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生物教学插上兴趣的翅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占禹
多年来,中学生物教学的开展举步维艰,一是因为教材中的知识枯燥、琐碎,学生难以产生兴趣;二是因为不少教师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不够,采取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新时期课堂教学的需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深深地感到,只是一味地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我认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旺盛的求知欲,至关重要。我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问题,谈谈做法,以供商榷。
一、把握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教师要深入探究,多方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状态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分三种类型。
第一种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崇拜心理。这种类型的学生在刚接触生物课时,其心理状态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在课堂上,有的故意说话,有的做鬼脸,有的大声打呵欠……其目的在于引起老师的注意和认识。此时,教师绝不可动怒发火,横加指责,只需对他们多看几眼或提个小问题即可。下课后,再仔细询问其姓名、爱好、特长、课堂发生情况的原因。然后,向其讲明违纪行为的危害,并鼓励其努力学习。这样,学生的心理需要得到及时满足,便会迅速转化为对生物课强烈的学习动力。
第二种学生有着渴望得到教师认同的心理。他们大多数是成绩中等生,学习较认真,但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他们期望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期望老师帮助自己树立学好功课的信心,或者得到一些来自老师的鼓励和肯定的话语。他们在学习生物课时,精神非常集中。针对这种情况,每当他们准确无误地回答完课堂提问后,我便及时地表扬和鼓励。学生心情愉快了,学习兴趣自然高涨。
第三种学生有强烈的求知心理。他们是一些学习目的明确,成绩优秀的“尖子生”,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老师知识丰富,态度和蔼,能够生动活泼地上好每一节生物课,满足强烈的求知欲。如:在学习中,他们经常“打破沙锅问到底”。我在回答他们问题时,总是耐心地对他们启发、诱导。学生知识增长了,师生感情加深了,学习劲头更足了。
二、启发学生思考,利用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讲授新内容时,针对现实生活中与本节知识点相关的生物现象,提出若干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如:我在教授高中生物第三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的“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时,提问:“军事上为什么有的坦克称‘两栖坦克’?两栖类动物的代表有哪些?它们的生活环境怎样?其繁殖情况如何?它们的受精卵是什么形状?……”学生对这些情况虽有所了解,但知之不深,于是,他们迫切想了解这些情况,好奇心大起。此时我再讲清本节知识点,学生恍然大悟,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三、用形象化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的教师在讲课时,往往只偏重于本节知识点的讲解,授课方式常常死板教条,教法单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其结果是学生的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不佳。若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情绪状况,灵活使用一些形象化的教学语言教学,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化深奥为浅显,化生疏为熟悉,向学生讲述知识之后,教学效果和学生情绪则大不相同。如:我在“鸟类迁徙”教学中问:“在春光明媚,万木争荣,桃红柳绿的季节里,有哪些鸟类从南方飞回来了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燕子、大雁、布谷鸟……”接着我问:“到了金风送爽,菊花飘香,硕果累累的秋天,这些鸟类又到了什么地方呢?”学生齐声说:“南方!”我又问:“为什么这些鸟类要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呢?……”由此观之,教师通过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四、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感受学习乐趣
在趣味较强的章节里,采用形象化语言,进行直观性教学或创设教学情境,效果较好,简单易行。但在理论性较强的章节教学中,有的教师感到力不从心。如:高中生物的第五章“遗传和变异”,大多数教师是按照课本的程序编排讲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我在讲此章时,在对一般的遗传变异现象简单讲解后,注重讲三大遗传规律在医学、农业、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和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而使学生产生了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和规律”的迫切心理需要。在此基础上,再讲科学家发现三大遗传规律的实验过程,最后结合“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认识遗传规律。这样,既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明确,又可激发学习兴趣。
五、加强指导点拨,增强记忆能力
生物学每节课知识点较多,有时学生虽然理解了,但在复习时,缺乏科学的复习方法,死记硬背,往往浪费时间,效果不佳。这就需要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后,教给他们一些具体、简单、实用的识记方法。常见的有联系实际法、理解记忆法、图解法、表解法、识图法等。我经常使用顺口溜识记法,学生非常感兴趣。如:对有丝分裂的各时期特征,可用“间期表面静止,内部染色体复制;前期染色体出现,单体着丝点相连,核膜、核仁消失,纺锤体纵行排列,染色体散布期间,中期纺锤体清晰,丝与着丝点连,牵引染色体运动,移到赤道平面;后期染色体分二,纺锤丝收缩相牵,分移细胞两侧,形态数目同前……”记忆。又如,对氨基酸的种类及结构特点,采用“氨基酸,二十位,结构特点要领会,氨基羧基同碳位,R基团定种类”的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不仅便于学生区别记忆,而且背诵起来朗朗上口,兴趣盎然。
总之,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想出色地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就必须牢牢把握住培养学生兴趣这一教学关键。了解学生,抓住时机,恰当适时地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知识,想尽办法,千方百计地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是生物教学成功的有效手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8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