讲这一套,学生听烦了,老师讲腻了,而成效甚微。
1.2教学与学生实际严重脱节。教师本身因为对作文教学缺乏应有的热情,加之作文批改量过大,害怕批改作文或批改时粗枝大叶,学生得不到切切实实的有效指导,自然也使得他们减弱写作的热情而怕写作文。这种情况表现在作文教学的四个环节中(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由于计划盲目,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该上作文课了。临去教室的前几分钟教师还没想出合适的作文题目,直到走进教室才挤出一个题目来。这样的命题根本谈不上符合学生实际,让学生产生真情实感。接下来的指导则是简单化、套式化,引而不发,疏而不通。越指导,越僵化,长期如此,将学生的灵气全磨灭了。再说批改,一是习惯于精批细改。劳而无功,大多数学生根本不关心评语,只看一眼分数便罢。那是因为老师的评语从小学到中学全是一套话;二是批改拖沓,一篇作文拖上十天半月,学生自己写的什么都快忘光了。批改出现这些现象,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所导致,独揽批改大权且讲评随便,药不对症,学生作文写了不少,但微乎其微。
1.3与阅读和生活隔断。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作文教学基本与生活脱节,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生活也不能化为作文素材,学生作文时文思狭窄,硬挤强凑,自然文不成篇。另外,读与写分离,阅读与作文脱节,读不能很好地为写服务,写也无法促进读。
2 突破作文难点之主要对策
针对于上述现状和问题,我认为作文教学必须解决以下几点,才会取得突破性进展。
2.1制定科学的作文教学体系和计划。体系和计划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实际。既要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又要有可达到目的合适提前量。所定计划要确保学生通过主观努力客观上行得通,不能成为学生的障碍;要细致、明确,哪个学段应掌握哪些要领,达到怎样的写作水准,应运用的表达方式等都要具体明确。教师要胸中有盘棋,学生应心中有颗子,教师教有方向,学生学有奔头。还要适时地查漏补缺,防止计划的随意性、教条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由浅入深,在不知不觉中步入写作的殿堂。这样,畏难情绪才会慢慢消除。
2.2激发写作热情。作文需要热情,而这种热情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此,作文的命题要围绕学生最关心的内容来确定,这样既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又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在作文指导时,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排忧解难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指导要根据症结所在,做到对症下药。
2.3改变批改方法。评改作文历来为众多教师所头痛。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敢于放手,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评改欲望,力争做到教师的面批、精批与师生互批、学生共批相结合,提倡写、评、改一次性处理。这样趁热打铁,学生就会兴致勃发,信息反馈快,评改质量高,批改费时少。
2.4多渠道拓宽作文之源。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写出好作文的源头。教师要尽可能地运用一切手段来拓宽学生的视野。首先,阅读与写作要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中善于捕捉名篇佳作中的闪光点,通过对课文的仿写、改写、缩写、抄写、补写等各种形式,培养学生多角度利用课文的能力;其次作文要与生活紧密结合。目前,初中学生一是不会关注社会}二是生活面太窄。要想拓宽学生的选材面,就要组织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生动的具体事例。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写随笔、记日记,养成日写百字、周成一篇的良好习惯,并在学生完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之后,写创造’型作文。
作文难,难在何处?难在教学观念的陈旧,难在教学方法的僵化,难在没有很好地学习研究新课标。语文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对此我们应该深切地反思,要努力改革并积极进取,结合学生的实际,突破作文难点,提高交流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43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