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众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主要从教师、学生、教材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当前众多历史教育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将是今后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影响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们的认识和实践经验也是多角度和多层次的。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目前,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四种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岳麓版、人民版和大象版),无疑是向构建新的教材体系和新的教材观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但可以明确地说,有了新教材,不等于有了新课程,更不等于有了新的课堂教学。由许多经验丰富的专家精心编写的教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仍然不可能完全适应接受能力、家庭背景各不相同的班级和学生。因此,如何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便成为推进目前课程改革发展的关键一环。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尚有很多拓展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材组织者、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尽情释放智慧,在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合理创造,在不违背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对某些“原版”适当舍弃,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教”教材视教材为“圣明”,被动地围着教材转,不敢越教材半步。而用教材“教”,“教材”则走下神坛成为“范例”,教师不仅要解释教材,而且要以教材为“诱饵”,去“钓”起学生思考的“鱼”,以教材为圆心,可以从内容、形式上向外延伸,不再局限于教材,教材从而成了一条知识之“舟”,一座能力之“桥”,一个心灵洗礼之“池”,用教材“教”便是一个动态、可延伸的过程。尤其在当前中学历史新课程的大教材观与新课程资源观下,在教学中基于学生的知识、思维和生活经验实际而对教材进行开发与整合可以弥补一些缺憾,演绎出精彩的课堂教学情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精神王国的主宰,学生是教师意志的服从者。课堂上的所谓理想境界是圆满完成教案,“死”的教案成了支配和制约“活”的教师与学生的工具,课堂成了“教案剧”演出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多数学生只是群众演员,甚至是“观众”和“听众”,课堂没有了灵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去“发现真理”。
教师设疑、释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高中学生,教师不能包办代替,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合盘托出,重在点拨、开拓学生思路。释疑过程中教师要胸有全局,恰当控制课堂气氛,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追求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扩散,思维的火花进发,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与思维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每节课都有一两个有质量、有深度的问题提出和解决,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会逐渐提高。比如设计如下一些问题:15世纪时的中国航海水平高于西欧,有过郑和远航的壮举,但为什么开辟新航路,沟通东西两半球的任务却由西班牙、葡萄牙两个小国完成?中国是四大发明的故乡,四大发明传至欧洲成为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强有力的催化剂,而中国却封建社会长期延续?为什么日本明治维新能成功,而中国戊戌变法却遭到失败?为什么苏俄十月革命走城市推广到农村的道路获得成功,而中国革命则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才能胜利?
三、提升教师自身素养、人格魅力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确,不要以为只有在讲课时才是对学生的教育,我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其实都对学生有影响,它的教育功效甚至比知识的传递更为重要。教师如果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与教学机智,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就会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心领神会,就会有“相看两不厌”的彼此欣赏,就会有“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的期许,实现课堂优质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这方面,易中天教授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说实在的,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面对很多中学生不喜欢历史课的现实,从内心佩服并惊叹易中天讲座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
但魅力来自实力,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历史教师,要提升自己的魅力,一是要博览群书,端正态度,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文字功底。二是要重视积累,勤于思考。形成独立见解,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胜任力。尤其要追踪史学动态与历史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三是要锤炼自己的语言。“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叫。”这就是语言的力量。通过语言,让许多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以俘虏学生的心,拉近了他们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何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能提高。
四、积极主动反思
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确实,如果人们能把反思提前几十年,那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美国学者波斯纳把教师的成长归纳为经验加反思。一个人或许工作30年,但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30次重复。可见,反思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教学反思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历史教学反思就是历史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对教学过程和环节的思想、行为重新审视,对其合理性,成败得失进行思考和判断,使学生获得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对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理性思考,以寻找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并在随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使课堂教学活动不断趋于优化,从而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有一句名言:“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我是一位普通的中学历史教师,我更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也将努力思考,努力践行,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5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