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指出要提高高职高专人才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必须重视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简述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状况,分析了大学语文课在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改革大学语文课的教学。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教学 改革
  
  1 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近年来,关于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吁,在理论研究上已经逐渐得到重视,但在教学实践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还远远达不到高职培养的目标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特别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大学语文的教学,无论是规模、质量和效果都还有很大的差距。
  由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各校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而轻视语文类课程的教学,语文类课程的课时逐步缩减,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面临被“砍掉”的命运。
  大学语文的教学大都强调对语文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对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过于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完整而忽略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语法分析而忽略语感的体验,强调将少数课文掰开揉碎的“精读”而忽略对学生视野的开拓。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仍然是过去的“讲几段范文,写几篇作文”和“老三段”式,与高中语文的教学大同小异,造成学生学习心理上的疲劳和厌倦感,学校、学生的不重视,使得教师也丧失了教学的积极性,教学质量和效果显而易见。
  
  2 大学语文在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实用型专门人才。这一特殊需求要求高职毕业生除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在文化知识结构、思想道德修养、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达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一般要求,其中也包括对基本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要求。大学语文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应用性于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具有提高基本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以及各种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
  2.1 大学语文把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作为目标与追求。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反复诵读、揣摩,领会各种文章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方法;通过必要的习作锻炼,提高学生汉语的阅读能力、文字的应用能力与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沟通的能力。
  2.2 大学语文选择的文学作品,兼顾历史、哲学、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这些优秀作品能够体现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感受和思想,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
  
  3 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
  
  目前,加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氛围和共识已经形成,如何在有限的学时里,将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使之成为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内容,使学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真正受益,达到提高其人文素质和语言的表达能力的目标,是当前亟需解决得问题。
  3.1 更新观念,突破模式化教学。根据高职高专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立足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增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吸引力,使学生喜欢并积极主动的学习大学语文课程。
  3.2 教材创新。要开好大学语文这门课,有一本实用的教材是基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佳作如林,如何在这浩瀚的题材中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的确是个难题。
  目前大学语文的教材名目繁多,这些教材各具特色也各有侧重,但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还需要创新。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择,应着重考虑教材编写体系是否合理、科学,教材所选用的知识内容是否与学生当前或将来可能的生活和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是否有利于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否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究的空间,这一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尤其要考虑教材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职业素质。
  3.3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为了让大学语文教学走上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轨道,高职院校应尽快把对语文应用的研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可以组织力量进行调查、论证和实践,确定学生毕业时所应具有的语文能力,提供足够的语文课程训练,并对此课程的教学提出具体目标、要求,并采取一定措施保障教学质量。
  开设大学语文课,以“够用”为度,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从渊博的中华文化中吸取精华,增加语文知识,同时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针对不同专业和学生的实际,开设选修课、讲座等。如:为满足部分学生提高阅读、欣赏水平的需要,开设“名作欣赏”选修课;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开设“实用写作”、“商务写作”、“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为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应对社会和自我推销的能力,开设“演讲与口才”选修课;为提高学生的书法兴趣和书写技能,开设“书法”、“硬笔书法”选修课等。
  大学语文教学要突出语文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固守大学语文重文学知识、轻应用能力,重基础知识、轻动手能力的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有所取舍,应把应用写作教学、说话教学放到更突出的位置,同时改变单一的传统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可以实用一些,浅近一些,丰富一些;教法的选择可以丰富些,灵活些,多样些;学生的活动形式,自由讨论的机会可以多一些,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阅读、写作和说话能力上。同时,要用开放的眼光把握社会发展脉搏,体现“大语文”教学的前瞻性特点,要面向未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日后就业所需,适应学生发展需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优选教学方法。要转变教学模式,把学生带入实践的课堂,并注重横向联系,把学习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培养才干。同时也可利用现代丰富的信息资源和高科技手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达到光、声、影的和谐统一。
  3.4 与实践相联系,突出培养“写”的能力。高职院校的语言学习环境关系到语文教学的生存空间,要营造有利于语文学习的环境,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该把语文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设语文授课的科目或在专业课程教育中融入语文学科教育,鼓励学生认真学习语文。让学生写报告,写论文,写演讲稿,学演讲,开展热点问题的辩论,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
  开展一些实践活动,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职工作中的实际需要,开设“如何写求职信”等系列专题讲座;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校园主持人大赛”、“普通话大赛”,以及各类征文比赛、书法大赛,通过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自己办报刊,在实践中强化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形成“事事有语文,处处显能力”的“大语文”教学环境和氛围。
  总之,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任课教师,一定要突破传统的定向思维,跳出前人的陈规陋习,用开放的眼光,把语文教学置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 涂红梅.论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教育与职业,2007(11)
  2 朱淑娟.论大学语文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3 芦京昌.高职语文教学之我见.教育与职业,2005(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75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