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义军

  2009年6月12日,江苏省委办公厅、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其中的“五严禁令”严格规范了学校的教学行为,强烈要求教学“减负增效”,让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要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就必须从学生的训练入手,不是精讲精练这么简单,而是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语文阅读教学更应如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具体如下。
  一、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增强语感是语文阅读训练的核心。
  何谓语感?即“对于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它是一个综合概念,离不开对语音、文字、词汇、句子等语文基础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因此,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是围绕培养语感进行的。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训练语感的有效途径便是加强诵读,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思则进矣。”一篇课文,惟有学生反复口诵心惟,熟读成诵,咀嚼品味,方能悟其内蕴。而在这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赏,便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训练。这种训练与那种单项分解知识点的训练不同,前者是动态的、活的训练,后者是静态的、死的训练。怎样引导学生诵读潜思,培养语感呢?
  1.驱遣想象,激发语感。古人强调读书要读进去,想出来。就是说,阅读与想象相结合,训练学生运用形象思维进行阅读。具体方法是抓住具有感染力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引导分析比较,想象理解,发现其意蕴,体会遣词造句的目的,语感即生。如教朱自清的《背影》,我首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父子情深表现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学生自然就注意到父亲爬月台给“我”买橘子的场面。再让学生诵读,学生也自然注意到“攀”“缩”“倾”三个动作。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体会,这就让学生深入潜思,发挥想象,从而有了切身的感受,对文章的理解也就加深了,语感也就加强了。
  2.反复体会,增强语感。意会指凭借已有知识经验、生活体验与课文所蕴含的意义联系,直接获得对课文整体认知的心理过程。它侧重于对课文带有直观性质的模糊理解。对词、句、段、篇阅读有所理解,但难以言传,此时便可引导学生从上下文联系中,由字里行间寻求形成意会的突破口,回溯语感。如教《晏子使楚》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我让学生反复朗读,并让学生上台表演,然后让学生反嚼意会“避席”“婴闻之”“莫非”,思考晏子为什么这样做。学生最后得出当时楚强齐弱,他既要反驳楚王的诬陷,又不能激怒楚王,因此他显示庄严的态度,把握分寸,寓刚于柔,把十分确定的反击对方的语言用模棱两可的、揣度疑问的形式表达出来。
  3.诱发“感通”,深化语感。学生对教材文本的认识,也是符合这一规律的。看到一篇文章,学生首先会有一个第一印象,这印象会带给学生对作品的第一个情感体验。经过对教材的进一步挖掘和分析,学生自然会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作者的情绪体验相结合,从而对作品会有更加理性的认定。在对情感的长期的分析、感悟和体会之后,学生对情感的社会内涵就会自然而然的融汇、贯通了。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很容易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对立起来,认为鲁迅对百草园是深深的喜爱,而对三味书屋的生活则充满了厌恶,这样的认识符合情感结构的第一、二个层面,也符合少年的天性――向往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这时我先给学生讲了几个鲁迅如何回忆自己幼时老师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即使是顽固不化的老学究,鲁迅也对他们充满了深深的感激和尊敬。然后让学生读课文,看看鲁迅在三味书屋里是否毫无快乐可言,是否对三味书屋里的老师毫无情感可言。学生再次仔细研读课文,发现鲁迅在三味书屋里同样有快乐的童年回忆,三味书屋里的老师对待孩子们爱玩的天性也同样给予了宽容。这样学生们终于明白:对于已经长大成人的鲁迅而言,无论是百草园还是三味书屋,都有着快乐的童年记忆,都是一笔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样的情感分析不仅让学生读懂了作品的深层内涵,而且唤醒了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青春年华。
  二、引导学生把握思路,强化思维能力训练是语文阅读训练的基本途径。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要想准确地理解文章,就必须把握文章的思路,这就要靠较高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必须靠反复的阅读实践才能形成。首先要把握全文中心主旨,其次要把握写作思路,最后要是把握具有表现力的句子。“练就这样一项基本功,将会一辈子受用无穷”。那么,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从文章思路入手,组织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呢?
  1.铺路要实。即根据课文思路特点,结合学生学路,采用恰当的教路,给学生铺搭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引导学生弄明白课文“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从而把握课文底蕴。如教《我的叔叔于勒》,我出示三个问题,以提供文章思路线索:①课文记叙什么?②通过哪些材料记叙的?③这些材料与中心有何关系?学生通过读思议论,领悟到文章整体与局部、局部与文章中心的关系。按文章思路,由整体到部分理清脉络,不但使学生了解到作者是怎样谋篇布局的,而且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指路要巧。作者的思路是通过语言文字体现出来的,要使学生学会把握思路,教师要巧于揭示规律,“授之以渔”,让学生有章可循,有律可遵。各类文章思路有其内在规律,如记叙文或顺着时间顺序和空间变换的脉络发展,或顺着事件发展过程的脉络发展,或顺着作者认识过程、感情变化的脉络发展,或顺着展现人物性格各个侧面的脉络发展;说明文或顺着方位变化的脉络发展,或顺着事物发展变化和生产过程的脉络发展,或顺着不同类别、构造、功能和特征的脉络发展。讲清了各自的规律,再教给学生抓重点词语、中心句和表现方法,学生阅读分析就有了准绳,能理出每段每层思路,把握文章思维流程。
  3.领路要妙。就是在学生阅读过程中,适时、适度地指导。有两种做法:一是“领进门”。怎么领?现身说法,用揭示的规律、提供的方法具体分析两篇讲读课文,起示范作用,同一体裁的文章或每一单元给一次样子即可,其后就该“修行在自身”了。二是“搀膀子”。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就要扶他一把,予以点拨,启迪其自求自得。当然,“搀膀子”也要把握火候、注重技巧和方法。
  三、增强学生联想,训练作文技巧是语文阅读训练的有效辅助方法
  学生阅读能力与作文能力的提高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它们虽同属于语文的应用能力,都有个语感问题,但二者心理流向刚好相反:阅读从语言文字着手,悟其内蕴信息,把握思路;作文则从思想出发,从储存的信息里选用恰当语言,展开思路。一般学生视作文为畏途,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带普遍性的问题乃是思路阻塞或思路狭窄,因而不是无话可说便是硬性拼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老师教学中往往都是就作文指导作文,而不懂得“功夫在诗外”的道理。如写记叙文,就讲四要素,讲表达方式,讲如何描写,等等。其实,学生作文最苦恼的不是“怎样写”的问题,而是“写什么”的问题。有了丰富的材料,思维才能形成一条通畅的“路”,也就是思路得以展开。思路一旦展开,则“文思如泉涌”,作文的内容也就展开了。如此作文不是难事,而是“乐在其中”了。
  展开思路的心理机制便是联想,展开联想便是展开了思维的翅膀。作文训练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呢?
  我认为主要是充分利用纵向联想与横向联想。所谓纵向联想,也叫层递式联想,举凡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古到今、由小到大等的联想,皆属此类。如写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就可与《背影》、《滕野先生》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由此联想到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用一条线索把它们联结起来。然后考虑他们的语言为何这样情真意切,这时就让学生去读课文,细细地体会,学生读后自然会领悟到这些都是由于作者把真情融汇于每一处描写、每一句话中。
  总之,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是一个复杂而又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只要我们多努力一些,学生就能学得轻松一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5127.htm