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个性化的阅读充满生命的灵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沈俊锋
一、为学生创造“自读感悟”的机会
阅读是一项来自心灵的活动。作为教师不应以成人化的、大众化的模式去要求学生,应该支持他们个性化的阅读方式,为学生创造“自读感悟”的机会。如教《迷人的张家界》一文时,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可以默读,可以轻声读,也可以放声读,也可以与人合读等等,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同时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去发现,去体味,去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表达对张家界是个童话般世界的惊叹,还对张家界美丽风景进行了赞美,还有对保护张家界自然风光的热切呼唤……
又如在教学《林海》一文时,我尝试着让学生通过“读画结合”反复朗读第二自然段描写大兴安岭的“岭”这一自然段,让学生自己先体会感悟到大兴安岭并不是老舍先生当初想象的那种奇峰怪石,高不可攀,它就像一位性格温柔、美丽善良的小姑娘。然后适时让学生结合文章中对比的写法,用简笔画画出“云横秦岭”高不可攀的雄伟气势以及温柔的大兴安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下文的积极性。
二、设计开放性问题,激发阅读思考
阅读活动应该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对课文进行分析,或进行质疑。要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方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教师就应设计一些开放而富有发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时,我就向学生提出了几个假设性的问题:你认为巴迪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在哪儿?如果在他的成长生涯中,只有母亲的鼓励,而没有父亲的警戒,结果会是怎么样?相反,如果只有父亲的警戒,而没有母亲的鼓励,结果又会是怎么样?再如果,一个人既没有母亲的鼓励又没有父亲的警戒,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又该如何去做?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各自交流自己的最感兴趣的问题,最后达成一种共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既需要母亲的鼓励又需要父亲的警戒,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的勤奋努力。
三、在合作探究的阅读环境中突显个性
阅读教学中如果能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阅读氛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个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在教学《落花生》一文结尾时,我开展了一个简短的“实话实说”节目,让学生围绕“你喜欢花生还是苹果,你又想做一个怎样的人?”互相交流,同学们各自都能根据自身的认识和体验从不同层面进行阐述,有的说:“应该像落花生一样,做个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人。”有的同学则提出“现在是市场经济,一个人应该善于展示自己,推销自己。”还有的提出:“落花生无私奉献的精神确实很可贵,但他一味等待别人来发现的思想又是不可取的。如果永久没人发现,那不就埋没一生了吗?因此,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时候就要踏踏实实,可该表现自我、展示才华的时候就应该像苹果、桃子、石榴一样有胆量,有勇气让别人发现自己也是最棒的。”就这样让学生互相交流,结束全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能力。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启发学生:“学了本文后,你最想对同学,对家人,对你身边所有的人说的是什么?”然后我号召同学们调查家乡、学校周围的环境现状,收集资料,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引导学生不断地去发现,不断地去探索。
四、在实践活动中挥洒个性
阅读教学中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活动方式可以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实现自己独特的个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描写詹天佑开凿八达岭与居庸关隧道的段落,然后让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同时在教学设计“人”字形线路的段落中,我先让学生了解青龙桥附近的险要地势,感受坡度大,火车难以上去的问题,再联系詹天佑的创新思路,画出简易的“人”字形线路图,让学生变抽象为具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对詹天佑的无比敬佩之情。又如《桂林山水》一文中第三自然段描写了桂林山水的奇、秀、险三大特点,我先让学生用他们智慧的彩笔画出他们想象当中峰峦雄伟的泰山以及红叶似火的香山的样子,然后结合课文图画再画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各不相连”的桂林山的样子,通过相互对比,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真正含义。
总之,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能不能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拓宽学生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个性随着阅读教学张扬起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