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超女”现象引发的教学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从小就不爱凑热闹,对于前阵子风靡全国的“超级女声”,可以说是不屑一顾、毫无兴致,对于同事和学生中盛传的“玉米”(李宇春的歌迷――‘宇迷’)啦、“笔迷”(周笔畅歌迷)啦、“PK”(指2选1的比赛)啦等等,一概不知其然(括号内的注解都是后来才搞懂的),对那些疯狂的“FANS(粉丝)”们更是感到不可理喻。
那是国庆长假的某个下午,当我随手调到湖南卫视频道,正在重播“超女”前三甲的决赛,我的观念却发生了转变。做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总是习惯性地从本职业的角度来思考“超女”现象对当前课改的启示:
想唱就唱 这是大赛最响亮、最煽情的口号,每个人都可以勇敢地继续自己的音乐梦想,即使离开令人眩目的舞台,仍然可以从“想唱就唱”的快乐中获得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勇气和毅力。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学生“想唱就唱”几乎是一种奢望。过重的学业负担,压制了学生爱唱爱跳的天性;即使是在音乐课内,由于我们过分强调“要唱得漂亮”而使得学生不敢响亮、自信地亮出自己的声音。本是给学生松绑的课程改革是否反被我们推入一个束手束脚的误区?
张口即唱 比赛中有一环节是由场外观众热线点歌,歌手随口就要清唱出三首观众随机点的歌曲。
对照我们自己,没有钢琴给起个调,有多少音乐老师能快速在多首歌中自如转换、跳跃?学生就更不用说了,平时依赖钢琴惯了,一到考查改成清唱,还有几人能把握音准呢?再有,学生积累的歌曲曲目实在太少,就连校级合唱队成员,要他们随机演唱自己拿手的歌曲,一个个都抓耳挠腮,相互“推让”。我们的新教材所选的歌曲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精选而成的,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就是记不住歌词呢?
张扬个性 “超女”总冠军李宇春被《时代》亚洲版评选为今年25位年度亚洲英雄人物的代表而成为其封面人物。这个21岁的小姑娘虽然跳舞不够好,声音也很奇怪,但是她却有潇洒大气的舞台表现,她的衣着、相貌、表演和声音都像假小子,甚至还喜欢挑选男歌手的歌曲来唱。
虽然我们在教学中也努力提倡“注重个性发展”,但是,到底如何张扬个性,怎样“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显然缺乏有效的方法策略。我想,个性化训练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是要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使其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源动力,培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以及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其次,教师要以独特的教育风格和个性,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起示范作用。由教师个性的影响力所形成特定的教学氛围,必将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比教材多得多的广博知识以及精深的专业技巧和教学设计技能,这是我们到老都该做的“日课”呀!试想,假如我们“几十年如一日”地重复抄写教参、教案,学生的个性从何而来?
当然,“超级女声现象”也有它功利的一面,作为音乐教师更应看到对我们教学有启发的一面,愿在此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同探讨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何秋瑜 浙江省金华市东苑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54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