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高职学生就业品质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小春

  摘 要: 高职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品质不高,已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就业乃民生之本,这一现象如不能尽快扭转,不仅潜在地影响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着社会的安全稳定。
  关键词: 就业品质 职业核心能力 就业现状
  
  近几年,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攀升,尤其受金融风暴的影响,高职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品质不高,已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就业乃民生之本,这一现象如不能尽快扭转,不仅潜在地影响着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着社会的安全稳定。
  
  一、高职学生的就业现状透视及影响高职学生就业品质因素探析。
  
  目前,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并存。沿海发达地区人才相对过剩,西部边远地区和县级以下地区人才稀缺,传统行业毕业生不足,热门专业毕业生过剩。这就造成了有事没人做和有人没事做并存的奇怪现象。
  2.社会歧视渐成大学生的就业壁垒。歧视就是社会和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不公平、不合理地对待不同性别、不同学历的应聘者,具体表现有:(1)许多用人单位拒绝聘用女大学生或聘用女大学生的比例远远低于男生;(2)有些用人单位过于追求高学历,中专生或专科生能做的事非要选择本科以上学生;(3)不少单位规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有工作经验者,但应届大学毕业生何来工作经验?(4)有些单位规定男生要1.7米以上,女生要1.6米以上,有的单位在招聘时排斥身体有残疾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等不一而足。
  3.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不多。受“学而优则仕”等一些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多数毕业生不愿自主择业,认为自己创业,有失脸面。他们大都向往工作相对稳定的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
  4.就业成本越来越高。由于目前就业市场条块分割,比较混乱,不少人才市场都是以营利为目的,操作不规范,再加上媒体不断炒作高职学生就业难,加剧了高职学生求职的心理压力,高职学生们奔波于各地就业市场之间,不断地发送求职自荐书,跑了不少冤枉路,花了不少冤枉钱,使得就业成本越来越高。
  5.部分高职学生自身素质不高。有些学生一旦从中学跨进大学校门,就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了,该歇歇了,于是上课打磕睡、发短信,课后上网玩游戏的现象并不鲜见,虚度光阴。三年下来根本没有学到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学会多少本领,以至于参加招聘面试时洋相百出,一问三不知,因而不能被用人单位相中。
  6.高职学生自我定位不准确,望值过高成为制约就业的瓶颈。长期的精英教育抬高了大学生的社会地位,高职学生也不例外。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大学生包括高职学生的观念还比较滞后,总以为毕业后到企业是做技术员的,就业的期望值较高,不乐意从第一线岗位做起,希望“钱多事少离家近”。择业时看重薪水,关注眼前利益,处理问题时犹豫不决,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不少毕业生感慨就业难,可是为什么有的毕业生就业时如鱼得水,有的毕业生却举步维艰呢?就业难究竟难在何处?其原因可谓错综复杂,每一个高职学生的自身条件和遇到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二、加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缓解高职学生就业难,提高高职学生就业品质。
  
  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方向,我们要在做好就业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就业体制等方面的同时,更要加强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一)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当今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职场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发生着变化,从重学历到重能力、重职业道德和价值观,人才的层次、内涵不断变化,日益丰富,“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和外语应用”等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忠诚、责任感、专业进取与创新、团队协作和职业规范”等职业道德、态度及其作为内核的价值观,成为现代企业、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对职业人才来说,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和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体的综合素质是在职业生涯中求职竞争、入职发展和晋职成功的重要因素。
  1.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体、职业价值观为内核的综合素质是求职竞争的重要条件
  求职就业是职业人才进入社会或者进入工作岗位的第一步,社会需要什么人,用人单位重什么?是职业人才就业竞争的关键。招聘单位除了重视学历和专业等硬件条件外,更重视“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道德与职业态度”两大类。在“职业核心能力”大类中,依照用人单位提出要求次数的多少,其顺序分别为:(1)沟通表达;(2)外语;(3)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4)分析和解决问题;(5)组织协调;(6)创新;(7)学习领悟能力,等等。在“职业道德与态度”类别中,其顺序依次为:(1)团队合作精神、亲和力、性格随和、开朗,谦和、乐意与人交往;(2)责任心、事业心、敬业负责、积极主动、细心肯干、认真细致;(3)适应能力强、承受一定工作压力、吃苦耐劳;(4)正直、诚信、为人踏实、忠诚;(5)不断超越、勇于挑战、追求卓越、进取心、自信心、乐观向上;(6)工作谨慎、自律、组织纪律等。
  2.职业核心能力和价值观是入职发展的基本动因和依托
  如今,一些单位在招聘时,往往要求招聘对象有一定工作经验,不太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除了招聘单位的就业歧视外,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缺失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如“对工作、对事业的责任感”、“与人协作的精神”,等等。2005年《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一书出版,该书实录了11位老板、CEO、人事干部所叙述的辞退应届毕业生的缘由,表达了这些老总们“恨铁不成钢”的懊丧和无奈的感叹。这些被用人单位在半年不到的时间内辞退的大学生,没有一个是因为专业能力不达标,恰恰是“怀揣高贵文凭”,“技术层面上一流”,而其根本原因是“根本不了解工作的意义,更别提对工作、对他人、对社会所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常常心浮气躁,把‘踏实、努力、谦虚、耐心’这些最基本的素质忘诸脑后”;“没有创新精神和主动性,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协调性弱,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有时不单单是人际关系极差,在工作中也必将缺乏必要的热情,不能融于社会”;“对单位的选择、职业的适应性以及求职于该单位的目的、动机等问题茫然不晓”,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我们培养的人才专业对路,但不少毕业生核心能力弱,价值观错位,在职业起步阶段就遭受失败。它从反面也印证出:职业发展,价值观是动力、是根本,职业核心能力是基本依托;职业的核心能力和价值观在工作场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职业核心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是晋职成功的内核所在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依靠什么才能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曾是比尔・盖茨七个高层智囊之一,曾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提供了自己很好的答案。2005年,他写了一本在大学生和职场人士中十分抢手的书:《做最好的自己》,这位让中国大学生着实崇拜的“科技骄子”,以自己人生的经历和事业成功的事实,介绍了追寻多元化成功,做“最好的自己”的认识和经验。他认为,人生成功在于六种最基本的行为方式: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这六种行为方式来源于六种最重要的人生态度:勇气、自信、自省、积极、同理心和胸怀;而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又来源于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他认为,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环环相连,构成了一个以诚信价值观为核心的“成功同心圆”。
  (二)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手段,是“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具体体现。
  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重申了一个原则:教育应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感受能力、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5―2006)指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为了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未来的教育发展应该是将‘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和行动圭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倾向,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扩充人的能力、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人,让每一个职业人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能幸福地生活。人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不断提高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能力,全面提高人的行动自由,不断“满足人的需求和进一步的愿望”。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单纯培养岗位的动手技能显然不够,更要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程克坚.新形势下构建高校多元化就业指导体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07).
  [2]周曲.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质量问题[J].前沿,2005,(11).
  [3]王伟廉.从课程视角找寻普通教育与专门教育的最佳结合[J].教育发展研究,2003,(07).
  [4]常爱芳.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报,2007,(06).
  [5]曾月英,吴昊,李常远,栾德林.思辨能力培养语境下的案例教学法研究[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49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