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明荣

  摘 要: 数学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本文对导致高中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高中生 数学学习困难 成因 对策
  一、造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1.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中三年级,通过大量练习,学生的成绩会有明显提高,这是因为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成绩便可得到提高。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对知识的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更高了。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于是在学习能力有差异的情况下出现了成绩分化,所以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特别是高一年级,进校后,代数里首先遇到的是理论性很强的函数,再加上立体几何,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又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起来,这就使一些初中数学学得还不错的同学不能很快适应而感到困难。
  2.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数学学困生对数学学习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意志薄弱。他们厌恶数学,感觉数学枯燥无味,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或者是一次尝试失败,甚至一听是难题或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念。有些学困生自控能力弱,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成绩一旦滑坡就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也有的学生认为“数学是聪明人学的,我这么笨,学不好的,所以没兴趣”。总之,在这些学困生的眼里,数学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3.被动学习,学习习惯不良。数学学困生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订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老师上课要讲的内容不了解,上课不会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学习习惯。他们自控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干扰,会出现边听课边玩的情况。他们上课的注意力不易集中,不愿意开动脑筋思考并解决问题,其中有超过一半的学困生认为自己“上课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无法集中精力听课”。
  4.学习方法不妥。还有的学困生缺乏数学学习策略,不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备,不会反思调控自己的数学认知过程与方法,未能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先复习、后做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还有部分同学上课不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5.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数学学困生的影响。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职业、是否单亲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及家庭居住环境对数学学困生有一定的影响,有的学困生由于父母离异或父母感情不和而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影响了学习。不少数学学困生因此而厌学逃学、上课睡觉、不交作业,从而造成了数学学习困难。
  二、针对数学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1.尊重每一位学困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说:“人需要感受到自己被他人接受,孩子需要感到自己被家长和老师的接受。”可以说,不被教师接受的学生,往往会变得消极、被动、厌恶学习,甚至具有抵抗和破坏情绪,因此,教师就一定要在自己的教育过程中真正接受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如果教师能这样做,就一定会使师生间产生感情共鸣,并以此化为他们学习的内趋力。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对待学困生,首先要善待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对他们加强目的性教育,调动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老师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高度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数学情感素质的重要内容,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注意编选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探索性和应用性,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数学学科特有的数与形的表象美,知识结构内在的逻辑美,数学语言的简洁美,思想方法的奇异美,数学式子的对称美等,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困生走入正轨,获得成功的体验。
  3.培养学习意志,不断克服困难。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数学语言的简洁性,这些对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上都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数学学习并非是轻松愉快的事,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自我目标的实现。在数学学习中要解决问题就要克服困难,而克服困难则是意志的体现,在解题过程中既能充分体现学生的意志,又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在教学中用古今中外的数学家(如欧拉,高斯,牛顿,华罗庚,苏步青,陈景润等)的故事,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奋发上进,不辞劳苦,永攀高峰。
  4.跟踪反馈,巩固提高。转化学困生,教师应该有一颗恒心,要经常深入学生,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对有异常表现的应及时开导和鼓励,使他们学习步入正常轨道,但由于学习困难的“慢”生毕竟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能力比其他同学低,学习成绩常出现波动性变化,很容易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还需要经常开“小炉灶”,加强对他们的辅导,适当增加适合学生实际的试题或辅导资料,强化训练,弥补知识上的缺陷,促使他们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
  5.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关注学困生,与他们共同探讨问题,个别指导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重点、难点的知识要反复强调,帮助学困生理解。教学中既要重视学困生的双基,更要重视学困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总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深入、准确地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现状,针对不良的学习态度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学好数学。学生会学、好学、乐学应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356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