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怎样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历史课堂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历史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以求得学生的发展。因此,历史教师要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三个方面入手。
  时代的发展需要借历史的智慧与力量与现实中历史教学地位低下的矛盾,决定了每个负责任的历史教师不能不思考历史课堂教学的效能。那么历史教师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今笔者怀浅陋,试图从如下三个方面来探讨,以求教于大家。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历史教学主体的作用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有效的历史教学就要做到善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教学主体的作用。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的最大情感动力。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大脑就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从而最有效地启动自身的各种器官,增强自身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首先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2.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强化学习动机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意识,定会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都会影响学习的兴趣,而且兴趣本身还不能引起真正的思维启动机制。因此,要保持兴趣和真正激发其内在的思维启动机制,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伊始激发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使整节课做到有目的、有意义地开展定向的学习活动。[2]
  3.及时反馈和适当评价,激发新的学习动机
  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及时得到反馈,即让他们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能明显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充分发挥反馈的促进作用,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主动性等方面做出适当的评价。对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应该表扬,以引导起愉快的情绪,勉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对成绩差的学生,教师要适当地批评、惩罚他们,以引导起苦闷的情绪,督促他们重新努力学习。
  二、精选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历史知识载体的作用
  有效的历史教学必须做到精选教学内容,充分发挥知识载体的作用。那么,历史教师如何选择历史教学内容呢?笔者认为,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以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为依据,注重历史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挑战性、适应性和发展性以及实用性和时代性。
  1.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学内容要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青少年学生普遍具有好奇求异的心理,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青少年学生还普遍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这也是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学生心理优势。保持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根据初中生具有的争强好胜的心理,选取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来保持兴趣的方法是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2.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教学内容要有适应性和发展性
  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顺序性和阶段性特征,针对这两个特征,教学内容要有适应性。教育工作就要适应这种顺序性。我们在向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顺序,逐渐地前进。
  学生的身心发展不仅有顺序性,而且有阶段性。在教学时,对童年期的学生要多选取那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对少年期的学生要特别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如果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历史教学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根据历史学科的价值要求,教学内容要有实用性和时代性。
  根据新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是公民教育的基础课程,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这就说明历史课程追求公民教育价值和人文教育价值。要使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在将来更好地顺应时代,适应生活,服务社会,历史教学就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培养和终身发展,精选具有重要性、代表性、典型性,能够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进程,基本脉络和基本规律的历史知识,即实用性历史知识。
  三、合理选择和运用历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历史教学中介的作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此教学的关键在择法,要害在得法,出路在创法。历史教学方法所追求的,就是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有法”与“无定法”的有机统一。教学要得法,教师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时,就要充分考虑其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是否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特点,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如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因此,老师在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时,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出发,看是否有利于学生情感和思想的调动,是否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总之,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我们主张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摒弃死记、硬背、被动接受式学习。
  历史纷繁复杂,且不可重现。这就决定了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依靠语言传授历史知识是不够的,要全面完整地实现教学目标,还必须借助于直观教学手段展现复杂纷繁的历史,将具体感知和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应用历史教学手段直接关系到历史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要提高历史教学效能,就必须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手段。选择教学手段必须坚持目的性和最佳效果的统一;必须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有利于教与学的统一;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等等。
  总之,以课程标准和学生實际为依据,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历史教学中介的作用,是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波.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的研究[J].求知导刊,2014(12):47.
  [2]杨卫东.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现状的考察与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11):72-73+8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79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